普羅米修斯之火還是潘多拉魔盒?
奧本海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個天才,發(fā)明了那個人類誕生以來實戰(zhàn)最恐怖的武器。但是,我們對于他的理解和看法大多只有“發(fā)明了原子彈”,他到底是怎么看待原子彈的,是怎么看待世界的,這些內(nèi)容我們了解的甚少,而諾蘭的新作《奧本海默》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立體的,多樣的奧本海默。
注:為了防止劇透,我只會講奧本海默,不會涉及到其他角色,因此沒有看電影的同學也可以看的哦~
(本篇作為一部歷史電影,觀影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如果能提前去了解相關歷史也會對影片有更深的理解)
一開始的奧本海默對于原子彈的研發(fā)是迫在眉睫的,這時二戰(zhàn)已經(jīng)爆發(fā),而德國境內(nèi)已經(jīng)確定了核裂變的可行性,而海森堡這類重量級的物理學家已經(jīng)試圖用鏈式反應來創(chuàng)造一種新武器,一種超越以往人類認知的武器,為了不讓德國法西斯成功研制出這種武器來攻擊世界,奧本海默明白必須要比德國那邊更快速地研制出這種武器,不惜一切代價,只有足夠的實力才能確保和平。但距離原子彈的研制僅差幾步時,納粹德國投降了,不再需要原子彈來攻擊或者威脅德國了,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曼哈頓計劃投入了大量的科學家和工人以及高達20億美元的研究經(jīng)費。不能讓這些努力全部白費,而當原子彈引爆時,奧本海默陷入了思考,而當原子彈打向日本時,奧本海默害怕了,第一雖然這種武器從某種角度來說的確讓因戰(zhàn)爭傷亡的人減少了(當時的美國高層判斷不把日本全境占領日本不會投降,但這么做會讓美日雙方的人都有極大的傷亡),但是兩顆原子彈就造成了22萬人的傷亡給奧本海默留下了極大的陰影,他內(nèi)心充滿了愧疚,認為自己是殺了這些人的罪魁禍首。第二這種武器完全的激起了人類內(nèi)心的恐懼,恐懼會驅(qū)使人類作出任何行為,他害怕這種武器會引起全世界的軍備競賽,因此他反對氫彈的研制,因為就算氫彈研制成功了,當別的國家也研制出氫彈時,那么美國一定會制作出比氫彈更加恐怖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安全,人類遲早會滅絕于這場一邊賽跑一邊吐血的馬拉松當中,他知道只有人類未來安全唯一希望是以信心和誠信為基礎,全人類攜手共進,才能逃離這場馬拉松,但是他也知道
在核武器的互相牽制與陰影中,人類永遠達不到這種境界。
然而這樣的一個全人類智商頂峰的存在,卻還是敗給了人類對于權利的貪婪,冷戰(zhàn)時期的奧本海默被扣上了“間諜”“叛徒”帽子,這樣一位英雄也遭到了全國人、至少是大部分政客的控訴。老年在孤獨、神經(jīng)衰弱和心理疾病中死去,死因是老煙槍帶來的喉癌,他的英雄之名和成就,在短短幾年間無影無蹤,直到22年年底才被平反,重新賜予英雄之名,但是這時候還給他的榮耀,是多么大的諷刺。 科學從來不是壞事,它只是人類對于真理的探求和工具,用科學這把刀殺人還是切菜,這是擁有這把刀的人所決定的事。正如奧本海默對愛因斯坦所說的“記得我和你說的毀滅世界么?我們恐怕已經(jīng)開始了” 這是一部深刻片子。
沒有科幻,沒有美好,沒有幻想,沒有超級英雄,只有殘酷的現(xiàn)實以及對倫理道德的反思。
奧本海默所研究的原子彈,給這場即將結(jié)束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戰(zhàn)爭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阻止了三戰(zhàn)發(fā)生的可能性。但同時他也激起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對于死亡最真切最扭曲的恐懼。
奧本海默所創(chuàng)造的原子彈到底是普羅米修斯帶給人們的圣火,還是無窮災厄的潘多拉魔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