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回顧】京昆之友談上半年(1985年)京劇演出(唐家模)
【秋思按】1980年在上海黃浦區(qū)文化局和黃浦區(qū)文化館有關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一個全新的京昆劇業(yè)余組織誕生了,她就是迄今在上海的業(yè)余京昆舞臺上已活躍了四十多年的上海黃浦區(qū)文化館“京昆劇之友社”,自1980年成立以來,京昆之友社的全體成員就本著宣傳京昆、傳承京昆、弘揚京昆的理念,在普及、教學、研究、演出等多方面取得驕人成績而傲視群雄,這里我們將整理一下當年的社刊《京昆之友》的一些文字資料,一是保存,二是傳播,讓今天的戲迷朋友們看到當年前輩們的努力。

今年(1985年)上半年。本市京劇舞臺繁榮興旺,其上座率為各劇種之冠,出現(xiàn)了“京劇熱”,令人鼓舞。為了總結、研討上半年京劇演出的經(jīng)驗,我們向社員、社友廣泛征求了意見,現(xiàn)將部分來稿來信摘編發(fā)表,供有 關部門參考。
為上海市演出公司記一功
唐家模:上半年共有八個外地京劇團來滬,這是上海市演出公司努力的結果。舞臺必須保持新鮮感,觀眾希望看外地劇團演出,外地劇團也想來滬演出、這就要有一個機構牽線搭橋。過去劇院有“經(jīng)勵科”專門邀角。今天通過體制改革建立了演出公司專門從事演出的組織工作,為更多的外地京劇團來滬演出提供了條件。演出公司成立半年多時期里,想方設法邀請眾多的京劇名家來滬演出、為繁榮京劇,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出了卓著的貢獻。在振興京劇的功勞簿上,要為演出公司記上一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