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無羨墜入亂葬崗后17(陳情令/魔道祖師/原著向)
第十七章 制笛
巳時的黑竹林遮天蔽日,魏無羨仿佛進入了一個黑色迷宮,頭頂原就暗淡的天色成了一線天。茂密的竹林遮蔽了天空,昏暗的光線不甘心似地,總穿過竹葉的罅隙灑落在地面,形成點點的斑駁光影。
魏無羨回憶起夢中之事,心情難得的愉快。
這夢……姑蘇藍氏,聽學,音律術……
想到這里,魏無羨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眉毛一挑,眼尾上揚,激動的一手使勁拍了下自己的大腿,興奮的呢喃道:“音律術!對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姑蘇藍氏的音律術天下聞名,能把音律變?yōu)樽o身法術,其“破障音”、“弦殺術”、“清心音”以及藍湛的忘機琴、澤蕪君的裂冰蕭,這些都并非是浪得虛名。
他完全可以效仿之,習音律,用樂器奏出的旋律控制怨氣……
想當年,他在姑蘇藍氏聽學,為了在音律上比過藍湛,可下過不少功夫。被藍老頭罰到藏書閣抄藍氏家規(guī)期間,除了抄家規(guī)、逗弄藍忘機,就是在藏書閣翻閱有關藍氏音律術的基礎記載,并且很是研究了一番,雖不能說是精通,但也自覺不差。
況且,他雖失去金丹,無緣劍道,但于他頗有心得的符咒一途卻無甚影響。若習音律、再輔以符咒修煉,以此來控制怨氣,驅使其為己所用,應是比直接修練怨氣要容易許多。如果所料不錯,此法極考驗心神,與陰鐵劍靈所說的修煉怨氣有同效。
想到這兒,陰鐵劍靈的話語浮現在魏無羨心頭:“修煉怨氣此前并無先例,一切得看你自己的造化。”
魏無羨回憶片刻,心中暗暗思索:
既然如此,他的這個方法就很值得一試。眼下身處黑竹林這樣的奇異之地,不若就地取材,制作竹笛,若練成此法,便能一根竹笛控制萬物,正好可同藍湛的忘機琴相配。
魏無羨是個十足的行動派。他收攏思緒,從地上起身,拿上一旁的陰鐵劍,緩步來到一棵約有兩人高的黑竹旁,這竹離他方才休息的地方不遠,整棵竹子竹葉茂密,一片壓著一片,將這棵黑竹壓彎了下來,竹葉與竹節(jié)抬手可觸。
“唰唰——咔咔——”
魏無羨打量自己面前的黑竹,提劍隨意一揮,適合做成笛子的竹稈身應聲而斷,掉到地上,濺起層層泥土,怨氣被竹壁層層鎖在稈身的內部,就著稈身的長度在竹中緩緩的來回串游,不溢分毫。
“不愧是集怨而生的黑竹,即使被砍下,也依舊保持有這片黑竹林中竹子的特點?!蔽簾o羨拾起剛砍下的那根黑竹心中暗嘆,攜劍返回方才休息的地方,將手中的黑竹安放好,重新燃起熄滅的火堆,坐下,借著火堆的光亮,細細研究起方才帶回的黑竹。
黑竹圓潤筆直,平整光滑,每段節(jié)間長度適中,粗細均勻恰到好處,按照竹節(jié)的位置,將其截斷,正好可制成三支笛子。
“唰——唰——”
魏無羨用陰鐵劍將這根黑竹截成三段,置于身旁,拿起其中一段竹子,去除外皮,放入火堆,用陰鐵劍在火堆中來回翻動,適時添些干竹,以控制火候,對竹材進行干燥處理。
“碰——”
不到三盞茶的功夫,火堆中忽然傳來一聲竹爆,火芯四濺,魏無羨猛地一下子跳開,閃躲火芯,火堆里傳來一陣刺耳的尖叫,片刻后尖叫聲止,火堆亦歸于平靜。
見狀,魏無羨疑惑不已,上前查看。他用劍在火堆里扒拉,挑出爆裂聲的源頭仔細端詳,這是一段縱向豁裂的去皮黑竹,竹面布著少許的竹油,有些地方已呈現黑焦狀,從其長度、外觀判斷這就是方才他放入火堆烘烤的竹材。他用手碰了碰竹子的表面,燙燙的,溫度極高,手一觸即回。
