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訪丨奧本海默導演諾蘭:ChatGPT寫出來的劇本爛透了

AI奇點網(wǎng)丨AI資訊丨AI工具推薦丨AI工具教程
提供1000+款AI效率工具丨AIEVA.CN丨歡迎訪問
AI奇點網(wǎng)-AI工具特刊丨7月27日
公眾號菜單欄點擊「干貨在這」,免費領取海量AI繪圖深度教程

7月21日,諾蘭描繪“美國核彈之父”的新片《奧本海默》在北美上映,這部影片云集好萊塢的全明星陣容:“基妹”基里安·墨菲、“阿湯哥女郎”艾米莉·布朗特、“被救哥”馬特·達蒙、“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二代黑寡婦”弗洛倫絲·皮尤。

諾蘭擁有“實拍狂魔”之稱,《奧本海默》依然完全實拍,沒有使用任何CG特效,甚至“原子彈爆炸”都是實拍(用TNT炸藥替代)。華納已經(jīng)確定該作將引入內(nèi)地大熒幕。

這部硬核的科學史大片恰巧又與華納的女性話題新片《芭比》同期撞檔,引起現(xiàn)象級的話題反差,全網(wǎng)引爆“粉紅核彈”。

有意思的是,諾蘭本人對《芭比》贊不絕口,猛男必看,帶上媽咪一起看。
還不了解的家人們可以??點擊下方鏈接溫習。
粉色核爆!AI繪畫撮合“芭比·海默”:年度最奇葩的熒幕CP誕生,評分吊打消失的她
本文由AI奇點網(wǎng)×「城主」@Web3天空之城共同完成,以專業(yè)的視角思想碰撞,帶給你不同的AI認知。
回到諾蘭的新片預熱,在專訪中,他除了聊及奧本海默這個改變歷史進程的人物,還談論了當下的AI發(fā)展與人類的未來。
「城主」認為,本次訪談有趣的一個原因是,2023年被外界稱為“AI元年”,AI技術(shù)的爆炸性發(fā)展已被部分科學家喻為另一個改變?nèi)祟悮v史進程的“奧本海默時刻”。
作為鬼才導演,如此崇尚實拍制作的頂級大導演,諾蘭對生成式AI和人類的將來會有怎樣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呢?

在聽諾蘭怎么說之前,EVA也想了解「城主」作為本文的譯者,作為一名技術(shù)開發(fā)者,對本次訪談的看法。

1??你對諾蘭的評價?喜歡他的哪些電影呢?
「城主」:諾蘭是我最喜歡的導演,沒有之一。最喜歡他的作品《盜夢空間》。但他很多電影都特別喜歡,比如:《星際穿越》《蝙蝠俠:黑暗騎士》《致命魔術(shù)》,以及更早的《記憶碎片》,都超級棒,推薦給大家。?
2??諾蘭認為AI無法取代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你的看法是?
「城主」:我的理解,AI短期內(nèi)無法超越所有人,特別是類似諾蘭這樣??大牛級的創(chuàng)作家。但如果從人類平均水平的創(chuàng)造力而言,AI應該是可以超越的,從AI繪畫的生成結(jié)果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3??好萊塢因為AI罷工,你同意諾蘭在專訪中關于AI發(fā)展平衡點的看法嗎?
「城主」:AI和人類如何共存?AI對人類工作甚至整個社會的影響,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當前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被AI所影響。之前AI繪畫模型就已經(jīng)開始導致大批畫師下崗,接下去就是編劇和演員,這不是幾句話能評價清楚的。但核心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抱變化,參與其中,這是一定的。

