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恩忘義的國家:埋著中國“十萬英雄”,現(xiàn)把烈士墳墓夷為平地

前段時間,一則讓人痛心的消息震驚了中緬兩國人民。
據(jù)報道,緬甸政府在其境內的一處烈士公墓中,將埋葬著約十萬名中國軍隊烈士的墓地,以經(jīng)濟發(fā)展為由,列為建設用地的規(guī)劃當中,讓無數(shù)中緬兩國人民為之悲痛。

這些烈士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軍隊進入緬甸抵御日本侵略者的過程中,犧牲在緬甸境內的。
為了表達對這些英勇士兵的敬意,緬甸境內建立了多座中國烈士公墓,以紀念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

然而,如今,這些中國烈士紀念碑和公墓卻被緬甸政府列入非法墓地需要整治的清單中。
這一事件引起了中緬兩國民間的強烈譴責和抗議。
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抵抗日軍
中國進入緬甸抵抗日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zhàn)期間。1942年初,日軍從泰國向緬甸進攻,意圖占領該地區(qū)并繼續(xù)向印度推進。若日本攻占緬甸,緬甸將成為其南進中國的重要戰(zhàn)略通道。

面對日軍的威脅,中國政府決定派遣軍隊進入緬甸,開展反攻行動,同時支援英軍和緬軍。
中國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前往緬甸。這是中國自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首次派軍出境作戰(zhàn)。

1942年3月,中國軍隊進入緬甸,分成了兩個路線進攻,其中一路經(jīng)過卡丁蒲,向緬北推進,另一路則是經(jīng)由瑞麗,然后沿滇緬公路南下。
中國軍隊雖然人數(shù)眾多,但由于武器裝備落后,加之緬甸地勢險惡,又飽受雨季和疾病的侵襲,進攻一直困難重重。

在這種情況下,緬甸游擊隊的出現(xiàn),給中國軍隊帶來了更大的困擾。
緬甸的游擊隊由一些當?shù)氐牟柯浣M成,他們曾與英國結盟對抗日本軍隊,但在中國軍隊進入緬甸后,他們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

一方面,由于中國軍隊和緬甸軍隊存在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加之緬甸國內的局勢動蕩復雜,許多游擊隊不分敵我,對中國軍隊的行動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軍隊物資匱乏,這導致了軍隊與當?shù)赜螕絷犞g的矛盾激化,許多游擊隊因此開始抵制中國軍隊,甚至主動向日軍提供情報和幫助。

除了人員和物資問題,中國軍隊在緬甸的進攻還受到了自然環(huán)境的限制。
緬甸氣候濕熱,加之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中國軍隊的運輸和后勤供應困難重重。

尤其是在雨季到來時,河流泛濫,道路泥濘不堪,中國軍隊不僅難以前進,還容易遭到伏擊和襲擊。
緬甸地處熱帶,氣候濕熱,蟲患猖獗,各種疾病層出不窮,使得中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大受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與緬甸游擊隊的沖突,讓中國軍隊的進攻變得更加困難。
緬甸游擊隊在緬甸各地活動,他們在與日軍的戰(zhàn)斗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地形復雜的山區(qū),游擊隊更是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緬甸政府的支持不足,游擊隊的物資、武器等供應也十分困難。
當時,緬甸政府還曾經(jīng)試圖收編游擊隊,但因為緬甸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的歧視和不公而遭到游擊隊的拒絕。

盡管緬甸游擊隊的存在給中國軍隊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但中國軍隊仍需不斷面對突如其來的日軍的襲擊。
然而,中國軍隊并沒有因為這些困難而放棄,他們堅定地繼續(xù)前進,中國軍隊的英勇表現(xiàn)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感染了緬甸本地民眾和游擊隊。

許多緬甸人開始積極支持中國軍隊,并且組建了緬甸民族軍,參與到與日軍的戰(zhàn)斗中。
中國軍隊和緬甸民族軍之間形成了互相配合的戰(zhàn)斗局面,共同對日軍實施了有效的打擊。

最終在和英美等國的支援下,成功地擊退了日軍,日軍的緬甸戰(zhàn)場計劃遭到了嚴重挫敗,迫使其撤退到泰國境內。
中國進入緬甸抗擊日軍的歷史,不僅是中國軍隊的榮耀,也是中緬兩國友誼的見證。

中國軍隊和緬甸民族軍在緬甸戰(zhàn)場上展現(xiàn)出了中緬兩國友誼的真摯情感,為兩國人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
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緬甸政府
自2019年來,緬甸政府多次聲稱要將位于緬甸的中國烈士墓地遷移或拆除。這一行為引起了中緬兩國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譴責,很多人說緬甸是一個背恩忘義的國家。

據(jù)報道,緬甸政府方面表示,他們計劃在位于臘戌市的一個大型土地開發(fā)項目中,將中國軍人烈士墓地所在的區(qū)域作為建設用地,并聲稱此舉是出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
然而,這一計劃立即引發(fā)了中緬兩國人民的不滿。

中國烈士墓地位于緬甸臘戌市一個偏僻的地方,墓地面積大約有2.2公頃。
這里安葬著在緬甸抗日戰(zhàn)爭期間為保衛(wèi)緬甸而犧牲的數(shù)萬名中國軍人和志愿者,被譽為“十萬英雄”。

這些中國烈士在當時為緬甸的抗日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保衛(wèi)緬甸的安全,他們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
他們的犧牲,不僅是中國軍人拋頭顱灑熱血精神的體現(xiàn),更是中緬兩國深厚感情的見證。

因此,緬甸政府方面的這一計劃,被認為是對中國遠征軍烈士的不尊重和背叛,也是對中緬兩國友誼的背叛。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也曾表示,這一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并已向緬甸政府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緬方采取切實措施,確保中國烈士墓地得到妥善保護。
尊重先烈,尊重歷史
緬甸政府移除中國烈士墓地的原因被猜測是出于政治考慮,存在著一定歷史因素的考量。
緬甸在獨立后走上了不同于中國的道路,經(jīng)歷了多次政治動蕩和內戰(zhàn)。
因此,緬甸政府對于中國的歷史支持并不十分感激,甚至存在著一定的不滿和仇恨情緒。
然而,緬甸政府移除中國烈士墓地的行為無論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不可接受的,這違背了人類文明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對歷史最基本的尊重。
希望緬甸政府能夠妥善解決這一問題,尊重中國烈士的付出和犧牲,保護好這些烈士的墓地和紀念碑,尊重歷史和人道主義精神,維護好兩國友好關系。
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