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后趙(319——351年)
一、后趙文帝——石勒(319——333年)
(一)石勒、汲桑投靠在趙魏起兵的公師藩,荀晞斬殺公師藩,石勒、汲桑逃跑。汲桑和石勒以替司馬穎之名攻破鄴城,斬殺司馬騰。司馬越與荀晞?chuàng)魯〖成?、石勒,汲桑被斬,石勒投奔漢趙。
(二)石勒用計(jì)使張督、馮莫突、伏利度歸順漢趙。
(三)石勒攻打冀州時(shí)招張賓為謀主。
(四)王浚派將領(lǐng)率領(lǐng)鮮卑騎兵打敗石勒,石勒退守黎陽,又遭王堪、裴憲討伐,石勒擊退此二人,石勒反擊斬殺王堪。
(五)石勒攻陷武德斬殺梁巨。
(六)王如懼石勒攻擊襄城與石勒結(jié)為兄弟,勸說石勒進(jìn)攻侯脫,石勒斬殺侯脫,俘虜嚴(yán)嶷;石勒攻克襄陽后因擔(dān)心王如勢力而消滅他。石勒駐扎長江以西,圖謀雄據(jù)長江與漢水,張賓認(rèn)為不可,石勒不從。
(七)石勒與晉軍交戰(zhàn)活捉王衍、司馬濟(jì)、司馬范等人,石勒不忍心用兵器殺他們,讓人在夜晚推墻壓死他們。
(八)石勒在洧倉活捉司馬毗并斬殺。
(九)石勒在蒙城活捉劉晞并授予他官職。石勒在陽夏活捉王贊并授予他官職
(十)劉暾勸王彌征召曹嶷謀取石勒,王彌給曹嶷寫信讓劉暾送去,劉暾行至東阿被石勒巡騎抓捕,石勒殺死劉暾后知道王彌計(jì)劃。王彌軍隊(duì)形勢危機(jī),張賓建議石勒出兵相助,石勒聽從出兵救王彌,王彌不懷疑石勒。石勒請王彌赴宴,張嵩建議王彌拒絕,王彌不從,石勒在宴會上斬殺王彌。
(十一)荀晞、王贊謀反石勒,被石勒斬殺。
(十二)劉琨招撫石勒,石勒因異族難以效力而拒絕。
(十三)石勒將領(lǐng)支雄、孔萇擊敗向冰。
(十四)石勒諸將商議攻取三臺為據(jù)點(diǎn),張賓建議挑選邯鄲和襄國,石勒決定進(jìn)據(jù)襄國。
(十五)王浚派將領(lǐng)率領(lǐng)段就六眷、段末波、段匹磾討伐石勒,石勒擊敗他們,活捉段末波,石勒聽從張賓建議讓段末波回歸段就六眷身邊。
(十六)石勒利用王浚與劉琨的積怨,派使者向劉琨聲稱為他消滅王浚。王浚因勢孤敗給石勒,石勒數(shù)落王浚不忠于晉室后斬殺他。
(十七)石勒在并州擊敗劉琨,劉琨逃往幽州段匹磾處。
(十八)石勒趁漢趙內(nèi)亂攻破平陽。319年石勒于襄國自稱趙王,正式建立后趙。
(十九)后趙薊縣守將劉翰歸附遼西段匹磾,段匹磾進(jìn)據(jù)薊縣與段末波相攻。段匹磾殺死劉琨。
石勒派石虎攻擊厭次,石虎先后生擒邵續(xù)、段文鴦、段匹磾。
(二十)石勒與祖逖相持在豫州,祖逖死后來接替的祖約無法抵抗石勒而豫州被占領(lǐng)。石勒派石虎攻滅占據(jù)青州的曹嶷。
(二十二)石勒派石虎與漢趙交戰(zhàn),奪司、豫、徐、兗四州之地。石勒與石虎、石堪、石聰分三道夾擊劉曜,最后生擒劉曜。石勒派石虎清剿漢趙殘余力量,劉胤反擊被石虎擊敗。石勒因劉曜心不誠而殺他,漢趙滅亡。330年石勒正式稱帝。
(二十三)石勒立兒子石弘為太子,徐光和程遐認(rèn)為石弘不能駕馭石虎,建議削弱石虎力量,強(qiáng)化太子權(quán)力,百年之前除掉石虎。石勒對石虎進(jìn)行剝削,石虎不滿,但臨死前沒有除掉石虎。333年石勒逝世,享年六十歲。
二、石弘(333——334年)
(一)333年石虎挾持石弘并逼迫即位,誅殺程遐、徐光。
(二)石堪討伐石虎失敗被石虎炙烤而死。石生、石朗討伐石虎失敗,石朗被石虎施刖刑后斬殺,石生逃跑后被自己部下斬殺。郭權(quán)叛亂被上邽豪族殺害。