丨以下為專訪精華丨

??30分鐘諾蘭專訪中字翻譯完整版復制右方鏈接到瀏覽器打開:https://b23.tv/1nJT0Wn
諾蘭(向觀眾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
諾蘭:恐怖時刻,英雄就是那個敢于按下核按鈕的人
主持人:法國《世界報》針對10個國家16-25歲年輕人做的調(diào)查,2/3的比例都認為未來令人恐懼。您覺得未來恐怖嗎?
諾蘭:在我最黑暗的時刻,我確實覺得未來令人恐懼。我是說,我成長于一個“核震懾”緊張的年代(指冷戰(zhàn))。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英國,流行文化中有很多相似的擔憂顯示。而且你知道,恐懼和我們的關系隨時間推移會起起伏伏,我認為我們現(xiàn)在正生活在一個“恐懼”再次籠罩人們思想的世界。我拍攝《奧本海默》的原因,是他曾經(jīng)永遠改變了這個世界。我們生活在他創(chuàng)造的世界里,這段歷史的影響永遠不會消失。
主持人:所以,如果奧本海默沒有制造核彈,今天的世界會變得更好嗎?
諾蘭:如果沒有核武器威脅的世界肯定會變得更好。但是奧本海默以及當時的科學家和軍方發(fā)現(xiàn),沒有辦法壓制核彈的秘密,(德國人也在開發(fā))。他們將其視為自然而然發(fā)生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論是和平角度利用核能,或者作為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認為,如果這個世界不存在這些東西,它肯定會變得更好。
主持人:您的許多熱門電影都提出了“對人類的威脅”這個要素。比如《信條》《星際穿越》,當然還有最新的《奧本海默》。這說明了什么,關于我們,或許關于您自己?
諾蘭:嗯,我認為作為電影制片人,我們總是尋找最引人入勝的故事。比如20世紀60年代的詹姆斯·邦德《007》電影,它們涉及冷戰(zhàn)題材,電影制片人總是在尋找對我們生存的終極威脅,而英雄就是那個可以拯救我們免受傷害的人物。我第一次了解奧本海默的故事時,真正吸引我的點是,他與“曼哈頓計劃”(美國原子彈研發(fā)計劃)的其他科學家,均認為無法排除第一次核試驗引發(fā)的鏈式反應,可能會毀滅整個世界。然而,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按下了按鈕。對我來說,這是我聽說過最高風險的故事,一個非常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
諾蘭:ChatGPT寫出來的劇本糟糕透了
主持人:接下來的話題輕松一點。我們嘗試讓ChatGPT模仿諾蘭的風格構(gòu)思一個電影的主題和劇情梗概。我們一起看看它會寫一些什么:
“電影名《聯(lián)系》:
在一個由AI控制的未來社會。一名叛逆的黑客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以連接所有人類思想的秘密網(wǎng)絡——叫做“聯(lián)系”。當他潛入這個復雜的虛擬世界時,幻象與現(xiàn)實開始融合,將他的生命和人類的命運置于危殆之中。他必須找到“聯(lián)系”的核心并破壞,才能拯救人類免受AI的傷害?!?/span>
諾蘭(笑):完全在胡說八道,無稽之談。
主持人:看起來有點像它試圖截取您幾部影片的東西做了個大雜燴,一個奇怪的組合誕生了。
諾蘭:是的, 就是這樣。
主持人:我們還試著做了一個海報,它還可以,但更像是一幅漫畫,而不是真正的電影海報。您覺得會從中受到啟發(fā)嗎?
諾蘭:不,沒有太多啟發(fā),沒有。
我的意思是,對于AI高速發(fā)展的情況,我作為一名編劇協(xié)會的成員,我們的工會正在處理這個問題。我和很多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交談,他們現(xiàn)在把“AI時刻”視為他們的“奧本海默時刻”。他們也正在看這部電影,說“好吧,我們即將在世界上釋放這項非常強大的技術(shù)”,那意外的后果呢?我們該怎么辦?
但我發(fā)現(xiàn),人工智能在藝術(shù)領域的應用令人鼓舞,我認為它們將是強大的輔助工具,但最終——沒有什么可以取代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這些所謂的大模型以及它們處理信息的方式,都是基于過去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
主持人:在《奧本海默》中,您選擇繼續(xù)不使用電腦生成CG特效。那么高度先進的AI技術(shù),會不會造成藝術(shù)本質(zhì)的缺失風險?
諾蘭:我不這么認為。準確來說,我覺得電腦生成CG圖像,盡管它們可以呈現(xiàn)非常出色的結(jié)果,但在我看來有點保守。它們更像是動畫,觀眾很難從中感受到“核威脅”。特別是在一部(歷史題材)電影的基調(diào)非常真實、非常細膩的情況下。
我認為,任何工具,無論是人工智能生成,或是基于計算機或者其他,都只是電影制作人創(chuàng)作的一種輔助工具。所以,只要我們對創(chuàng)造這些工具的人類科學家保持信心,我認為電影這種媒介將以激動人心的方式繼續(xù)發(fā)展。
