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旗艦手機的續(xù)航表現(xiàn)反而不如千元機?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沒有注意到,如今千元智能手機的電池容量越來越大,有些手機甚至達到了5000mAh以上容量,反觀旗艦手機的電池容量,4500mAh就可以被稱為大容量,甚至被當(dāng)成賣點來宣傳。蘋果最新旗艦手機iPhone 13 Pro Max的電池容量也不過4352mAh,為了彌補電池容量偏低的遺憾,手機廠商便開始不斷提升充電功率,就連一向保守的蘋果也將充電功率提升到了27W,不過為了“環(huán)?!保С挚焖俪潆姷碾娫催m配器需要單獨購買。

人們購買手機時,不光只看產(chǎn)品的功能、性能,還要看這款產(chǎn)品的外觀是否美觀,握持手感是否舒適,手機的內(nèi)部空間寸土寸金,電池容量過高勢必會擠占其他電子元器件的空間,不僅如此,還會增加手機的厚度與重量,旗艦手機選擇縮減電池容量,提高充電功率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提高手機充電功率之外,處理器也時刻影響著手機的續(xù)航表現(xiàn),目前手機芯片的制程工藝已經(jīng)來到了5nm,而使用5nm制程工藝的手機芯片主要包含蘋果A13仿生芯片、驍龍888、麒麟9000三款,其中只有驍龍888由三星代工生產(chǎn),其余兩款則是臺積電,由于三星5nm制程工藝尚未完全成熟,導(dǎo)致驍龍888的發(fā)熱控制和能耗比不盡如人意。

讓我們再回到剛開始的問題,為何旗艦手機的續(xù)航表現(xiàn)反而不如千元機?對旗艦手機來說,除了配備時下最頂級的處理器之外,還需要兼顧處理器的散熱。相較于千元機使用的塑料外殼,旗艦機使用金屬、玻璃等材質(zhì)的外殼會更重。為了控制旗艦手機的重量和厚度,手機廠商只能在電池容量上做減法。

千元機配備的處理器性能往往不會太高,手機廠商無需特意考慮處理器的散熱問題,由于成本受限,千元機往往不會支持NFC和無線充電功能,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機厚度,但千元機為什么還那么厚?購買千元機的消費者往往比較看重手機的續(xù)航表現(xiàn),而千元機并不會像旗艦機那樣支持上百瓦功率的快充,于是手機廠商只能通過增大電池容量的辦法來滿足消費者。

在手機的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方面,千元機和旗艦機走了兩個極端,千元機更注重電池容量,旗艦手機更注重快充速度。那么旗艦手機有沒有可能在犧牲部分重量和厚度的情況下增大電池容量呢?試想,如果一部旗艦手機同時兼顧超大電池容量和大功率快充,那該有多爽。

近年來,智能手機的性能、成像素質(zhì),甚至是充電速度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唯獨電池材料技術(shù)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依舊是鋰離子電池。其實千元機也可以輕薄,旗艦機也可以大電池,只是手機廠商似乎更愿意將輕薄與旗艦機綁定在一起,將大容量電池與千元機綁定在一起。筆者認(rèn)為,手機廠商完全可以讓旗艦手機犧牲部分厚度和重量來換取更持久的續(xù)航表現(xiàn),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