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用冷制法做手工皂?

有人管冷制皂(cold process soap)叫做冷凝皂,說這樣的皂好,會保留絕大多數(shù)天然原材料中的營養(yǎng)成分,但是工廠制皂一般采用熱制法,就連傳統(tǒng)的敘利亞古皂等也都是熱制法制作,為什么呢?
?
這就渉及到溫度問題了,首先要談的是初始溫度,這并不是指堿液或油脂的溫度,或是堿液與油脂混合前各自的溫度,而是“堿液與油脂混合后”那一段時間的溫度,即混合后開始進行攪拌時的溫度,無論是手攪還是機打都行。以冷制法制皂而言,皂液中的油脂與堿液分子隨著攪拌而產(chǎn)生碰撞,此時分子運動的動能會轉(zhuǎn)變?yōu)闊崮芏乖硪旱臏囟壬?,進而引領大量堿液分子與油脂分子受熱膨脹而互相溶解,并使油脂三維結構在熱效應狀態(tài)中得到伸展,這樣的制皂環(huán)境下容易讓油脂,也就是三酸甘油酯和堿因皂化反應升溫而得到脂肪酸鈉鹽,就是皂。因此,就皂化反應而言,熱制法確實效果更好,皂化更加徹底,更容易,適合大規(guī)模生產(chǎn)。而對一般冷制法制皂來說,之所以在做皂的過程不強調(diào)混合前油和堿的溫度要高,除了擔心植物油脂中的營養(yǎng)成分會被高溫破壞之外,主要是冷制法是利用攪拌來讓皂化反應順利,只要做得好,也可以順利皂化。而且不像工廠等熱制皂需要高溫、高壓設備及能源,如此一來可以讓沒有財力購制設備的DIY者,可以很容易以簡便的方法制得好用的清潔用品來。所以冷制法和熱制法來做手工皂都可以,根據(jù)具體的需要而選擇。冷制皂相比于熱制皂,更適合小規(guī)模制作,品相更好!
?
摘自公眾號:愛做手工皂。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