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人物志之二·諸葛青

寫在開頭
米二創(chuàng)造了一人之下這個游離于現(xiàn)實,但又無限接近于真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著各種不同性格、身份、境遇、命運的角色,筆下中人或執(zhí)著于愛恨情仇,或看透世事遠遁紅塵,或無處發(fā)泄糾纏因果,或放下一切亦難逃命運。這是一場浮世繪,也是一幅眾生圖。

但如果讓筆者來選,諸葛青的故事恐怕是筆者最想講述的,因為筆者從這個人物的身上看到的,是在整部作品中唯一一個可以稱得上“成長了的人”。
是的,成長了的人。
因為成長并不是一種容易賦予角色的特質(zhì),米二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繪諸葛青的故事,這其中夾雜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米二想要借角色之口告訴讀者,人應該如何成長。
誠然,諸葛青這個角色并沒有那么強大的推動劇情前進的作用,甚至連人物形象都是從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九九八十一》里面直接CtrlC+CtrlV過來的,但是這并不妨礙這個角色的人格一步步豐滿起來,諸葛青硬是把他自己活出彩了。

諸葛青的修行生涯
通過諸葛青的自述[1]及番外篇[2]的資料,我們可以整理出諸葛青的過去——一個天才的成長史。
真正的天才=努力+天賦
諸葛青,1990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蘭溪市諸葛八卦村,現(xiàn)年25歲,是漢丞相諸葛亮的后代,其父諸葛栱是上一代族中最有天賦之人。諸葛青從出生起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取名寓志,希望他能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事實上,諸葛青確實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

7歲時,諸葛青2天便得了炁感,在同輩人是佼佼者,這一點即使天才如王也亦不如。

諸葛青用了不到7年的時間,便掌握了天地人神四盤,掌握了家族的全部技法,被譽為諸葛世家?guī)资陙碜顬樘觳诺拇嬖?。年輕早慧的他也很驕傲,因為如果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他反而提不起興趣。

諸葛青的天才不僅僅是先天天賦高,他所付出的后天努力也是遠超同齡人,除了神妙的奇門術(shù)數(shù)之外,甚至連油錘灌頂和鐵尺拍肋之類粗淺的硬氣功也要修習,磨練心性,打熬筋骨,最終掌握自己。這也就是武侯派的性命雙修之道。
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位先天天賦+后天努力的真正天才。

天才的心魔
但是他在接受家族最后的秘技——三味真火時,卻沒有成功,如同無數(shù)家族先輩那樣,倒在了最后一步上,甚至還因此產(chǎn)生了心魔,卡在了瓶頸。

因為這最后一步的要求何其之高,要的是完完全全的掌握自己并擁有一個極致寧靜平和的心境,要不得一絲的取巧。他對于家傳絕學的自負,讓他對于這最后這返璞歸真的絕學充滿了敬畏,甚至在內(nèi)景中都充滿了雷霆颶風。
他,邁不過去了。

我們見過很多少年天才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的案例。古有項羽少年亡秦,兵敗烏江卻自刎,今有因萬家電競的倒閉而自殺離世的茅侃侃[3]。巴爾扎克曾說:“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面對無法逾越的修煉高墻,諸葛青也曾選擇過逃避,他還去當過演員,據(jù)說諸葛青還是上海某個戲精學院表演系畢業(yè)。

但是自小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他,始終放不下在修行上遇到的坎,如果不能邁過去,他始終不會解開心結(jié)。恰逢其時,羅天大醮的召開,讓諸葛青萌生了開開眼界,試圖用他山之玉攻克心中塊壘的想法。

當然后面發(fā)生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了,他的心境非但沒有因此平靜,反而顛覆了他對整個武侯絕學的信心。
不論是風后奇門還是神機百煉,彷佛約好了一般,排著隊來抽他武侯派的臉。初時他還能感嘆一句“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但一經(jīng)交手,他所有的自負都被碾的稀碎,個中滋味,哪怕是身為旁觀者的讀者也為之心疼。

面對挫折,諸葛青個性中有著傳承自先祖的韌性,哪怕深受內(nèi)傷也要開內(nèi)景測算風后奇門的真相,哪怕被打臉也要投奔馬村長,他可以敗,但他們武侯派不能敗,更不能敗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以,他為了看一眼真相,哪怕飛蛾撲火。

