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編 | 《短歌行》教學流程
【設計依據(jù)】
1.課程標準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文學閱讀與寫作”部分有這樣的表述,“根據(jù)不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從語言、構(gòu)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新課標“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部分指出,“重視誦讀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增進文本理解中的作用。”新課標“課程結(jié)構(gòu)”指出,“充分顧及問題導向、自主合作、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等因素”。
具體到《短歌行》,可以整理出“曹操為何而憂”、“怎樣表達憂”等教學重點,本課的主問題是“曹操為何而憂”。
???
2.單元目標及文體背景
《短歌行》與《涉江采芙蓉》、《歸園田居》,共同組成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詩歌單元(從先秦到南北朝)的最后一篇課文,單元導言建議:
“新詩體、新流派和新的手法相繼出現(xiàn),為唐代詩歌高潮的出現(xiàn)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反復吟詠……體會詩中思想感情感受由此產(chǎn)生的不同情趣”。
可見本單元詩歌教學的側(cè)重點為詩歌情感的理解和創(chuàng)作手法的領(lǐng)會。因此,教學中以朗讀、品讀為抓手把握詩人的情感,感受“建安風骨”俊爽剛健、慷慨悲涼的風格特征,領(lǐng)悟比興、用典、想象、借代等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
【教學目標】
1.?通讀全詩,把握大意,體會全詩“憂”的感情基調(diào);領(lǐng)會曹操感慨年華已逝,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領(lǐng)會曹操建功立業(yè)的大志和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進而學習詩歌“比興”、“用典”等手法。
2.?進一步感受建安文學慷慨悲涼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分析詩歌意象和典故,體會曹操“憂思”內(nèi)容。
【教學計劃】1課時
?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人大附中深圳學校高中語文組程明詩。歡迎大家學習四言古詩《短歌行》,本詩作者曹操。初中時,我們已學過他的詩歌《觀滄?!泛汀洱旊m壽》,感受過他老當益壯、雄心勃勃的遠大政治抱負。今天,我們通過一首《短歌行》,進一步了解這個不同凡響的歷史人物。
首先,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曹操。曹操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生卒年為公元155年和220年,字孟德,是三國魏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歷史上,他“外定武功,內(nèi)興文學”,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為政時,他知人善察,唯才是舉;在文學方面,他也是建安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組織者。作為軍事家的曹操指揮了著名的官渡之戰(zhàn),以少勝多戰(zhàn)勝了袁紹,寫作《孫子略解》、《兵書要接》等軍事著作。作為文學家的曹操,熱愛讀書與創(chuàng)作,“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登高必賦”且詩歌水平極高“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配上音樂都能作為優(yōu)美的樂章傳唱。他的作品風格蒼勁悲涼。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觀滄?!贰洱旊m壽》等。
曹操的詩歌現(xiàn)存20余首,大致分為兩類: 其一反映當時社會動亂,軍閥混戰(zhàn)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其二抒發(fā)個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如《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庇秩?/span>這首《短歌行》。
本詩創(chuàng)作于建安十三年,此時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擊敗呂布、袁術(shù)等豪強集團,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戰(zhàn)一舉消滅了強大的袁紹勢力,并征服烏桓,統(tǒng)一了北方,然而卻在赤壁之戰(zhàn)中被南方“孫劉聯(lián)盟”擊敗,54歲的他,面對戰(zhàn)亂連年,而統(tǒng)一中國的事業(yè)仍未完成的社會現(xiàn)實,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曹操并不灰心,仍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延攬人才,致力于建功立業(yè)。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當空,他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請諸將,酒至興處,曹操橫槊賦詩,吟唱出了這首千古名作。
那么,什么叫短歌行呢?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岸谈栊小眮碜杂跐h樂府的舊題。根據(jù)《樂府解題》,長歌行與短歌行分別在歌聲、曲調(diào)的長短上有區(qū)別。一般來說,長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適合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愁和苦悶。
?
二、把握感情基調(diào)
(一)朗讀: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講解課文之前,讓我們誦讀全文,對詩歌整體感知?!抖谈栊小肥撬难怨旁姡话氵m合“二二”節(jié)奏朗讀,現(xiàn)在,我為大家范讀一下,為大家掃除字音障礙?!皩飘敻瑁松鷰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span>
好,現(xiàn)在,請大家請按下暫停鍵自行朗讀。
(二)讀完之后,請大家思考:全詩表達的情緒是怎樣的?能否用詩中的一個字總結(jié)概括。 ???是的,這個字就是“憂”??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短短一首詩中,“憂”字反反復復出現(xiàn),是貫穿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
??設計意圖:對詩意有整體把握,抓住感情基調(diào)“憂”。
?
三、品讀體悟憂的內(nèi)容和寫法
主問題:曹操到底在憂什么?他是如何表達這種憂愁的?