魏無羨憶起云深不知處關于制笛的記載,稍加分析便知,應是自己無制笛經驗,竹子在烘烤干燥失水的過程中,竹內溫度過高,竹子節(jié)和節(jié)間沒有通氣孔,竹子里面的空氣膨脹,導致竹子爆裂。竹子爆裂后,竹子里的怨氣沒了遮擋與束縛,直接暴露在火堆中,其中的怨靈做著最后的掙扎,卻無法逃脫,慢慢被燃燒殆盡。
他在這黑竹林生火用的火符,是能燃燒邪祟的,這樣的火符與普通火符相比,對他來說,就只是多廢點他的血和心神的問題。
在這詭異的地方,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魏無羨將那爆裂的竹子當做柴火重新丟入火堆,火焰更旺盛了些。他眼眸中映著跳動的火焰,輕拍手上的灰塵,自我安慰道:“沒事,只是經驗不足,誰還沒有過失敗呢,不放棄,總結經驗再重新來過,孰能生巧嘛。”
魏無羨吸取第一次制笛的失敗經驗,結合云深不知處的制笛記載,微微思索,很快重拾信心,拿起身旁另外一支截好的竹子,用陰鐵劍去其外皮,置于前方地上,而后以血為媒,掌中畫就,一個稍有改動的紅色‘風來符’在他手掌中形成。
風來符,顧名思義,以符咒為中心,可憑空生風,且根據畫符者的功力深淺,風的強度和覆蓋范圍會有所不同,本是魏無羨為了放紙鳶偷懶而自創(chuàng)的自娛符咒。如今,這符咒被他改動幾筆,可產生短時、固定、小范圍的聚集勁風,用在制作竹笛的自然晾干環(huán)節(jié)正合適。
魏無羨將掌心對準面前去皮的竹材拍去,符咒被打在那竹子上,竹子瞬間被一陣勁風包裹,形成了一個極小的,以此竹為中心的,勁風帶結界,結界之內勁風吹打,塵土飛揚。
莫約一盞茶功夫,符咒效盡,勁風停止,魏無羨把手移開,發(fā)現竹子只是稍失了點兒水分,并未達到晾干的標準。
魏無羨便重復著畫符、施符的動作,如此又反復了三次,才將竹子中的水分蒸發(fā)。而后,魏無羨將其架在火堆上方,烘烤一個時辰,以矯形,增加竹子的韌性,讓竹子進一步干燥、烘透,以確保成笛后笛音的通透。
沒曾想,這次竹子沒被烘的爆裂,卻是被烘焦了,這意味著竹笛制作又一次失敗。
魏無羨失落的將這個半成品放在一旁,拿起剩下的一根竹材,用劍去皮,符咒風干,而后將其架火堆上不停翻轉,不時往火堆中添些干竹,用浮而大的火微微烘烤半個時辰,成功將竹材進一步干燥,烘透。
而后,魏無羨用劍在笛身上雕刻花紋、符咒和陣法。魏無羨首次雕刻,經驗不足,力道把握不到位,竹材有所損傷,開裂,第三次制笛失敗。
砍來制笛的黑竹材已盡數用完,若要繼續(xù)制笛,只能重新伐竹。
魏無羨將雕刻壞的竹材與第二次制笛的半成品放在一起,又添了一些干竹到火堆中,然后攜劍起身,往黑竹海深處走去。他邊走邊挑選竹材,一時間竟挑花了眼,不知砍哪個好,索性就按照書中記載的制笛選材標準,隨手砍了七根黑竹,將它們扛回了原先休息的地方,一股腦的堆放在干竹旁。
魏無羨坐在火堆旁,拿起一根剛砍回的黑竹,將其截斷成適合的長度,汲取前三次的失敗經驗,按照記憶中書中記載的制笛工序,依樣畫葫蘆,卻依舊在雕刻環(huán)節(jié)以失敗告終。
連續(xù)四次制笛失敗,讓魏無羨有些受挫,苦著臉感嘆道:“沒想到制作竹笛看著簡單,實則工序復雜繁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稍不仔細、留意,便前功盡棄?!?/p>
“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人生在世,不也是遇到問題、困難,直面,然后再想辦法解決或化解之么?”魏無羨抿了抿嘴,緊緊握拳,轉而一臉堅定,“我魏無羨要做的事情,不興放棄!哪怕是遇到困難,甚至是連續(xù)的失敗。竹笛,我是一定要制成的!”
