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的拼縫比較

現(xiàn)在我就來介紹大屏幕上的那個拼縫,一詞一般指縫隙。屏幕與屏幕之間拼縫后邊框總寬度的大小,指的是雙邊的寬度,通常是以毫米為單位,目前主要包括12毫米、8毫米、5.3毫米、3.5毫米、1.8毫米、1.7毫米、0.88毫米等幾種,根據(jù)面板供應(yīng)商的不同其拼縫也略有差異。像1.8mm的面板就是誒哦記獨有的,1.7mm就是★★★特有的。
我小時候看過一些節(jié)目,從90年代到2010年的時候使用了這種舊的拼接形式,畫面比例4:3。我從未摸過黑色邊框的有點粗,但是在電視里見到過。如今的拼接形式升級到了16:9比例,我在2019年開始,第一次看到了實物。我走向屏幕靠近一點,看到什么拼縫我用手摸,一發(fā)現(xiàn)形似“十”字的“一”、“丨”組成的。
就來展示拼縫比較,因為它的面板邊框都是黑色。由N塊屏幕拼一整塊,拼縫的效果從粗到細(xì)、從小到大,這樣會出現(xiàn)黑色有縫。大屏幕的種類有液晶的、等離子的、投影的。我對一些大屏幕很有印象深刻,所以按拼縫順序進(jìn)行。
第一個,12毫米的拼縫,這種寬屏早在2010年的時候誕生了,跟電視機(jī)那個邊框或90年代中期的有點像。

第二個,最有少見的8毫米拼縫,比12毫米的減少了但還是粗的。

第三個,70后—90后出生的人都知道大屏幕從90年代誕生,最開始的拼縫是粗的。

插圖:我看過一段視頻叫“好像是個圈喲”,此圖的出處在這。

第四個,5.5毫米的拼縫還是粗了點。

下一位出場的是最受歡迎的3.5毫米拼縫,因為大中城市使用的各類場合太多了。
第五個,這是極為普通的3.5毫米拼縫,開頭說的就是這個。一塊屏幕的邊框結(jié)構(gòu):左+上2.3毫米、下+右1.2毫米。

插圖:這是茅子俊現(xiàn)身南京的某新品發(fā)布會上,此圖是清晰一點的,不會遮擋拼縫。

第六個,1.7毫米拼縫,邊框結(jié)構(gòu):左+上1.2毫米、下+右0.5毫米,比3.5毫米的減少了。

第七個,曾是各類節(jié)目上見過一些4塊、9塊、16塊什么的,比早些年的拼縫減少了。

插圖:回想二十二年前,這個圖中的拉小提琴的女孩子現(xiàn)身某大型歌會,也不被遮擋。

第八個,這是等離子,拼縫以內(nèi)1毫米。
參與《高能少年團(tuán)第二季》、《洗了先別睡》等節(jié)目當(dāng)中,出現(xiàn)這個拼縫。

插圖:這是王俊凱等人一起上了四川傳媒學(xué)院進(jìn)行錄制的,播出了大約四年。

第九個,又細(xì)又小的0.88毫米拼縫,邊框結(jié)構(gòu):上、下、左、右0.44毫米。

第十個,曾是各類演播室及多媒體廳使用過比較常見的投影墻(4:3比例),拼縫最細(xì)0.5毫米。

插圖:這是當(dāng)年蔡徐坤和劉也兩個人咬一條餅干的任務(wù),我看過這檔大概五年了。還有大屏幕上的“2016年 第54期”、“新鮮偶像 顏值逆天”。

第十一,現(xiàn)在的寬屏投影墻就是這種,同樣也是拼縫最細(xì)。

插圖:這位小伙拿起了攝像機(jī)挨近了大屏幕。

這次的“拼縫比較”展示完了,并且我會把這個專欄分享所有的大屏幕達(dá)人,有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