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放——覺知之心:留意你所說的
1.通常,阿姜放(Fuang)是個在回答問題時話很少的人:如果有必要,他會說久些,詳細地明說;否則的話,他只是說一、兩句,有時甚至完全不說。他信守阿姜李(LEE)的格言:“如果你要教導人們佛法,但他們卻沒有專注聆聽,或者對你所說的不準備聽,那麼,不管你要去教導的佛法有多美妙,那仍然只能看作是無益的閒談,因為它并沒有提供任何的效果?!?/p>
2.他的熱心,經(jīng)常使我驚訝——有時甚至在生病的當兒還在熱忱地教導禪坐。有一次他對我解釋:“如果人們真正地在惠心聆聽,我發(fā)覺我會很專心地教導;不管說了多少,都不會使我精疲力竭。事實上,通常到結束時我會比剛開始時更有精神。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專心聆聽,那麼在我說了頭兩、三句后,便已感到疲累了?!?/p>
3.在你說任何話之前,先問問你自己,是否必要;若是不必要,就別說。這是訓練心的第一步——因為如果你無法對你的嘴巴有任何的控制,你又如何能期望對你的心有任何的控制呢?
4.有時他雖生氣,卻是以慈悲的方法來表現(xiàn)——他有他自己表現(xiàn)生氣的方法。他從來沒有提高過他的聲音或使用嚴厲的措辭;但他的話語仍然能夠令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有一次我談論到這件事,問他:“為什麼當您的話使人受傷時,還能直入人心呢?”
他回答:“那就是你們所要記得的,如果話語不切進聽者的耳中,它們也不切進說話人的口中。”
5.在對學生生氣時,他會從學生的認真程度上得到主意。愈是認真的,愈受到批評;因為他認為這種學生會利用他的話去得到最好的效果。
曾有一位在家學生——當他在曼谷生病時幫著照顧他的,并沒有瞭解到這一點??v使她試著盡力去照料他的所需,他還是不斷地挑剔,致使她想到要離開他。不過,湊巧有另外一位在家學生來訪,阿姜放順便對她提到:“通常一位老師挑剔他的學生,那是基于兩種理由之一:不是使他們留下就是讓他們離開。”
前一位學生無意間聽到這些話,剎時領悟;于是便決定留了下來。
6.阿姜放喜歡陳述一則——以自己所編的——本生談里的烏龜和天鵝的故事。從前有兩隻天鵝,每天,他們喜歡停棲在某一個池塘邊喝水。一段時間過后,它們結交到一隻住在這池塘里的烏龜,便開始告訴它,當它們飛行在天空時所看到的種種事物。這烏龜被他們的敍述所吸引,但不久卻開始感到十分地沮喪,因為它知道它永遠也沒有機會像天鵝們那般看到廣大寬闊的世界。當它對它們提到這一點時,它們說:“嗨,那不成問題!
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帶你上去的方法?!庇谑撬麄?nèi)硪桓鶚渲Γ盒厶禊Z銜著樹枝的一端 ,雌天鵝銜著另一端,而它們叫烏龜用嘴巴銜住中間。一切準備就緒,它們便飛了起來。
當他們飛上天空時,烏龜看到了許許多多在地下連做夢都不曾夢見過的事物;它感受到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然而,當他們飛過一座村落時,有一些在下面游玩的孩子看到了,便開始大聲叫喊:“看哪!天鵝帶著一隻烏龜??!天鵝帶著一隻烏龜!”對于烏龜來說,這破壞了一切,于是他想到一個強烈的反駁:“不,是烏龜帶著天鵝!”但,就在它張嘴說話的當兒,卻立刻掉落到地上死了。
這故事的寓意是:“當你進入高位時,留意你的嘴巴!”
7.“垃圾”,是泰國俚語無益的閒談之意,阿姜放曾利用這個措詞去得到戲劇性的效果。
事情發(fā)生于一個晚上,他正在曼谷教授。三位年輕女人,她們都是老朋友,湊巧一起出現(xiàn)在他正做指導的屋子里;然而,她們非但沒有加入早已開始禪坐的團體中,反而替自己找了一個偏僻的角落去收集最新的情報。當她們忙著談話時,并沒有注意到阿姜放已經(jīng)起身、伸出腿,且手上拿了一盒火柴正走向她們。他停頓了一秒種,點燃一根火柴,而后將燃著的火柴投向她們?nèi)褐小A⒓吹?,她們跳了起來,而其中一位說道 :“師父!你為什麼那樣做呢?你差點沒擊中我呀!”
? ?“我看到一堆垃圾在那兒,”他回答:“于是覺得應該放火燒了它?!?/p>
8.有天,阿姜放無意間聽到兩位學生在說話。其中之一問一個問題,而另外一位以“哦,我覺得:……”開始他的回答。立即地,阿姜放切斷他的話語:“如果你不是真正知道 ,就說你不知道,那樣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到處傳播你的無知呢?”
9.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兩隻耳朵和一張嘴巴,那顯示了我們應該花較多的時間去聽而少說些。
10.在你禪修的過程中,無論發(fā)生什麼,除了你的老師,別去告訴任何人;如果你去告訴別人,那就是夸耀,而那難道不也是一種雜染煩惱嗎?
11.當人們在宣傳他們有多棒時,他們就正在宣傳他們是多麼的笨!
12. 如果真有什麼很棒,你不必要宣傳。
13.泰國有一些比丘雜志,有點像電影明星雜志;它們刊登有名及不怎麼有名的比丘、比丘尼和居家禪修教師們的生活故事和教導。這些故事傾向于那麼強烈地以超自然的和奇跡的事來加以修飾;不過,它們是很難讓人認真的。從他過去和負責這些飛雜志的編輯、採訪記者的偶然接觸中,阿姜放感覺到,一般說來他們最主要的目的是圖利。
像他說明:“偉大的禪修教師們走進荒野,為了找尋到法將他們的生命覺于險地;當他們找到了它,在歸來之后,他們免費地貢獻出它。而這些人卻坐在他們的冷氣辦公室里,記下進入他們腦袋里的所有東西,然后拿出去賣?!苯Y果是,當他們試著要將他放進他們的雜志時,他壓根兒就不和他們合作。
有一次,有一群來自《超越世間的人》雜志的記者前來拜訪他;他們準備了照相機和答錄機以便隨時應用。在致意過后,他們要求他的prawat,或者個人的經(jīng)歷。正好泰文prawat也可以說是警察局記錄的意思,于是阿姜放回答,他一個也沒有,因為他從來也沒有犯過罪。然而,這些記者并不輕易地打退堂鼓;他們說,如果他不想陳述他的生活故事的話,是否至少教導他們一些法吧!這是出家人所不能拒絕的一個請求,
于是阿姜放要他們閉上眼睛,并且在“佛陀”(buddha)——覺醒上做禪修。他們開了答錄機,而后坐著禪修,等待一個法的開示;這就是他們所聽到的:
? “今天的法是:‘佛’和‘陀’兩個字?,F(xiàn)在如果你們無法在心中保持這兩個字,還去教你們其他什麼,那就是浪費時間?!?/p>
說法結束。當他們覺知到那就是所有的全部時,記者們——看起來非常洩氣——收拾起他們的相機和答錄機離去,不曾再來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