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交民巷:參觀中國錢幣博物館
在北京市西城區(qū)西交民巷17號院內,有一座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的中國錢幣博物館。1992年7月29日,這座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對古代錢幣和銀行史的相關實物進行收藏、展示和研究——
2023年4月15日上午,游覽完天安門廣場以后,我來到旁邊的西郊民巷。這里是民國時期華北地區(qū)的金融中心,分布著大陸銀行北京分行舊址、華資商業(yè)銀行總辦事處舊址、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舊址、中國農工銀行北平分行舊址、戶部銀行舊址等。
中國錢幣博物館位于上個世紀30年代修建的北洋保商銀行總行舊址,主體建筑采用西洋古典形式,外立面為古希臘風格的柱廊,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目前,在中國錢幣博物館內:一層為專題展廳,二層和三層為中國貨幣通史陳列,展示了中國古代和近現代錢幣的發(fā)展歷史。
1.春秋戰(zhàn)國
在原始社會后期,生產力水平提高,產品剩余,需要交換。最初,以物易物,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后來,出現一般等價物,這就是實物貨幣。商周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以海貝為主的貨幣。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產生金屬貨幣。周王朝的勢力衰弱,列國各自為政,經濟自成體系,獨立鑄造貨幣。當時,形成多幣制共存的局面,包括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等。
2.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將半兩錢推行全國,實現了貨幣的統(tǒng)一。西漢初期,經濟凋敝,幣制混亂。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國力達到了鼎盛,開始鑄造五銖錢,沿用數百年之久。新朝時期,王莽改制,發(fā)行一系列錢幣,包括大泉、小泉、契刀、六泉、十布、貨泉、貨布等。
這里陳列著一件西漢五銖陰文大銅范和一件新莽大布黃千陰文大銅范。銅范外形為長鏟狀,為直繞道式銅母范,使用時涂上脫模劑,配上背范便可鑄錢。
3.隋唐時期
隋朝建立后,結束三國以來的分裂局面,再一次用五銖錢統(tǒng)一貨幣。唐朝建立后,開始鑄造開元通寶,開啟寶文錢的時代,結束以計重命名貨幣的歷史。
唐代,白銀開始發(fā)揮貨幣的功能,被制作成“銀鋌”或者“銀餅”的形制,主要用于納稅、上供、賞賜、大額支付等。這里陳列著一件外形像笏板的銀鋌,乃楊國忠進奉給唐玄宗皇帝的供銀,表面刻著“專知諸道鑄錢使司空兼右相楊國忠進”等文字,長316毫米,寬74毫米,厚11.4毫米。
4.兩宋時期
宋代,銅錢鑄造量是中國歷史上最多的。宋朝政府實行貨幣分區(qū)流通的制度,大致可以分為銅錢區(qū)、鐵錢區(qū)、銅錢鐵錢兼行區(qū)和以銅錢鐵錢為基準的紙幣區(qū)。
宋朝和北方遼金長期打仗,發(fā)生財政危機,籌措軍費困難。由于銅錢供給不足,為了防止銅錢外流,開始大規(guī)模鑄造鐵錢。當時,鐵錢比銅錢大,俗稱為“大鐵錢”。北宋時期,在四川和陜西河東兩地使用鐵錢。南宋時期,增加兩淮和荊湖北路兩個鐵錢流通區(qū)。
5.遼夏金時期
從五代至兩宋時期,中國北方和西北地區(qū)先后興起三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分別是契丹人建立的遼、黨項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這三個政權流通的銅錢主要來自宋朝,也自行鑄造錢幣,鑄有本民族文字。
金代,繼承宋代的紙幣制度,紙幣成為最重要的貨幣,先后發(fā)行過交鈔、貞祐寶券、貞祐通寶等多種紙幣。這里陳列著一件殘缺的金代“圣旨回易交鈔”銅鈔版,面額為“銀壹兩”,能夠跟白銀兌換,兩側用九疊篆對稱書寫“偽造者斬”和“賞銀伍錠”。
6.元明清時期
元朝的貨幣以紙幣為主,多數時期禁止銅錢流通,白銀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元朝統(tǒng)治中后期,紙幣與銅錢并用,銅錢的種類不多。其中,很多銅錢是專門為寺廟鑄造的供養(yǎng)錢。
明朝初期,朱元璋建立以征收實物和力役為主的賦稅制度,商品經濟衰落,主要流通紙幣。洪武八年(1375),發(fā)行大明通行寶鈔。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大量白銀輸入中國,白銀完成了法幣化。
清朝,銅錢和銀兩并行,白銀成為主要貨幣,國家財政稅賦都用銀兩計算。在市場流通中,大數用白銀,小數用銅錢。當時,不同地區(qū)的白銀形狀、成色、衡量標準都不統(tǒng)一,需要折算,過程復雜。
7.近現代時期
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隨著近代西方工業(yè)的輸入,中國貨幣制度進入復雜混亂的時期,傳統(tǒng)的錢幣和機制幣、鈔票和紙幣、票號和銀行并存。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中國第一家銀行大清戶部銀行成立,后來改名為“大清銀行”。宣統(tǒng)年間,曾經印制攝政王載灃像的兌換券,還沒正式發(fā)行,清朝就滅亡了!
中華民國時期,為了整頓幣制,頒布《國幣條例》十三條,并且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開始發(fā)行法幣,放棄銀本位,實行紙幣制度。1948年。發(fā)行金圓券,幣制復雜化,不同的省份、軍閥、割據政權都開始發(fā)行自己的貨幣。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革命政權建立銀行、發(fā)行貨幣,對于打破敵人經濟封鎖、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支援戰(zhàn)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