平復好心態(tài),魏無羨耐下性子,開始重新制笛。從截斷去皮到雕刻環(huán)節(jié),他又反復了三次,浪費掉了三根竹材,方才雕刻成功。不算這次,魏無羨前后制笛次數已達七次,在實踐的磨煉下,他的制笛經驗和技藝逐漸精進,制笛耗時逐漸縮短。
竹材雕刻成功后,魏無羨用劍和符咒打通這根竹的內節(jié),削平外節(jié),讓竹子內外光滑平整,并比量尺寸、定調,挖孔、調音。
眼看竹笛將成,魏無羨還沒來得及高興,笛音卻出了問題,不管魏無羨怎么調整,這竹笛的音色總是不對勁,魏無羨明白,這根已成的竹笛算是作廢了。算上這一次,已經是第八次制笛失敗了。
他將手中的竹笛繞指旋轉,定睛看著它,陷入了沉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書上說制作笛子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譬如長刀,用來穿竹,譬如刻刀,用來鉆孔……
莫不是制作工具不專業(yè),制作細節(jié)上有所瑕疵,所以竹笛的音準校對不了?
可他上哪去弄長刀、刻刀呢?
長刀,刻刀……
當初在云深不知處上音律術的時,他選了笛子,姑蘇藍氏發(fā)放給他一套長刀和刻刀,原來竟是這個意思。
對了,這刀好像被他隨手……
想到這,魏無羨興奮的解下腰間的乾坤袋,在里面好一番翻找,終于找到了一套手柄底部刻有姑蘇藍氏家族紋標記的長刀和刻刀。
干竹在火中燃燒,噼里啪啦的作響,魏無羨從乾坤袋中取出長刀、刻刀,將乾坤袋重新系回腰間,把前面七根未做柴火的殘次竹笛并排擺在身旁,略做思考。
而后,他拾起一根新砍下的黑竹材,結合自己的經驗、想法和書中記載,用陰鐵劍、符咒、長刀、刻刀,依次對手中的竹材進行截斷,去皮,晾干,烘烤,雕刻,打通內節(jié),削平外節(jié),比量尺寸、定調,挖孔和調音的工序操作,制笛過程可謂是一氣呵成,且音準笛成,毫無錯漏。
看著自己忙活了大半天的成果,魏無羨嘴角泛出一抹微笑,收拾好現場后,他迫不及待的把竹笛放在嘴邊,循著記憶中,在暮溪山屠戮玄武洞里聽過的那首姑蘇小調,吹奏了起來,一陣舒緩柔和、圓潤通透的笛音在他耳邊響起。
?
第十七章 完結
本章的補充設定:羨羨的作息規(guī)律,丑時息,巳時作。本章是羨羨掉入亂葬崗的第七天。黑竹林中的竹子失去怨氣、怨靈滋養(yǎng),會變干,枯萎,甚至斷裂,這也是羨羨之前燃燒干竹,火堆中沒有出現怨靈尖叫的原因。
本章中關于制笛環(huán)節(jié)和工序的描寫,僅服務于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需要,雖有查閱資料,但并未詳細考究,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善意指正,勿噴。
低谷期的小靈感,第一次寫文,只寫自己喜歡的,佛系更文,不定期掉落~
大家喜歡的話,不要吝嗇留下你的足跡喲~
小伙伴們元宵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