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大胡同:走進陜西巷,尋訪小鳳仙舊居
在北京珠市口西大街北側(cè),鐵樹斜街以南的八條街巷內(nèi),曾經(jīng)分布著近百家大大小小的妓院,被稱為“八大胡同”。其中,陜西巷歷史悠久,四大徽班進京時,四喜班就居住于此。民國名妓小鳳仙也曾經(jīng)住在這條胡同——
2023年4月17日上午,在北京市區(qū)內(nèi),我乘坐公交車,于老虎橋站下。這里坐落著紀曉嵐故居,旁邊是紀念京劇發(fā)源地的京韻園。1931年,梅蘭芳在此成立北京國劇學會,后來又成為“富連成”京劇科班的社址。2003年12月11日,紀曉嵐故居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沿著珠市口西大街,向東步行約200米,便是陜西巷的南口。這里矗立著一棟兩層小樓,頂部建有一座鐘樓,乃德壽堂藥店舊址。它是始建于1934年的老字號,以自創(chuàng)雞鶴為注冊商標的“康氏牛黃解毒丸”而享譽京城。2003年12月11日,德壽堂藥店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這條陜西巷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鐵樹斜街,全長390米,寬約6.7米。在明代《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載:“陜西巷,屬正南坊?!睆拿鞔?,巷名沿用至今,已經(jīng)有600多年歷史。作為陜西人,我對陜西巷充滿好奇,從南向北走了一圈兒,感受到北京老城的市民生活氣息。
明初,在北京城內(nèi),大量商戶云集于前門外地區(qū)。當時,在這條巷子內(nèi),許多陜西籍商人囤積木材,因而得名“陜西巷”。近代,隨著北京城南文化的興旺,陜西巷成為北京南城最繁華的地區(qū)之一。
在“改革開放”以后,陜西巷是北京市最早確立的個體戶市場街道,曾經(jīng)在陜西巷南口豎立名為“陜西巷攤?cè)菏袌觥钡呐茦?。如今,?jīng)過舊城改造,對零散攤販進行統(tǒng)一管理,陜西巷逐漸失去往日的繁華。
目前,陜西巷屬于北京市宣武區(qū)大柵欄街道社區(qū)。行走在陜西巷內(nèi),雖然身處北京市中心,但是讓人仿佛置身于鄉(xiāng)鎮(zhèn)里,周圍都是破舊的民房和簡陋的商鋪。在南北向的陜西巷兩側(cè),還連接著眾多的小胡同,空間狹窄,盡頭不通。
在陜西巷東側(cè),有一條榆樹巷,全長66米,寬約3米。民國時期,這里被稱為“榆樹大院”。清朝光緒年間,京城名妓賽金花開設(shè)的怡香院便在此巷內(nèi),為新門牌1號,建筑保存完好。
從清朝乾隆年間到新中國成立之前,陜西巷內(nèi)開的都是頭等清吟小班。她們不只是做皮肉生意,更多的是陪客人吃茶、宴飲、撫琴彈唱,弄曲填詞等。她們也被稱為“南班”,主要是揚州、蘇州、杭州一帶的女子,文化素養(yǎng),色藝俱佳。
陜西巷52號是云吉班舊址,著名的小鳳仙曾經(jīng)在這里為妓。在北邊不遠處,陜西巷22號是小鳳仙舊居,現(xiàn)在被改造為陜西巷旅館。1900年8月,小鳳仙出生于杭州,原名朱筱鳳,為偏房所生。她的父親是沒落的滿族八旗武官,生活困難,備受欺凌。在十三歲時,她來到北京,在陜西巷云吉班賣唱為歌妓,亭亭玉立,名聲大噪。
民國時期,小鳳仙曾經(jīng)幫助蔡鍔將軍逃離袁世凱軟禁,她與蔡鍔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被世人傳頌。20世紀80年代,這段愛情故事被拍成名叫《知音》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