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考研二戰(zhàn)北礦經驗
我是一個二戰(zhàn)的考生,河北人,本科是河北省內不知名小一本,一戰(zhàn)合肥工業(yè)大學,二戰(zhàn)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22年3月29日出了擬錄取。
首先是一個擇校問題,第一年因為合肥工業(yè)是機械“四小龍”之一,而且打聽著專業(yè)課不算難,也不壓分,只有一門機械原理,就選擇的合肥工業(yè)大學,但是21年合肥工業(yè)的專業(yè)課難度提升了一大截,公共課不突出,專業(yè)課考得差,導致一戰(zhàn)敗北。22年的話還想找個考機械原理的,這樣就可以把時間給數學,還想找個離家近的,考慮到之后的發(fā)展問題,綜合考慮選擇了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專業(yè)課是機械原理及控制理論基礎,大概機原100分,控制50分,就是除了機原還要學習控制理論基礎。總起來說,選擇大于努力,選對學校能很大程度提升自己考上的成功率。
其次是學習方面,本人考的政治(73)、英語二(68)、數學二(87)、機械原理及控制工程原理(132)。先說一下大家感覺的北京地區(qū)壓分問題,政治客觀題47分,錯了一個單選一個多選,主觀題除了馬原都寫滿了,馬原沒背到。所以應該是正常水平,沒感覺到很大的壓分,去年是71分,選擇題41分,去年背到了馬原。有人可能問21年那么簡單,都背到了怎么主觀題才30分,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字丑吧哈哈哈。英語的客觀題是44.5,閱讀有兩篇全對,有一篇錯了倆,一篇錯了四個,新題型全對。翻譯加大小作文比第一年高,感覺判卷也是正常水平。數學是最頭疼的一科,平常做張宇八套卷四套卷的選填也感覺錯的不多,最多錯四個左右,但是可能一上考場就蒙,或者是對概念還是理解的不夠深入,今年選填45,主觀題也做的挺慘,但是也沒感覺出壓分來,還比預想的要多。這里就是想告訴大家:壓分問題是針對和你競爭的所有人的,不用過分焦慮,努力提升自己即可。
下邊就是具體的經驗分享,政治自認為還可以,第一年看了徐濤的強化班,搭配精講精練,然后刷1000題,買了一個刷題的小程序,沒事兒就刷,做到心中有數,下邊就是老生常談的做模擬題,背肖四肖八之類的不過多闡述。第二年因為時間問題,強化班只看了馬原,然后還是1000題、刷題小程序,但是今年不一樣的是我看了腿姐的技巧班,但是感覺好像沒多大用(個人感覺,求生欲滿滿),時間太長,還不如多刷幾個題,后來發(fā)現了一個寶藏老師楊婭娟,世紀高教的(不是打廣告),她有個客觀題30天領背是免費的,我拿著腿姐的背誦手冊跟楊婭娟老師的領背,感覺還可以,政治就是多重復,前期選擇題多刷題,后期老師出了模擬題,沖刺書使勁背。
英語問題吧,一句話,得閱讀者得英語,如果時間多可以寫寫手譯本,如果沒時間就直接做真題,黃皮書和考研圣經都可以,多買幾套或者多打印幾份真題,重復去刷,第一遍把真題里邊單詞挑出來去背,分析長難句,分析自己錯的題的原因。第二遍繼續(xù)背單詞,分析長難句,這個時候可以把同一個類型的題綜合起來去看,題目的著眼點在哪里,錯的原因是因為單詞不認識還是長難句不會翻譯等等,第二遍是提升最快的一遍,有時間繼續(xù)第三遍,這個時候就很順暢了。翻譯我沒刻意去看,因為做閱讀分析長難句的過程也是學翻譯的過程,作文就是背模板就好,臨考試多看看各種老師總結的關鍵詞。
數學,我分考的不多,可能沒什么參考價值,湊合看看吧。22考研備考期間,我投入數學時間是最多的,但是收益也是最差,可能是天分問題吧。第一年按部就班的基礎班強化班,模擬題不再過分贅述。第二年沒有看基礎班之類的,直接跟著一個小眾老師王博的專題班,之后真題,模擬題做了四十多套。數學給大家的建議是,不要長時間的看視頻,多做題、多總結。
專業(yè)課,因為專業(yè)課突然變難,好像并沒有什么用。第二年機原沒看視頻,做了一個陸寧紅皮書的題,還碰到了原題,第二年把專業(yè)課的時間給控制多一些,控制主要就是看盧京潮老師的課,看了好幾遍,下邊就是買了幾十張專業(yè)課答題紙規(guī)定時間拿真題和模擬題進行模擬,也要多刷幾遍明白出題規(guī)律。數學和專業(yè)課是大頭,要把大部分時間放在這兩科上。
我是2021.6.16畢業(yè)的,在本科城市和同學找了個帶住宿的自習室,建議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在家備考,沒有效率,中間我去輔導班帶過課,大概就是八月十號左右開始全身心考研的,中間有過壓力大失眠,也吃過褪黑素強制睡覺(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一定要休息好,保證學習的時候是清醒的,具體時間可以少點但是一定保持效率,各種經驗貼的成功經驗是無法復制的,一定要選擇自己合適的。我的考研之路結束了,你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