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代議制》讀書筆記

第一節(jié) 人民、語言、地域
人民、語言、地域是建立國家的三要素。
一、人民
德意志民族形成的決定性時代約在9世紀(jì)末-10世紀(jì)初。
BC2000,印度日耳曼部落產(chǎn)生。(雅利安人起源于印度?)
BC1800,日耳曼人定居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北德平原。
BC600,日耳曼部落向南擴(kuò)張,直達(dá)萊茵河下游(比荷盧低地、德意志西部的萊茵蘭地區(qū))、維斯杜拉河(波蘭境內(nèi),下游是但澤/格旦斯克,即波美拉尼亞/東普魯士,加列寧格勒的南方)。


日耳曼人是近代德意志、奧地利、盧森堡、尼德蘭、英格蘭、瑞典、丹麥、挪威等民族的祖先。
375年,日耳曼民族大遷徙開始。有六大部落——
1.弗里西亞人:生活在北海沿岸、島嶼
2.薩克森人:生活在北海、中等山脈、易北河(流經(jīng)蘇臺德、捷克、漢堡)、埃姆斯河中游(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德國、荷蘭的邊境北部)
3.法蘭克人:生活在萊茵河中下游、美因河(流經(jīng)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于美因茨注入萊茵河)
4.圖林根人:生活在薩勒河(流經(jīng)巴伐利亞、圖林根、薩克森、安哈爾特)
5.阿勒曼尼人:生活在多瑙河上游(從瑞士到烏克蘭的中東歐大河,注入黑海)、內(nèi)卡河(流經(jīng)巴登、符騰堡中部)、萊茵河上游
6.巴伐利亞人:阿爾卑斯山前麓、北部(意大利北部的巨大山脈)
弗里西亞人+薩克森人+東法蘭克人+圖林根人+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共同發(fā)育為德意志民族。








二、語言
德意志民族使用德語“Deutsch”,該詞從八世紀(jì)開始采用,最初指法蘭克帝國東部所使用的的語言,而帝國西部講法語。
德語一詞來自古高地德語的diot,意思是“人民”,最早是學(xué)者用來指生活在王國東部的古老部落的方言。
德意志蘭“Deutschland”指講德語的居民的地區(qū)。
三、地域
古德國位于歐洲的心臟地區(qū),西北邊疆連接北海,東北邊陲毗鄰波羅的海,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界。
古德國西部邊界較早確定,東部邊界的東擴(kuò)浪潮卻直到1350年才停息。(日耳曼東擴(kuò),也叫東向移民運動,直到14世紀(jì)中葉由于黑死病才減緩,導(dǎo)致斯拉夫民族的文德人領(lǐng)地逐漸日耳曼化)

最后來張我最愛的神·里·凌·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