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之黃茶篇(莫干黃芽&君山銀針)
黃芽茶(莫干黃芽)
莫干黃芽屬于雀舌形黃茶
主要產(chǎn)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一帶
品質(zhì)特征
條索:芽葉肥壯顯毫,細如雀舌
色澤:綠潤微黃或墨綠黃潤
湯色:嫩黃清澈
香氣:清香幽雅
滋味:甘醇鮮爽
葉底:嫩黃成朵,明亮
莫干黃芽為歷史名茶,古時稱莫干山芽茶,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級名茶之一。自宋代時便已是茶中珍品,產(chǎn)量突出,清朝末年從市場淡出,1979年始恢復生產(chǎn)。
采摘與制作工序
采摘要求嚴格,3~4月份開始采摘春茶,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的鮮葉。制作工序是傳統(tǒng)的黃茶制作方法,經(jīng)攤放、殺青、揉捻、燜黃、初烤、鍋炒、足烘、揉捻等濕坯燜黃的過程即可完成。
選購指導
莫干黃芽有特級和一般2個級別,常見品牌有“瑤佳牌”、“百畝頂牌”等。
品質(zhì)鑒別
從外形上看,干茶芽葉肥壯顯毫,細如雀舌,色澤綠潤微黃或墨綠黃潤,沖泡后內(nèi)質(zhì)香氣清香幽雅,湯色嫩黃,葉底嫩黃成朵。
黃芽茶(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屬于針形黃茶
主要產(chǎn)地: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島周邊
品質(zhì)特征
條索:芽頭茁壯,緊實挺直
色澤:黃綠,白毫鮮亮,芽頭金黃
湯色:杏黃明凈
香氣:清鮮,毫香鮮嫩
滋味:醇和甜爽
葉底:黃亮勻齊,肥厚
君山銀針為歷史名茶,曾被稱為“黃翎毛”、“白鶴茶”,產(chǎn)于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一帶,因形似細針,故名為君山銀針。它不僅是茶中佳品,也是一種外觀優(yōu)美的茶類藝術(shù)品,沖泡時極為美觀。
輝煌歷程
君山銀針始于唐代,曾被作為貢品進貢給皇室之用。在1956年8月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君山銀針被譽為“金鑲玉”,榮獲金質(zhì)獎?wù)?;?011年,經(jīng)國內(nèi)茶界專家認定,君山銀針成為黃茶標志性品牌的標志性產(chǎn)品。
茶葉采摘
君山銀針的采摘非常嚴格,采摘的最佳時間為清明前3天至后10天,采摘標準為芽頭,芽頭要求標準長25~30毫米,寬3~4毫米,芽蒂長約2毫米。芽頭包含3~4片肥碩的已分化卻未展開的葉子。要求做到“九不采”,即雨天不采、露水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開口芽不采、風傷芽不采、蟲傷芽不采、瘦弱芽不采、過長過短芽不采。
制作工序
君山銀針的制作復雜而精細,先后要經(jīng)過殺青、攤涼、初烘、初包發(fā)酵、復烘、再攤涼、復包發(fā)酵、烘干、挑選等工序,大約需78個小時才可制成。
選購指導
根據(jù)芽頭肥壯程度,君山銀針產(chǎn)品分特號、一號、二號3個檔次。目前,“君山”商標已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所以,選購君山銀針一定要認清品牌標志。
品質(zhì)鑒別
◎正宗的君山銀針是經(jīng)過,芽頭呈金黃色,享有“金鑲玉”的美稱,外層裹一層鮮亮的白毫,市面上很多冒牌的君山銀針是不發(fā)酵的,屬于綠茶類,兩者的風味、口感相差甚遠。
◎君山銀針的茶芽像一根根的針,長短大小均勻。沖泡時茶芽首先是浮于水面,懸空掛立,片刻后,茶芽迅速吸水,慢慢開始下沉,經(jīng)過三起三落后簇立杯底。
沖泡方法
君山銀針宜選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便于觀察茶葉的形態(tài)。先用沸水預熱茶杯,清潔茶具,并擦干杯,然后置茶約3克,將150毫升的開水分兩次倒入,第一次倒入1/3的水量,水溫在95℃以上為宜,搖勻,使杯中的熱水全部浸泡茶葉后,再注入剩余水量,蓋上杯蓋;約5分鐘后,即可打開杯蓋,聞香賞茶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