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強度榜的注解:隊伍構筑中,什么算綁定組合,什么算互補組合
可能是我一直在用這些詞,自己沒覺得
現在發(fā)現,需要就這部分定義給一下解釋
同樣是隊伍構筑
為什么綁定組合扣分,而為什么互補組合就各算個的
這是很多人對我榜單里邏輯思路的不解之處
綁定關系:
首先,我們需要先看
一艘船的核心主職或者說核心競爭力,是否是完全依賴另一艘船來實現的
也就是是否因為技能的存在,導致離開另一艘船,核心職能干脆消失了
核心職能:功能或者說定位
核心競爭力:同頂層生態(tài)競爭的數值方面的強度
這是最常見的綁定:
比如海仙,這組合拆開根本沒生存了,只有綁在一起使用的時候,才擁有核心職能:生存
而1 2 5航戰(zhàn),則是因為如果不綁定,輸出損失到無法接受,盡管核心職能尚在,但是核心競爭力沒了
但有兩類,比較模糊的綁定關系:
1,陣營拐
2,專職輸出拐
陣營拐:
在鳶尾和重櫻身上體現的明顯
也就是有很多船,其核心競爭力依賴陣營拐來實現
典型如長門+2航的組合,離開長門,2航缺少數值去同頂級航母競爭
而近期反復橫跳的6194,更是可以闡述這個邏輯的存在
在德雷克出來前,6194的對重甲在新炮的加持下,在同類船內有競爭力
在德雷克出來后,別說對重甲了,就連對輕甲,都必須要在黎姐在場的情況下才有競爭力
也就是,前面的情況時,6194按照自身定位可以在T1
而后面這種情況,就是主榜退群邊緣(考察期)
這類陣營綁定船的處理方案比較靈活,主要和陣營領袖自身強度掛鉤
也就是陣營領袖越強,常規(guī)出場率越高(黎姐)則綁定關系越弱化
因為既然陣營領袖強無敵了,陣營領袖就不是被迫登場拯救小弟的
反之則比如長門,如今長門自身在戰(zhàn)列里已經逐漸退出頂層領域
長門自己的登場都要依賴重櫻隊,這種情況下就是顯而易見的綁定關系
2,專職輸出拐
之所以強度榜列了輸出輔助欄就是為了這個
這些專職輸出,自身性能不值一提或者競爭力不足的拐,可以說核心職能就是依賴隊友實現的
但是核心競爭力確實跟著隊友水漲船高
這類船嚴格定義上的確是綁定
把輔助效果折算給她們自身后,她們的數值其實是很爆炸
所以其實因為綁定關系,已經天然給了降檔處理,否則你敢算海媽的等效輸出么233
因為一旦算等效輸出就過于爆炸,所以輔助欄排序是構筑優(yōu)先級和受限度
說白了,這本身就是輸出輔助這個職能的特色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特指專職輸出拐
兼職拐并不算在內
因為兼職拐是做好了自身主職為前提的,輔助是附帶內容
典型例子
恰巴耶夫:自身對輕甲最強之一的情況下,提供驅逐獵殺拐
巴爾的摩:自身清雜輸出最強的情況下(彩炮環(huán)境下唯一有穿透的重巡),提供航母輸出拐和防空拐
半人馬:自身高傷穩(wěn)定覆蓋式魚雷輸出且可速飛的情況下,提供輸出拐和減速拐
可畏:自身高魚雷輸出且可打單體輸出的情況下,提供時停和減速拐
也就是這4者在常規(guī)分類的前提就是自身輸出滿足要求(即使是相比較最受質疑的可畏,也沒人會懷疑她不夠T1級輸出)
哪怕她們的輔助效果經??雌饋硇e奪主,但因為主職沒問題,所以不考慮列到輔助欄去
所以綁定關系最核心的表現就是:只靠自己,不行
互補關系:
說個直觀些的思考過程
【因環(huán)境所需】
【該環(huán)境需要頂級承傷】
【該環(huán)境需要頂級對空】
【該環(huán)境需要輸出越高越好】
于是乎
我們需要一艘承傷前排(幾乎大部分高難環(huán)境的固定需求)
我們需要一艘對空輸出的(可以前,可以后)
我們需要打boss的核心輸出(也可以前,可以后,但絕大部分都是后排)
然后我們選出這樣3個人
羅恩+金坷垃+大帝
接下來我們需要填充隊員和優(yōu)化配置
此時承傷和對空足夠了,那么輸出既然越高越好,因此:
提升輸出輔助——塞入海媽
而對于后排:
