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愛是令人沉迷的東西

今天得到了好多的愛,溢出來了,yuuko有想要說的話,告訴你們更多一點,我的想法。如果有機會被看見的話,希望正在精神內(nèi)耗的V們也能被開導(dǎo)到一點點。
“由愛生恨”,“因為有愛,才有怨氣”,“愛恨交織”等等,這些詞好像都在告訴我們,“愛”必定會伴隨類似“恨”的情緒。我不知道如何去解釋兩者的關(guān)系,求助一下典籍吧。
《道德經(jīng)》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gǔ),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dāng)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nèi)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ps:百度的,只給字面意思,再深的,我覺得不同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
正反面肯定相互存在,就像我們要通過水面的波紋去捕捉風(fēng)的形狀。通過有,去定義無。不一樣的事情,如果重新看待,再次定義,也許會變得大為不同。就像一杯水,滿的時候,“空”就少,淺的時候,“空”就多。但是滿還是淺,和容器有關(guān),而容器是你看這個世界的透鏡,也就是所謂的定義。
“因愛生恨”的神山黛黛
在4月份停播之前,黛黛是一個非常壓抑的狀態(tài)。當(dāng)時的心理狀態(tài)就是覺得不夠,大家給我的愛不夠,給我的關(guān)心不夠,給我的一切都不夠,深陷精神內(nèi)耗和愛所帶來的恨意中。但在想通之后去看,恨意的起源是不滿足,而不是愛本身。當(dāng)時的黛黛,不斷的在評判,某個DD是不是愛別人更多了,對我的愛少了......控制自己對愛的渴望,也許是做V更為重要的課題。
放下對愛的評判,敢于接受更多愛的到來
不再去判斷和對比自己收到的愛,是比之前多還是少,或者比別人多或者少。當(dāng)你自己定義,不論多少愛的到來,我都會是滿足的,自然就不會產(chǎn)生怨氣。把自己保持滿杯的狀態(tài),一切愛的到來,都會讓杯里的水滿出去。這樣才能把得到的愛,再以任何形式返還給這個世界,讓愛流動起來。而不是把別人那里獲取的愛,牢牢地握在手心不放,變成一個只會掠奪的吸血鬼。
當(dāng)然了,這不是所謂的降低期待,而是不期待,做好自己真正想做的,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愛自會奔你而來。讓所有愛意,都更為自然的發(fā)生。
我愛喝酒,黛幣們都知道的。但是比起喝酒,你們給我的愛,大概會比酒精更讓我沉淪于此。好在yuuko已經(jīng)找到了自己的小船,我會在大家的愛意之上感受沉浮,和黛幣們共同體悟這大千世界,而不是在此間迷失。
最后的最后,還是要很感謝大家今天給予黛黛數(shù)不清的愛,讓yuuko有勇氣離你們更進一步。保持盡可能的真誠,做V圈中一個渺小卻溫暖的小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