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第二十九章 惡治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第二十九章?惡治
紅林悟道《韓非子-奸劫弒臣》上一章中韓非子講了依法治國的實際效果,用實事來印證主張的正確性。在國家層面可以達到“將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的目的,救蒼生于戰(zhàn)亂,去天下之禍患。能達到此種目的是因為“正明法,陳嚴刑”,確定律法,制定刑法,嚴格執(zhí)行,有了這三條國家就能安定,安定就能發(fā)展,發(fā)展就能富強。在百姓層面依法治國能達到“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長,邊境不侵,群臣相關(guān),父子相保,而無死亡系虜之患。”的目的,這是和諧社會的生動寫照,民眾生活安定,國家太平,無外侵之患,內(nèi)憂之亂。所以韓非子將此定性為“此亦功之至厚者也”?意思是這是最重大的功績啊!
任何一個組織在她組建之時,首要任務(wù)是保證和維護組織的安全與利益,這種責任是先天而生的。國家作為民族最高一級的組織,一國之君首要任務(wù)與責任就是要保證與維護國家的安全與利益,如果沒有這一思想,是不配成為君主的。韓非子從道家那里不單學到了規(guī)律與規(guī)則的重要性,還學到了組織架構(gòu)的重要性。諸子百家的主張與學說需要實體組織與組織架構(gòu)來完成,包括法家的依法治國。而國家與政府是最佳的實體與組織,所以韓非子一再強調(diào)國家與君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在國家利益第一的前提下,依法治國當然要用刑法來懲罰那些違反國家律法與規(guī)則的人,但現(xiàn)實是“愚人不知,顧以為暴?!庇迣W之士不懂其中的道理,還自認為這是殘暴。其實,要讓愚學之士或是持其它學說的人來認同法家思想,就要讓他們從道家學起,學習道與德,明白自然法則的作用,但這是極其的難,江山易改,秉性難易。其實,國家利益就是絕大多數(shù)民眾的利益,國家利益與民眾利益是一致的,所以絕對沒有所謂犧牲少數(shù)人的利益而成全多數(shù)人利益的說法,在法治國家,只有守法與違法之分,沒有少數(shù)人與多數(shù)人之分。
諸子百家的學說沒有一家是想讓國家混亂,民不聊生的,都想讓國家安定,百姓安生,但為什么只有法家能做到呢?韓非子給出的答案是“愚者固欲治而惡其所以治,皆惡危而喜其所以危者?!币馑际钦f,他們固然希望安治,卻反對達到安治的方法;都厭惡危險,卻又喜歡造成危險的原因。愚者為什么會反對達到安治的方法,原因有四,一是沒有國家利益第一的思想,二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三是壓根是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只有論點沒有論據(jù),四是沒有認識到人的本質(zhì)。人人都厭惡危險,但又有誰能看到造成危險的原因。如果說道家是燈塔,那么法家就是航線,依法治國就是動力,在燈塔的指引下,國家這艘巨輪在依法治國的推動下,按法律制訂的航線,總會到達彼岸。
【愚人不知,顧以為暴。愚者固欲治而惡其所以治,皆惡危而喜其所以危者?!?/p>
在公司管理中,老板依據(jù)制度進行處罰,最終是為公司好為員工好,并不是殘暴的表現(xiàn)。一切不靠制度還想治理好公司的言論都是錯誤的,這種建議老板最好不要采納,如果采納了后患無窮,危害至極。在銷售工作中,領(lǐng)導(dǎo)者要有慈不帶兵的思想,對業(yè)務(wù)人員的寬容其實是縱容,是對他們的傷害,也是對公司和自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