需要制空權(變相提高輸出和生存)——使用雙航母
提供維修艦蒸發(fā)能力(變相提高輸出和生存)——使用小加加
提供對大帝的輸出輔助——半人馬
提供第二個核心輸出——第二個戰(zhàn)列,或者餃子 企業(yè)等等
····
這樣組合有多種,這樣一個隊伍就構筑出來了
這里,每一艘船皆是因為我們構筑隊伍的需求,自然而然丟上去的選擇
各司其職完成各種需求
因此這就不是綁定關系
而基于這樣,我們再看一下很多人弄不明白的能爆組合是什么思路:
1,基于實戰(zhàn)測試,我們發(fā)現,當想辦法把金坷垃丟在中間位置時,可以顯著提高A勝率
因為金坷垃承傷變少,能存活更久,而只要金坷垃活著幾乎就可以穩(wěn)定過圖
2,基于實戰(zhàn)測試,我們發(fā)現,如果有辦法擺脫掉對海媽的依賴性,過圖穩(wěn)定性會大大提高
但是海媽的第一輔助效果決定了,如果要擺脫海媽,那必須要有其他手段彌補輸出
3,基于實戰(zhàn)測試,我們發(fā)現,清雜能力可以變相拉高輸出下限,給航母輸出開路
4,基于實戰(zhàn)測試,我們發(fā)現,主炮+1的重巡,最好不要有1艘以上,否則輸出節(jié)奏很差(空窗期長 方差大)
注意,以上都是實戰(zhàn)測試
基于實戰(zhàn)測試,我們才能具體分析原因,從而優(yōu)化隊伍構筑的細節(jié)
于是乎,你會發(fā)現,爆地魔滿足上述123需求
她隊尾足夠肉,可以頂替金坷垃使得金坷垃丟在中間位置
她清雜輸出性能足夠高,且她提供了尚可的輸出輔助能力
但要爆地魔上場,就要考慮4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在能代出來前,都沒什么很好的方案
因為傳統(tǒng)承傷重巡當道,而偏偏承傷重巡,幾乎清一色的主炮+1
這導致,爆地魔的這個優(yōu)化使用方案,卻因為缺少符合條件的領艦承傷船而作罷
但能代的出現,滿足了要求
由此,能爆組合誕生
但可以注意到,這個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都是在從職能的角度去思考隊伍構筑
能爆組合只不過剛好,爆地魔先滿足優(yōu)化過圖方案的職能,而能代滿足爆地魔需求的職能
就這樣
在這個過程中,爆地魔和能代本身的職能互不干涉
在這個過程中,任何打穿甲的炮重巡都有清雜能力,也幾乎都有隊尾承傷能力,小明 布萊萊乃至于德雷克都可以算
只不過爆地魔是當中最強者,因為只有她同時提供了輸出輔助
在這個過程中,任何非主炮+1且輸出不拉胯的承傷領艦都可以滿足需求
海王星 黛朵 雪風 歐根 都算,只不過前倆生存距離目標差一些不夠穩(wěn),后兩者輸出拖后腿
而直到能代,才算正式滿足要求(之后還有美因茨)
而能代自己用常規(guī)承傷組合(海媽坷垃)也沒什么問題,無非就是泯然眾人矣
所以這個組合,根本就是沒得選的產物
只要基于上述測試過程而產生的優(yōu)化思路,最終導向出來的就是這倆船
互補關系和綁定關系最大的區(qū)別在于
互補組合,只因【環(huán)境需求而存在】,她們自身是獨立的,自身的職能和核心競爭力,不因其他船而大幅改變,自身強度固有存在,無非是否需要她們的職能而已
綁定組合,其中一部分干脆無關乎環(huán)境要不要,而是不綁定就什么都沒了
另一部分則是必須綁定在一起才有競爭頂層生態(tài)的可能,拆開來就喪失了特定職能上的競爭力
而說的再簡單點:
0.5+0.5=2,或者0.5+1=2的發(fā)揮,這就是綁定
1+1=2的強強聯手,這就是互補組合
所以可佐是綁定關系,帝君是互補組合
所以海仙是綁定關系,能爆是互補組合
所以長門雙龍是綁定關系,大帝小加加餃子是互補組合
所以一艘先鋒需要一艘旗艦才能組成一隊,這是“綁定”關系
而一艘承傷先鋒可以帶個打輸出的隊尾,一艘干雜活的彈幕旗艦可以帶個炮戰(zhàn)僚艦,這是“互補”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