預設:曹操在《短歌行》中的憂共分三個層次1.憂人生苦短;2.憂賢才難得;3.憂大業(yè)未成。在詩中使用大量比興和典故等文學手法來表達憂愁。
設計意圖:
在指導學生品讀中感受曹操的情感;品讀“朝露”“杜康”“明月”“烏鵲”等意象 ,學習比興和借代的知識;理解詩中“子衿”、“鹿鳴”、“山?!?、“周公”典故的含義,學習詩歌中用典的作用。從中感受《短歌行》的文學價值,及曹操作為文學家的才能。
?
(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在全詩中,“憂”字在全詩各處出現(xiàn)了三次,可見是貫穿全詩的字眼。使人不得不提出疑問:曹操為什么而憂?他又怎樣表達自己的憂?
請看詩歌第一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2.在前八句里,我們不僅能看出曹操憂愁幽思的其中一個原因,而且能夠看出他的憂愁有多深重?!爱敗钡囊馑际恰皩χ?,“幾何”為多少。一邊喝酒一邊唱歌,正當宴飲的歡樂時刻,曹操忽然產(chǎn)生這樣的感慨:這樣的好日子還有多少呀?生命難道不如早上的露水一樣嗎?不過一瞬間便消逝了。已經(jīng)過去的日子太多,留給我實現(xiàn)理想的日子太少了。這里透露了曹操因為人生短暫而憂。“譬如朝露”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人生比作轉(zhuǎn)瞬即逝的露珠,凸顯人生苦短之悲。那么,從何看出他憂愁之深重呢?請大家賞析后面四句。“慨當以慷”中的“當以”沒有實際意義,“杜康”是第一個造酒的人。我的心情如這歌聲,多么慷慨悲涼,讓人忘不掉心中纏繞的憂思。這憂思越來越濃重,如何解除呢?只有依靠那造酒的杜康了。也就是說,只能一杯接一杯地用美酒澆愁。說借酒消愁,卻只字未提“酒”字。這里使用了借代的藝術(shù)手法,以造酒的人“杜康”指代美酒。既是借代,也是用典。杜康,史記記載他是夏朝的國君,信奉道家學說。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借酒澆愁,愁上加愁。憂之濃重,可想而知。
3.下面,請同學暫停,試讀一下“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四句,爭取讀出因人生苦短而產(chǎn)生的,美酒也澆不滅的濃烈憂愁。
?
(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1.接下來我們品讀中間十六句,在這一部分,曹操又強調(diào)了一次“憂”,“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其憂愁進一步加深,到了不可斷絕的地步。同第一層相比,是什么加重了曹操的憂愁呢?讓我們細讀文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您青色的衣領(lǐng),牽動著我悠長的傾慕之情。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正因為您,我低聲念叨思慮到如今。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青青子衿”指的自然是穿著青色衣衫的讀書人?!对娊?jīng)》中,這兩句原本指的是女子對心上人的傾慕和思念。曹操在這里引用《詩經(jīng)》中的句子,想表達的含義不言而喻,那就是是對有學識的人的渴望。
2.接下來的四句,同樣引自《詩經(jīng)》,呦呦是擬聲詞,模擬鹿鳴之聲,萍是群鹿享用的艾蒿。瑟與笙都是款待賓客時演奏的音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以群鹿比興,描繪了一幅招待賓客,其樂融融的場景。在《詩經(jīng)·鹿鳴》原文中,后面寫的是: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吹奏優(yōu)美的笙歌,將豐厚禮物敬重獻上,人們與我友善相待,紛紛向我指示光明大道。由此可見,曹操愿意熱情款廣大待賢能之士,借以實現(xiàn)天下大道正途。
3.兩處用典,提示我們曹操在詩中憂愁的又一個重要原因:賢才難得,求賢不得。鑒于此,接下來所提到的月亮便有了更深層的含義。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岸蕖笔鞘叭 ⒄〉囊馑?。何時才能采摘那天上明月一般美好的事物,為此我的憂愁綿綿不絕。在此前八句的鋪墊下,讀者便能夠感受出明月一樣美好的自然指的是賢才,一個比喻句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揭示了曹操對于人才的渴望,這里使用了詩歌中的比興手法。
4.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曹操的愿望如此迫切,于是在想象中他構(gòu)造了一幅理想場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初中時我們學過“阡陌交通”,陌、阡分別為東西、南北向的小路。存為掛念、問候。契闊:久別重逢。讌同飲宴。大家穿過縱橫的小路屈駕來訪,和我一起歡飲暢談,一見如故。這副場景雖為想象,但栩栩如生,表現(xiàn)出自己求賢的真誠、懇切。
5.歷史上,為了招攬人才,曹操數(shù)次下《求賢令》,打破當時以德行和家世為用人標準的慣例,重才輕德,唯才是舉。他的求賢令上說……足見其求賢若渴。他在用人方面,確實是這樣的態(tài)度……反觀官渡之戰(zhàn)中以數(shù)量優(yōu)勢敗給曹操的袁紹,雖有田豐、許攸、郭圖諸多謀士為其策劃,但他剛愎自用,最終自食苦果。
(三)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再看最后八句,沒有“憂”字,是不是代表曹操最終解脫,不再“憂”愁了呢?