諾蘭:AI創(chuàng)造的虛擬世界不會取代現(xiàn)實世界
主持人:在《盜夢空間》中,人類大腦在夢中幾乎完美地重建了幻象,以至于我們無法區(qū)分現(xiàn)實與夢境的界限。您認為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很快就能達到這種創(chuàng)造力水平,或者復制重構(gòu)對象的能力,完全模糊真實和虛擬之間的界限嗎?
諾蘭:我個人不這樣認為。這并不意味著它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危險,或者一個有趣的新思考。但我認為,如果你看一下視覺特效領域,一切都是基于模擬,一切都通過通過計算機圖形運算,比如通過“光線追蹤”,近乎完美地模擬一個環(huán)境,最終也就到達了一個數(shù)量級的限制。而攝影則不同,照片來自于映射的對象,基于真實世界的復雜性以及我們使用相機取景的能力。
所以我們確實看到某些新技術(shù)存在無限發(fā)展的理論可能性,但在某些領域,它會達到一個限制。而現(xiàn)實世界是無限復雜的,它沒有限制。所以任何數(shù)字模擬技術(shù),最終都會觸達特定的局限性。(類似于開放世界游戲當中的“空氣墻”)
諾蘭:人工智能不會毀滅人類
主持人:接下來,還是快問快答,我會問您一系列問題。您只需要回答“是”或者“否”。
主持人:10年后您還會制作電影嗎?
諾蘭:是。
主持人:您有一天可以制作電視節(jié)目嗎?
諾蘭:不會。
主持人:在《蝙蝠俠》之后,您還想導演另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嗎?
諾蘭:不會。
主持人:人工智能會毀滅人類嗎?
諾蘭:不會。
主持人:您仍然拒絕使用智能手機嗎?
諾蘭:是。
主持人:您害怕死亡嗎?
諾蘭:是。
主持人:您可以有TikTok賬號嗎?
諾蘭:不會。
主持人:音樂是電影中最重要的嗎?
諾蘭:不是。
主持人:觀看電影時可以吃東西嗎?
諾蘭:可以。
主持人:在智能手機或筆記本電腦上觀看電影可以嗎?
諾蘭:可以。
主持人:您玩電子游戲嗎?
諾蘭:不玩。
主持人:大制作電影有更高的機會成為優(yōu)秀電影嗎?
諾蘭:不會。
諾蘭:AI發(fā)展的平衡點在于全民參與控管
主持人:電影中,當然也是現(xiàn)實中,科學家考慮過原子彈可能毀滅整個人類的可能性。奧本海默認為這種風險接近0,這是勇氣還是瘋狂?你如何定義這一行動?
諾蘭:我認為很難揣測那些科學家看待風險的方式。時局非常重要,當時他們感覺這絕對是必要去做的事。科學家們以非常特殊的方式看待風險,他們對風險的評估依據(jù)獨特的、特別的、統(tǒng)計學上的主觀方式。我認為,我們普通人,當你知道按下這個按鈕可能會毀滅整個世界,那么不管風險有多小,我們都不會按下按鈕。
但我認為對科學家來說,后果的大小并不是要點。我的意思是,對我來說這個故事真正有沖突的地方在于,這些非常聰明的人類,他們充分意識到他們研究的原子彈的能量,他們也知道德國人已經(jīng)分裂了原子,他們知道德國人正在試圖制造核彈,所以他們別無選擇,所以他們代表我們所有人按下了(核試驗)按鈕。這就是那段歷史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
主持人:所以我在想,我們幾分鐘前談論的AI技術(shù),還有關于突破虛擬世界局限的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優(yōu)先考慮科技進步和推進邊界,而不是其他所有事情,盡管存在風險?我們?nèi)绾握业桨l(fā)展的平衡點?
諾蘭:我認為,確實會看到科學家有時迷失在他們所做的理論中,不一定意識到其負面影響。但我也認為,如果在科學家取得突破之前,就能計劃好如何應對風險,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在我所處的電影業(yè)中,人們非常擔心AI及其應用,他們想要得到保護免受其影響。但現(xiàn)實是,在AI取得進步之前,很難知道需要控制什么具體的對象。我認為許多科學進步就是這樣。當我們看到其潛力,直到它開始兌現(xiàn)之前,很難去立法、做判斷。這就是真正的危險所在。
因此,奧本海默看到的真正危險是——對核試驗的緘默和保密,我認為他是正確的。軍方希望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開發(fā)“曼哈頓計劃”,但科學家反對,因為他們認為知識必須共享,必須公開,讓優(yōu)勢和風險可以由所有人共享和管理。
他在尋求和平,這看起來可能與我們認知的奧本海默建造原子彈背道而馳。但是他是第一個提出——當時他沒有把它稱之為“相互確保毀滅”,但他是第一個探索并闡述這種概念。沒有如此強大的武器,我們將很可能重演兩次世界大戰(zhàn)。
有一種觀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到目前為止,他被證明依然正確。
但是我不敢下結(jié)論,他開啟的“潘多拉魔盒”沒有簡單的答案。
【本文來自丨AI奇點網(wǎng)丨全網(wǎng)賬號同名丨歡迎搜索關注】
AI奇點網(wǎng)丨提供1000+款AI效率工具丨AIEVA.CN丨歡迎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