諸葛青不愧是武侯后人,就算明知漢室衰微,明知身為術(shù)士應該趨吉避兇,武侯也要為了天下蒼生去違逆大勢,去挽救那個明知已經(jīng)無可救藥的天下。
米二安排的這出王也勸導諸葛青的對話非常巧妙且意味深長。
回看《三國》,王司徒當年何嘗不也是用天之道試圖勸降臥龍先生,世人只記得那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卻忽略了站在天下視角,站在術(shù)士趨吉避兇的視角上,武侯真正應該做的是投奔曹魏,盡快結(jié)束亂世。但武侯為了他心目中那個傲視天下的三百年大漢江山,依然選擇了逆天而行,只因他放不下這天下蒼生,放不下先主的知遇相托,后人唯嘆生不逢時罷了。

朗曰:“天數(shù)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倔、汜繼虐;袁術(shù)僭號于壽春,袁紹稱雄于鄴上;劉表占據(jù)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quán)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統(tǒng),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熒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而在漫畫中,王也相比諸葛青更像那位心系天下蒼生的武侯,他知天道,懂天道,卻大逆天道,為蒼生邁入紅塵。以后有時間更新王也人物志時會提及此處,在此不做展開。

由拿起到放下
諸葛青在羅天大醮上被風后奇門顛覆了,我們看到了他的黯然神傷,也很容易感同身受,自詡天才的一切在現(xiàn)實面前踩得稀碎,那么這位天才會怎樣自處呢?又該如何知恥而后勇爬出失敗的泥淖?
前輩的故事
事實上,在一人之下的故事里,也曾出現(xiàn)數(shù)位天才少年成名,未嘗一敗,便如當年的張之維和陸瑾。
他們的師長都為他們操碎了心思,因為作為過來人知道,在這些不可一世的天才的修行路上,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名為“失敗”這一堂課,他們未來的修行將難有進境,遲早會落得狂妄恣意的下場或是在重創(chuàng)面前一蹶不振。不約而同的,這些個師長們都會挖空心思讓這些優(yōu)秀的弟子們?nèi)コ渣c虧,知道人外有人的道理,這也是修行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

當年的張之維在秘密演武后被趕下山融入人世,陸瑾被陸家大院比試上的一巴掌打哭后知恥而后勇,他們都是經(jīng)歷挫折重新成長,方才有資格克承大統(tǒng)(接任家主或者天師位)。

而在經(jīng)歷了風后奇門和神機百煉兩門八奇技的打臉后,其實對于諸葛青來說,又豈止是知恥而后勇,比武論英雄,過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想依靠印證他人,來平和自己的心境豈是易事?
都說習武之人有三重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諸葛青見到了高山,知道了自己的極限,回望己身,正視心魔,這便是他的見自己。
見自己
見自己的優(yōu)勢和弱勢,見自己的心性和軟弱。誠實面對自己的極限和狹隘,誠實面對自己的七情六欲,誠實地和自己對話。做人,難的不是對別人誠實,而是對自己誠實。這還只是第一步,明心見性,撥開自己身上的迷霧,覺出本來面目。這一步已經(jīng)難于登天。
但是諸葛青做到了,他沒有被唾手可得的八奇技迷惑,他看透了自己的心魔,真正的癥結(jié)并不是他對八奇技的覬覦,自己的心境無法平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對自己二十年努力的不敢否定,和對家族遺產(chǎn)的信心和敬畏。

不破不立,被擊碎的不只是他的自負,也有他對自家絕學的敬畏。
放下敬畏,平等看待,他的心境便能夠回歸平和,見過了高山又怎會敬畏腳下的土坡?

諸葛青的凡人心性
諸葛青其人,乍看之下高冷,其實為人隨和,內(nèi)心活動非常有趣。對自己的弟弟非常好。他會安慰在大會上敗給自己的小火神,也會心甘情愿的向打敗自己的王也認輸。好管閑事,嘴上說自己對別人的八卦不感興趣,實際上最喜歡用聽風吟聽“八卦”。喜歡娛樂,曾抱怨北京沒有夜生活。

他是個想做什么就會去做的人,但同時有一定的道德底線,嘴巴上說做什么都是為了自己,但在和馬仙洪動手時卻寧可送走王也自己留下斷后,會因為想要風后奇門而覺得自己無恥,有很明確的自我認知,重視真相與真理,游戲人間又能認知明確,自控力強。對待女性有自己的一套認知理論,堪稱撩妹國手。

