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頓UV500系列SSD裝機體驗,配銳龍2600平臺也是不錯的

裝新電腦的話,目前來說,支持NVME協(xié)議的M.2接口SSD還是最適合的?,F在的新主板,只要不是太差,基本上都設計有支持NVME協(xié)議的M.2接口。NVME協(xié)議比傳統(tǒng)的SATA協(xié)議更為強大,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出SSD的性能來。當然,傳統(tǒng)采用SATA接口的SSD并沒有淘汰,對于一些老平臺而言,還是很實用的。另外對于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從盤,SATA接口的SSD,也是有優(yōu)勢的,那就是價格更加便宜。前段時間,幫親戚安裝了一臺新的銳龍2600主機。雖然我手里還有一套銳龍2200G平臺,但是正真抽出時間,用心做測試的,主要還是這套2600平臺。前面幾次的主角是內存條,今天回歸到硬盤方面。簡單測試一下金士頓UV500系列480G SSD,在銳龍平臺上的得分。

裝機所用配置展示。


微星的B450迫擊炮還是很受網友歡迎的,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做工,用料都算不錯,擴展性也強。當然不足的地方也有,那就是價格相對要貴一些。


英特爾處理器最近是一直都在漲價,而AMD處理器,最近卻一直在降價。一個升,一個降,形成的顯明的對比。我個人還是傾向于購買AMD處理器的,畢竟它的價格更便宜,性能也更強勁,雖然在游戲優(yōu)化方面不足,導致它在多游戲中的表現不如英特爾處理器,但總得來說,還是比較值得購買的。畢竟有不少人購買電腦,并不是為了主玩游戲,就像我這種用戶。如果不是為了做測試,估計都懶得下載游戲了。


硬盤是金士頓的UV500系列 480G SSD,這款SSD采用了最新3D NAND技術的產品系列,Marvell 88SS1074主控,支持硬件256位AES全盤加密,TCG Opal 2.0技術。外殼為金屬材質,散熱效果不錯。

內存條最近這段時間,價格也略有下降,雖然不能和SSD價格下降的程度相比,但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內存是阿斯加特(Asgard)洛極系列DDR4 3000頻率16G(8Gx2)內存套裝。

顯卡是微星的紅龍1070,現在顯卡的價格真的是越來越貴了。最近GTX1660Ti,還有RTX2060接連上市,性能都比1070要強,但是顯存卻沒有用8G的,實在是有些可惜。

裝機完成后的效果展示。

魯大師測出的硬件信息。

魯大師測出的硬盤信息,產品成了SUV500,按理來說應當是UV500才對。

電腦綜合性能得分展示,磁盤性能為12930,從百分之比來看,SATA接口的SSD,的確已經不再是主流了。

CrystalDiskInfo軟件測出的硬盤信息,可以看到此SSD的通電次數為19次,通電時間為26小時,支持S.M.A.R.T.、APM、NCQ、TRIM,這時的溫度僅為20度。

AS SSD Benchmark軟件得分展示,首先測試文件大小是1GB的,可以看到它的讀寫為506MB/s與468MB/s,4K方面讀寫為33MB/s與73MB/s。

把測試文件大小改成10GB的,可以看到它的讀寫為509MB/s與219MB/s,4K方面讀寫為30MB/s與71MB/s。

在CrystalDiskMark中,直接把測試文件設置成1GiB,它的讀寫為477MB/s與483MB/s。我之前剛好做過英特爾平臺的測試,普通讀寫速度都比英特爾平臺要強,但是4K讀寫速度方面,就略有不足了。
其實現在電腦的主要瓶頸基本都沒有了,很多硬件性能其實都屬于過剩了。對于硬盤而言,SSD普及速度的確很快,從以前的天價到現了平民價,也就幾年時間。接下來,我期待SSD能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