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er2.8版本按鍵映射里的偏好設置

前言:視圖切換餅菜單為Tilde鍵,也就是~鍵、波浪鍵、飄號鍵;交互模式餅菜單為Tab/Ctrl Tab鍵;著色方式餅菜單為Z鍵;坐標系切換餅菜單為comma(,)鍵、逗號鍵;軸心點切換餅菜單為Period(。)鍵、句號鍵;吸附餅菜單為Shift S鍵;形變吸附菜單為Ctrl Shift Tilde鍵;衰減編輯餅菜單為Shift O鍵;
先附一張大圖

1、Select With?<左右鍵選擇>????因為我是從2.7版本上來的,所以習慣右鍵選擇,畢竟可以分擔食指壓力,而且操作邏輯也并不是單純或完全的左右按鍵互換,僅僅是點線面的選擇換到了右邊。
2、Spacebar Action <空格鍵操作>????有播放、工具、搜索三種選擇,僅用做播放有點浪費,用作工具有點麻煩,用作搜索很合適,但按個F3確實很方便(劣勢:僅中文搜中文,英文搜英文),所以推薦了一個內(nèi)置插件:Dynamic Context Menu 動態(tài)上下文菜單,這個插件確實很方便,集成在了空格鍵上。

3、Select All Toggles?<全選操作切換>????默認情況下(不勾選),按A鍵是全選,繼續(xù)按A鍵保持全選??焖侔磧上?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pink-03">A鍵(AA)是取消全選,按下Alt A鍵也是取消全選。勾選后,增加了A鍵循環(huán)全選/取消全選的切換功能,即按一下A鍵是全選,再按一下A鍵取消全選,多方便。吐槽:就因為你一開始把這個功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都不好用的操作,從而導致我2.7用了幾年的Alt A鍵播放的習慣改變了,變成了Shift B鍵,那原本Shift B鍵對應的操作又變成了啦啦啦無限套娃變換按鍵操作。
4、Tab for Pie Menu <Tab鍵用于餅菜單>????默認情況下(不勾選),按下Tab鍵即可從物體模式快速進入編輯模式,按下Ctrl Tab鍵可喚出物體交互模式的餅菜單。勾選后,Tab鍵和Ctrl Tab鍵的操作會進行互換。
5、Pie Menu on Drag <鼠標拖拽用于餅菜單>????不勾選的情況下,Tilde鍵、Tab鍵和Z鍵餅菜單的呼出邏輯為:按下按鍵呼出餅菜單,然后鼠標移動并點擊,或者按住按鍵后,鼠標直接滑動即可。勾選后,增加了一個按鍵支持兩種操作的功能。對于Tab鍵,按下Tab鍵是快速切換到編輯模式,按住Tab鍵并滑動鼠標即可喚出餅菜單,這是一個二合一的操作。Z鍵的話類似,按下Z鍵是在實體模式和線框模式之間切換,按住Z鍵并滑動鼠標是調出相應餅菜單。
6、Extra Shading Pie Menu Items <額外的著色方式餅菜單條目>????不勾選的情況下,Z鍵餅菜單為四種,勾選后,餅菜單條目增加,如下圖。但個人感覺,四種恰到好處,切換也方便,兩個可配合Shift Z鍵和Alt Z鍵來實現(xiàn)。

7、Tilde Action <飄號鍵操作>????若選為Navigate(導航、漫游),則按下Shift ~后,可開啟飛行模式,跟玩游戲一樣,在相機視角下進行飛行模式會連同相機一并移動。若選為Gizmos(小物件、坐標軸操縱桿),則按下飄號鍵后,會喚出操縱桿功能的餅菜單。但我個人不習慣這樣用,畢竟G、R、S才是Blender的精華所在。

8、Middle Mouse Action <中鍵MMB操作>????若選為Orbit(軌道旋轉),按住鼠標中鍵MMB為旋轉3D視圖,按住Shift MMB為平移視圖(Pan)。若選為Pan,兩個操作會進行互換。
9、Alt Middle Mouse Drag Action <Alt MMB拖拽操作>????雖然2.8內(nèi)置了視圖切換的餅菜單,但是賦予的按鍵卻是飄號鍵而不是Q鍵,這樣反而很雞肋,所以添加了Alt MMB拖拽來快速切換視圖的功能。簡單來講,在Relative(相對)模式下,如果按住Alt MMB持續(xù)向左進行拖拽的話,則依次會進入右視圖->后視圖->左視圖->前視圖->后視圖,理解為物體在你面前,朝左拖拽就是將物體向左撥弄,向右就是向右撥弄物體。而Absolute(絕對)模式下則相反,理解為跟視圖切換的餅菜單邏輯相同,鼠標向右就是進入右視圖,向左就是進入左視圖。不過,個人習慣,將飄號鍵和Q鍵進行調換,即可順手。
10、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在使用2.83beta和2.9alpha的時候,沒意識到開啟了Pie Menu on Drag的選中,就是那個二合一。我有個習慣,按Tab的時候,鼠標還在操作,所以經(jīng)常誤觸進入到雕刻模式,還以為是軟件bug、Tab反應粘滯等,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沒好好研究過這里面的設置。
11、這么簡單的東西,為什么不錄視頻,而要費這么大勁去打字?因為我有口吃,對于這種隨性語言我很費力,一卡殼就要重來。所以以前5分鐘的簡單視頻,基本上我都錄了兩個小時以上,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想弄,但是彼時心態(tài)確實太差,三個小時無結果,無奈只能胎死腹中。這次打字并不吃力,因為買了個機械鍵盤,平時用不到,就指著這個練字活躍手指頭了。
12、就讓我像這樣剛剛好地巧妙地將文章字數(shù)卡到2000個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