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編 | 《拿來主義》試講稿
《拿來主義》魯迅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是1號考生。我今天試講的題目是《拿來主義》。下面開始我的試講。?
同學們,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導入?
同學們,我國著名作家馮驥才,他出訪法國時,曾有一件趣事,同學們知道嗎?在一次訪法歡迎宴會上,其中一位外國記者問:“尊敬的馮先生,貴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東西,你們不擔心變成資本主義嗎?”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馮先生,會怎樣回答呢???馮先生回答:“不!人吃了豬肉不會變成豬,吃了牛肉不會變成牛。馮先生說話的意思是什么?
(我們學習資本主義先進的東西,不會變成資本主義。)馮先生說話時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唉,對,比喻。馮先生運用比喻的妙處就在于用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語言說出深刻的道理,這就叫做作家!而作為語言大師的魯迅先生也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今天,我們學習的《拿來主義》也是這樣一篇文章。
二、教學目標
下面請看大屏幕上的學習目標:
1、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2、掌握先破后立的論證方法及類比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常見的論證方法。
3、思考“拿來主義”的現(xiàn)實意義,正確、客觀地看待傳統(tǒng)文化和外來文化。
三、整體感知?
那我們知道本文屬于一篇議論文,下面請同學們大聲的朗讀一遍文本,思考一個問題,這篇文章中心論點是什么?如果在閱讀過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疑惑,請批注在旁邊。?
好,開始,五分鐘時間。??????
時間到,大多數(shù)同學都讀完了,誰來談一下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好,這位同學第一個舉手,你來說!好,請坐!他說是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他找的很準確。
四、細讀課文
那么議論文一般是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一思路來寫的,那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文章“拿來主義”是什么、“為什么要拿來”、“怎么拿來”?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并在文中找出揭示“拿來主義”具體含義的段落和句子。先自己思考,一會找小組代表來回答。
好,哪個小組來說一下,嗯,五組先說,你們說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就是指拿來主義,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批判地繼承。這組說的非常好。
??那“為什么要拿來”呢?哪個組可以來分享分享?
來,靠窗的小組。嗯,你們說閉關主義是排外的、誤國的;送去主義是媚外的、賣國的;送來主義又是乞討侵略的,也正是因為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都不好,所以只能拿來主義,這里運用的是因果論證的論證方法。在送去主義舉到三個事例,送古董,送畫,送活人其實實質都是賣國主義,是崇洋媚外的,這里也是作者對送去主義行為的否定。這里分析的很到位。老師還想做一下補充,這里還用到了先破后立的寫作手法,閉關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屬于破,拿來主義屬于立,也就是先破錯誤的觀點,再提出相對的正確的觀點,?這里還用到了對比論證的手法。
那么同學們“怎么拿來”呢?來一組你們說。嗯,你們說對待拿來文化遺產(chǎn)舉出了三種錯誤的態(tài)度,
孱頭——徘徊不敢走進門,相當于逃避害怕者;
昏蛋——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相當于全盤否定者;
廢物——悠悠然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相當于全盤肯定者。
這三種錯誤的態(tài)度都要不得。
而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首先拿來,“拿來”必須愛國。沒有愛國心,只能當亡國奴,只能實行送去主義,是沒有膽量“拿來”的。一百多年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其次,“拿來”必須有用,要有選擇地拿,不要抱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偏見。
???最后,“拿來”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新。
所以總結一下拿來就要占有、挑選和創(chuàng)新,這也是拿來主義的最終目的。這組分析的相當透徹,當然文章運用了類比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手法更使文章有理有據(jù)。
?五、拓展延伸
讀完本篇文章我們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以其敏銳的目光,看到了我們民族的痼疾,社會的積弱,提出了面對文化遺產(chǎn)的正確態(tài)度,直到今天,仍應具有指導意義。那在日本動畫《西游記》中日本對我們更多的是拿來,吸取了我們的精華,剔除了糟粕;迪斯尼動畫《花木蘭》,把傳統(tǒng)戲劇中的花木蘭改編了,更被人們接受,兩個花木蘭不一樣,有繼承,也有差異。那么他們的做法提醒我們要怎樣對待拿來注意呢?
嗯,同學們都能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批判的繼承,要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用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和外來文化,推動當前社會的發(fā)展。
六、課堂小結作業(yè)
那同學們課下收集一下,我國對于“拿來主義”做的比較好的一些事例,下節(jié)課我們來分享。
好,同學們,下課。
我的試講完畢,謝謝大家!
七、板書設計
閉關主義——誤國
送去主義——賣國
送來主義——侵略
拿來主義——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