當然不是,最后八句雖然沒有“憂”字,但揭示了“憂”的根源,也是曹操第三種憂愁。這八句先寫景,再抒情。前四句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烏鵲就是烏鴉,在古代是一種良禽,一種吉祥鳥,與我們今天的一般看法截然不同。三匝就是三圈。這里看似寫景,實際上是不是也有某種象征含義呢?請同學們思考。答案是,有。良禽擇木而棲,繞樹三圈而不落,暗示良才擇明主而依。顯然繼承了前文賢才難得的憂愁。在此基礎(chǔ)上,后面四句卻一下子開闊起來。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此四句由兩個典故構(gòu)成,管仲的《管子·形解》說,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厭是滿足的意思。開明的郡主因為不滿足于人才,所以才能獲得眾人的擁護?!吧讲粎捀?,海不厭深”展現(xiàn)的依然是自己求賢若渴的誠心。周公吐哺,則引用周公典故。周公吃飯時三次將飯食吐出來接待賢士,唯恐因為怠慢而失掉人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在表達禮遇賢才的決心基礎(chǔ)上,指出自己的目標雄心所在——讓天下人心歸服。這一句也向我們指出他多種憂愁的根本,在于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向我們展現(xiàn)了政治家曹操的寬闊胸襟。第三層以“烏鵲”比興,用《管子》語典和周公事典,展現(xiàn)曹操的根本之憂——功業(yè)未就。
2.?第三層表現(xiàn)的憂愁和前兩層的憂愁有什么關(guān)系?
其實,前兩層中,曹操渴望更多時間和人才,不正是為了用這些條件,實現(xiàn)平定亂世、一統(tǒng)天下的宏圖偉業(yè)嗎?
3.?讓我們總結(jié)一一下:曹操的《短歌行》表達了人生三憂,一憂人生苦短,使用了“朝露”的比興手法和“杜康”借代的修辭。二憂賢才難得,兩次引用詩經(jīng)語典,借助“明月”做比興,并使用想象的藝術(shù)手法。三憂功業(yè)未就,又使用“烏鵲”比興,使用典故。表達“天下歸心”的宏遠志向??梢?,憂的背后是“志向”,是一統(tǒng)天下的宏偉愿望。這首《短歌行》是一首英雄的慷慨悲歌。
4.?剛剛,我們已經(jīng)多次提到用典的手法,那么什么是用典呢?
所謂用"典",是指在詩詞中通過各種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用典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唐以前主要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富于文采;而唐以后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情況,每讀一首詩我們要根據(jù)詩歌具體情況來鑒賞。切不可一刀切。
5.?很多同學注意到,曹操的憂在三層中不是直接體現(xiàn)的,而是用了大量比興、典故、借代、想象等文學手法來表現(xiàn),使詩作更加含蓄典雅,耐人尋味。
6.?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曹操的《短歌行》“憂”字貫穿全文,那么我們能不能說他的這首詩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消極的?
預設:不能。他的這首詩表面上嘆人生苦短、知己難求。卻并非貪圖人世享樂而畏懼衰老和死亡。而是在成就大業(yè)的理想之下,產(chǎn)生了時間的緊迫感,是為了在有限的人生中,珍惜有生之年,及時努力,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
總結(jié):這是一首言志詩,曹操借《短歌行》,感慨年華易逝,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表現(xiàn)出建功立業(yè)的大志和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
( 在這一點上,曹操超越了東漢文人對純粹人生苦短、世事無常的抒發(fā),使之在結(jié)尾轉(zhuǎn)化為為理想而奮斗的昂揚斗志?!抖谈栊小冯m然使用的是漢樂府舊題,但曹操早已舊瓶裝新酒,打破了“短歌行”微吟低徊的一般規(guī)律。這首詩始于低沉,終于昂揚。)
7.因此,本詩是一首言志詩 始于低沉,終于昂揚。接下來,請同學們暫停,再讀全詩,讀出詩歌的情感變化。
?
四、建安風骨與推薦閱讀
1.像曹操一樣,在悲壯慷慨的基調(diào)中,將感傷離亂、慨嘆人生相聯(lián)系,從而激起及時建功立業(yè)的政治豪情的詩人,在建安時期開創(chuàng)了一種獨特的文學風格,被后世稱為“建安風骨”或者“魏晉風骨”。什么是建安風骨呢?……三曹和七子分別有哪些人呢?……
2.?推薦閱讀:
如果想要閱讀曹操的更多詩歌,了解其慷慨悲涼、俊爽剛健風格。還可以閱讀這些詩歌:《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步出夏門行》、《度關(guān)山》、《對酒》等。
?
五、結(jié)束語
今天的課上到這里,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從曹操的志向中獲得激勵,“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用昂揚的斗志實現(xiàn)你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