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表現(xiàn)力:實用潤色技巧

翻譯完成后,文章總顯得干巴巴的,該如何潤色才能讓譯文更具表現(xiàn)力?相信有翻譯經(jīng)驗的讀者們都曾在案前如此苦思冥想。本篇翻譯研修以2023年5月18日發(fā)布的《月著陸、ならず | 登月失敗》的段落為例,討論提高譯文表現(xiàn)力的實用潤色小技巧。
原文:『寶島』の作家、スティーブンソンは「われわれの目的は成功ではなく、失敗にたゆまず進むことである」と言った。はるか遠くにゴールを見據(jù)えた言葉だろう。夢も、宇宙も果てしない。
譯文:《金銀島》作者羅伯特·斯蒂文森有一句著眼于遠大目標的名言,“我們的目標不是成功,而是不懼失敗,勇往直前”。夢想不息,宇宙無盡。
校對:《金銀島》作者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有言:“我們不為功成業(yè)就,只求直面失敗,勇毅前行。”著眼愿景何等宏大!夢想無邊,宇宙無界。
解析:原文是天聲人語文章《月著陸、ならず | 登月失敗》的結尾段落。這篇文章從阿姆斯特朗登月開始講起,描述歷史上這一重大的時刻實則如何驚險,而近期日本企業(yè)的登月挑戰(zhàn)失敗多么遺憾……視角是非常宏大的。如此一來,原譯文盡管用詞準確,但中規(guī)中矩的處理不免顯得過于平淡,無法在前文積累的底蘊上進一步升華。
校對分析語句需要呈現(xiàn)的風格后,認為此處需要提高譯文的表現(xiàn)力。文章到示例段落應當給讀者心潮澎湃的感受,那么潤色方向上相較于平實簡潔,更宜選擇華麗抑或鏗鏘有力的風格。塑造此種風格歸根結底需要在平日里多閱讀名作,積累足夠的詞匯量。但如果積累有限,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嘗試以下幾條實用小技巧進行潤色。
1.利用詞組增加細節(jié)描述
原文首句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名言中有3個關鍵詞“成功”“失敗”“進む”。要使這些簡單的詞匯更具份量,關鍵在于增加細節(jié)描述。校對先分析和轉化了抽象詞匯——例如“成功”往往意味著擁有地位、名聲、財富,那么可以表述為“功成業(yè)就”“功成名就”“名利雙收”等。而詞義相對具體的,可以增添修飾,例如從“進む”即“前行”可以補充說明具體姿態(tài),可選擇“勇毅前行”“勇往直前”等講法。
考慮到文章的正式感,校對最終分別處理成“功成業(yè)就”“直面失敗”“勇毅前行”3個四字詞組,在不過多地偏離原意的情況下增加了更多的細節(jié)描述,讓譯文更具表現(xiàn)力。
2.借助語氣層層推進
譯文中將“はるか遠くにゴールを見據(jù)えた言葉だろう”作為“名言”的定語與首句合并,但如此調(diào)整并不恰當。這句話與上下文有著連接和遞進的關系,位置變動后對原文的負面影響明顯。校對在保留該句原位置的基礎上,利用“何等”以及感嘆號強調(diào)此處的感慨語氣,將情緒鋪墊得更飽滿。另外,翻譯“はるか遠く”時,考慮到最后一句的“夢想”、“宇宙”都無比宏大,相比延伸感的“遙遠”,不妨轉化為“遠大”“宏大”,突出空間感。
3.利用對仗結構
最后一句中,原譯試圖利用對仗結構提高表現(xiàn)力。此處思路并無問題,但譯文還有可潤色之處。校對通過拆字法,將“邊界”拆成“夢想無邊,宇宙無界”,增添了對仗的美感,讓這句話簡潔有力同時亦引人遐想。
* 關于對仗的更多翻譯實例參見本專欄過往文章《譯文的對仗處理》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3989072?spm_id_from=333.999.0.0)
文本風格各異,所需的潤色技巧也各不相同。本篇翻譯研修通過實例解析了需要增加表現(xiàn)力時有何潤色小技巧可用。譯者需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積累詞句方能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