(三)陳良夫找引北羌句大騷擾北地、馮翊,石斌、石韜夾擊打敗句大;郭敖追逐逃往的敵軍被打敗,石虎聞之大怒要?dú)⒐?,石弘對此有怨言,石虎因此囚禁他,不久石虎殺石弘,石弘享年二十二歲。
三、后趙武帝——石虎(334——349年)
(一)312年石虎遇到晉朝運(yùn)輸船,石虎部將士兵爭先攻取,紀(jì)瞻趁此擊敗石虎。
(二)石虎擒獲反叛的徐龕,石勒把徐龕塞進(jìn)袋子里從百尺高樓上扔下來摔死。
(三)石虎擒獲漢趙太子劉熙、劉胤等人全部殺害。石虎平定秦州、隴西后氐族王苻洪、羌族首領(lǐng)姚弋仲歸降。
(四)石聰準(zhǔn)備投降東晉被石虎誅滅。
(五)334年石虎居攝趙天王,廢黜石弘并幽禁,不久殺害石弘。
(六)太子石邃秘密謀反被石虎發(fā)現(xiàn)后幽禁,石虎赦免后石邃對石虎傲慢,石虎誅殺石邃。
(七)石虎幫助慕容皝攻打段遼,段遼被石虎擊敗后逃往險(xiǎn)要之地。
(八)石涉歸、石日歸告發(fā)石廣圖謀不軌,石虎遂殺石廣。
(九)段遼投降石虎,石虎派麻秋迎接,段遼秘密與慕容皝商議襲擊后趙軍,慕容皝派慕容恪埋伏,麻秋受攻擊后被前燕軍隊(duì)生擒。
(十)石虎任命石韜、石宣可以獨(dú)自裁決,申扁受石虎寵幸,又與石宣關(guān)系親密,此二人都喜歡飲酒打獵,因此全都由申扁判斷。
(十一)石斌對張賀度無禮,張賀度稟報(bào)石虎,石虎抽他三百鞭并解除他官職。
(十二)石虎在靈昌津建黃河渡橋,用石料做橋墩,但石塊投下后被水沖走導(dǎo)致渡橋未建成,石虎發(fā)怒斬殺所有工匠并停止建造。
(十三)石虎晚年身體沉重不能騎馬打獵,就建造一千輛打獵專用車子,定期進(jìn)行打獵比賽,規(guī)劃獵場讓御史監(jiān)護(hù),有人感傷害獵場中的禽獸便獲罪。百姓中有美麗的女子和上好的牛馬而御史弄不到,就誣陷他們傷害禽獸。
(十四)石虎派麻秋攻打前涼被張重華派遣的謝艾擊敗。
(十五)石宣殺掉石韜后被石虎燒為灰燼。
(十六)349年正月石虎即皇帝位。梁犢反叛,被石虎派遣的石斌和姚弋仲斬殺。
(十七)石虎的皇后討厭石斌輔政,與張豺和張豹趁石虎病情惡化控制他,并假傳詔令殺石斌。
(十八)349年四月二十三日石虎去世。
四、石世(349——349年)
(一)349年石虎去世 ,石世即位。
(二)石遵誅殺張豺,廢黜石世。不久殺害石世。
五、石遵(349——349年)
(一)石沖反叛,石遵派冉閔討伐石沖,冉閔擊敗并擒獲石沖,石遵賜死石沖。
(二)石沖聽信冉閔讒言罷免苻洪,苻洪憤怒投降東晉。
(三)石遵密謀除掉冉閔,石鑒派太監(jiān)楊環(huán)告訴冉閔,冉閔知道后派周成等將領(lǐng)捉拿石遵,周成等人殺死石遵。
六、石鑒(349——350年)
(一)石鑒派石苞等人在夜里誅殺冉閔沒有成功,石鑒假裝不知道此事并殺死石苞等人。
(二)孫伏都也想誅殺冉閔而起兵,冉閔和李農(nóng)擊敗并殺死孫伏都。
(三)350年冉閔想徹底消除石氏,便改國號為衛(wèi)。石琨等人攻打鄴城,冉閔抵抗擊敗石琨。石鑒秘密派遣太監(jiān)送信讓張沈趁夜投降冉閔,太監(jiān)把此事告訴冉閔,冉閔、李農(nóng)廢黜石鑒并殺了他。
七、石祗(350——351年)
(一)石祗聽聞石鑒已死在襄國稱帝。
(二)冉閔討伐石祗,石祗去掉帝號改稱為趙王,派使者到慕容儁、姚弋仲那里請求援軍,石琨與悅綰、姚襄三面夾擊冉閔,冉閔大敗潛伏在襄國行宮。冉閔暗中回到鄴城與石祗派來的劉顯交戰(zhàn),劉顯被冉閔擊敗后畏懼,回師殺死石祗投降冉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