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古韻”的道理是什么?
“倡今知古,雙軌并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
創(chuàng)作舊體詩,提倡使用新韻,但不反對使用舊韻,如《平水韻》。但在同一首詩中,對于新舊韻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
但是不看事實情況如何,一口咬定硬吹古韻是正統(tǒng)。一,它的背后是沒有道理的;二,我也不知道這是要為了什么。?
? ? ? ?我依然還是以前發(fā)布的格律教學系列視頻中的準則:我從不反對任何的韻,以后也不會,我唯一支持大家自由的去作理性選擇。?
? ? ? ?對于今日唯一能適用的“新韻”,我是提倡的,因此在課程中作了比較詳細的講解。但從時長來看,大概是把平水韻的內容讀一遍的所需時間的 七分之一。我的語速可能快一點,按每分鐘200字計算的話。 對于現在已經沒法(正常、完全)使用的古韻,我并沒有專門的講解。但我依然是沒想到,沒想到連古韻具體是什么都沒幾個人能說上來,就連一通(自封)專業(yè)人士、曠古天才的網絡人士(說的是誰們,還不知道有幾個人能清楚,但絕不能提)同樣是滿懷錯誤。 至于我為什么不批評某文化講師,因為我覺得大部分不瞎的人只要看了,就知道它是在純粹的胡說八道。危害雖重,但緊急程度不高。而且我明說了,不敢。
? ? ? ?今不妨古,但古也不能妨今,謝謝。凡事,要有依據。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結論不能憑空出現。

推廣普通話不代表要讓方言消失。
而且制訂中華新韻也不是要讓古韻消失。
? ? ? ?在正在推廣普通話的時候,同時是可以推廣各種方言的,但前提是普通話的推廣已經占據了主流。
? ? ? ?而正在應當推廣中華新韻的時候,但網絡上古韻的推廣卻依然占據主流,正是要合理減少部分古韻推廣,逐步開展新韻推廣的時候。甚至可以不求 作為今日對應標準的中華新韻 像 同為標準的普通話一樣普及,只求得一般(或限制為詩界)大眾能對新古有正確的認知也可。
所以我雖然依然支持古韻,但,對 在此時仍然要說假話、講不客觀的錯誤認知的,乃至于顛倒真實理論的一些言論,實在是看不下去。
至今依然沒有看到回答:古韻,其實并不是古韻,而是《平水韻》是詩、《詞林正韻》是詞的哪怕在已經不適用的今天也是正統(tǒng)——到底是根據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