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八為何仍然大量部署在一線?

原本以為作為在第一線完成空中力量的部署和現(xiàn)實威懾的,是J16、J10C、J11B這些當紅“小生”,當然還有J20的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人沒想到的是,一直被認為是典型二代機的“八爺”,也被發(fā)現(xiàn)直接批量部署到了第一線。當然,這些實際部署中的殲8機群,如果被認為全部是典型的2代機,那就是犯了最基本的認知錯誤。真正作為2代機的殲8是殲8的基本型,也就是機頭進氣的殲8,這種類型的殲8其實早就全部退役了。而現(xiàn)在還在部署中的殲8,其實都是兩側(cè)進氣。而且普遍具備發(fā)射中距彈能力的后期批次的殲8。在綜合作戰(zhàn)能力上可以和大多數(shù)三代機和三代半進行空中對抗。只不過這些殲8仍然普遍采用了渦噴發(fā)動機,而且氣動外形導致其中低空對抗能力不佳,因此給外界一種二代機,

或者說是2.5代的刻板印象。那么為何在3.5代已經(jīng)大批量部署,甚至隱身重型機也已經(jīng)出面壓陣的情況下,還要殲8這種2.5代部署到一線呢?這就在于這些批次的殲8并非真正的2.5代,在一些特殊領域,后期批次的殲8,甚至可以做得比大多數(shù)3.5代更好。長久以來,超級大國的空戰(zhàn)專家,認為全球至今只有4種飛機可以被稱為真正的截擊機,這4種飛機就是米格31、米格25、F14和殲8Ⅱ?,F(xiàn)代化截擊機的標準其實是很高的,這就是基本具備雙2.4的飛行能力。而像米格25甚至可以飛到雙3。飛到雙2.4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困難。像F16和F18最快只能飛到1.6馬赫,如果帶上外掛的導彈和副油箱,則立即只能飛亞音速;而F35只能飛到1.4馬赫;F15和蘇兩拐雖然名義上可以最高飛到2.3馬赫,但都是在完全無外掛的理想狀態(tài)下。

而F15、蘇兩拐和J10這些高速性能相對好的飛機,有輕微外掛的情況下的最高高空速度其實基本都是1.8馬赫就已經(jīng)基本到頂了。有外掛還強行飛到2馬赫以上,對大部分三代機都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作為4大典型的截擊機,都可以無外掛飛到2.4馬赫以上,即使帶少量的外掛導彈也可以飛到2.2馬赫,可以高空高速發(fā)射導彈,因此說這4種飛機是典型的截擊機。這里面,F(xiàn)14和米格25都已經(jīng)退役了。因此全球僅存的截擊機只有米格31和殲8,而米格31的性能對比米格25其實是縮水了,因此當今全球可以輕松飛雙2.4的,就是殲8和米格31。在雙2.4的情況下,大多數(shù)防空導彈都很難擊中。因此雙2.4除了用于高空高速攔截,比如攔截和擊落U2;還可以當?shù)湫偷膽?zhàn)場偵查之用。對手只能看到而無法進行攔截。而殲8采用成熟的雙渦噴13B發(fā)動機,可靠性極高,維護簡單方便。

實際出動效率比米格31高得多。因此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現(xiàn)役殲偵8,是當今全球最好的高空高速攔截機兼戰(zhàn)術偵查有人機。現(xiàn)在的戰(zhàn)場偵查,也可以派出W偵8甚至是J20,不過有時候非隱身機高空高速偵查,比隱身機還好用,一定程度就是故意給對手看的。說明我就在這里,不服你來咬我??!對手看得到而打不到,只能被活活氣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