像這樣的人不會像馬仙洪那樣鋒芒畢露,也不會像張楚嵐那樣活得太累,他更沒有大老王那種悲天憫人的王道胸懷,他就像一個活得好,也懂得如何活得好的凡人,天賦加努力會帶給他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通透明晰的心境也能讓他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
但他也只是一介凡人,面對極致的誘惑,他也會深受困擾。他顯然沒有張楚嵐的心機深沉,也沒有大老王的天賦高絕,如果他真的一窺風后圖,下場也絕不會比三位武當?shù)那拜吅玫侥睦锶ァ?/p>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才顯得無比的真實。筆者相信大家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人,活的好,活的明白,活的自在。他們可能是你身邊混得很好的朋友,也可能是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的前輩,也可能僅僅是父母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人值得我等平凡人羨慕學習,他們也是合格的良師益友,從他們身上你能夠看到人的成長,如何在逆境面前,認清自己,有所成長。
諸葛狐貍和半仙也總的損友生涯
諸葛青為何能被大眾喜歡,因為他和王也的相處之道像極了各位身邊損友的樣子,每每看到他們之間的吐槽拆臺,總能會心一笑。
不同于張楚嵐王震球的各懷鬼胎,他們倆的相處才詮釋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朋友。就像諸葛青自己說,老王溫潤,碧蓮通透,都是有分寸的人,他自己何嘗不是呢?他也是那個溫潤且通透的人。
朋友有難,兩肋插刀
《北京篇》里老王被十佬盯上,諸葛青出謀劃策,出人出力,幫助王也度過難關,他自嘲自己是為了風后奇門才死皮賴臉貼上王也,但他和王也又何嘗不是惺惺相惜臭味相投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次輪到了諸葛青被馬村長請去喝茶,王也單刀赴會營救村夫。面對上根器圍攻,王也拼死阻攔,諸葛青舍身縱火,連馬仙洪也稱贊二人都是值得托付背后的真朋友。
損友相交,分寸有度
諸葛青在碧游村事件中,只為神機百煉,并不愿和老馬深交,因為他知道這個人沒有分寸,不會替他人考慮,他和老馬只是交易沒有交情。
但是他和老王的交情,則完全不同,老王溫潤,知道諸葛青和他相處時總有那份拘謹,也知道隔在兩人之間的是青對風后奇門的渴望,而諸葛青也能夠坦誠以對,直言對于風后的好奇和自己的克制。
一切都已經(jīng)攤在了明面上,這樣的朋友才值得交往,知分寸,知進退。
王也也對諸葛青另眼相看,為了青不誤入歧途,他甘愿守在村口一夜只為勸服諸葛青,他也甘愿用“愛的鐵拳”打醒諸葛青,這其中不光有對改變諸葛青命運軌跡的愧疚,也是對諸葛青真心相交的回饋。
當然,損友嘛,不乘機多踩兩腳怎么能稱為損友呢?
世界名畫·米二·《王也踏青圖》
寫在最后:
縱觀諸葛青的故事,我們看到了一個修道之人應有的成長,也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如何安身立命,就像青對趙念說的那樣,強者都是受虐狂,是分子,就是要忍受分母們無法忍受的磨練才能脫穎而出,他拼搏努力,世界卻喜歡和他開玩笑,一腳踏在臉上,把驕傲踩得稀碎,剛有點成績就被piapia打臉。
諸葛青也成長了,知道修行之路本就是逆水行舟,哪怕對方是個打臉狂魔,他也會坦然承受,打不過那就變得更強,變強了再被打臉,再努力,不行就把連給世界,來,隨便打,挫折只會讓他變得更強。
這個讓人看得會心一笑的角色值得筆者為他著書立說,因為這不僅是一個普通的角色,他照進漫畫之外,他也是我們所有讀者的寫照。記著他的忠告吧:
碼字不易,跪求點贊?。?!評論?。?!收藏?。?!
參考
^漫畫308話?https://ac.qq.com/ComicView/index/id/531490/cid/380
^番外·武侯奇門?https://ac.qq.com/ComicView/index/id/531490/cid/489
^天才少年茅侃侃,23歲便身價6000萬,35歲卻自殺身亡?https://new.qq.com/omn/20210826/20210826A0CK0G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