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3月10日)
“吾聽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外有萬不得已者在。此萬不得已者,即詞心也。而能以吾言寫吾心,即吾詞也”。
曾被關(guān)在籠中時,有個人總給我講外面的世界,清風作幕,細雨為筆,描出的那是錦繡山川。
在日復一日的想象和期盼下,熬到籠子打開。我向著遠方闊步,終于尋到了一片繁華。
左邊是車水馬龍,右邊是燈紅酒綠,好不熱鬧。就是不知為何聽不到風和雨的聲音。
這里的熱鬧偶爾會讓人急躁、焦慮,但好在還有不少同伴,便不再在意。
我以為這就是真正的“江山”,全部的“江山”。于是我急急忙忙學著如何適應??善婀值氖?,我越著急反而越是格格不入。
忽然一個聲音告訴我:這是別人的“江山”。
我驚愕,質(zhì)疑,惱怒,沉寂。
周圍頓時一片黑暗,似乎又回到了牢籠……又或是從來沒有走出牢籠……
那個給我講故事的人已經(jīng)離去,耳邊僅剩微微風聲,臉頰似乎還能感到點滴冰涼。
漸漸的,風越來越大,將漆黑的幕布生生刮出裂口,從裂口慢慢涌入光亮。
借著光亮,朦朦朧朧現(xiàn)出一座山,點滴的冰涼已經(jīng)化為磅礴大雨,而雨水正在山下匯成蜿蜒河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