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姬
安思皇后(1世紀?-126年2月28日),名閰姬,河南滎陽人。漢安帝皇后。
閻姬的祖父閻章,漢明帝時曾任尚書,他的二位妹妹被封為貴人。閻章通曉古代經(jīng)典,按年資應(yīng)升遷擔當重職,明帝因為他是后宮親屬,竟然棄而不用,調(diào)出為步兵校尉。閻章生子閻暢,閻暢生閻姬。
閻姬有才華和姿色,在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被選入掖庭,甚得漢安帝寵愛,立為貴人。元初二年(115年)四月丙午(6月1日),立為皇后,安帝幸宮人李氏,生皇子劉保,閻姬暗下毒手,遂鴆殺李氏。元初三年(116年)四月壬寅(5月22日),以閻姬之父侍中閻暢為長水校尉,封北宜春侯,邑五千戶。元初四年(117年),閻暢逝世,謚為文侯,子閻顯嗣立?! ?/p>
建光元年(121年),皇太后鄧綏崩逝,安帝開始親自處理政事。閻姬兄弟閻顯及閻景、閻耀、閻晏并為卿校,典禁兵。延光元年(122年),改封閻顯長社侯,食邑萬三千五百戶,追尊閻皇后母宗為滎陽君。她的侄兒如閻顯、閻景的兒子皆年幼,被封為黃門侍郎。閻皇后寵信既盛,而兄弟時常參與朝權(quán),閻皇后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共譖告皇太子劉保,廢他為濟陰王?!?/p>
延光四年春(125年),閻皇后跟從安帝駕幸章陵,安帝途中因疾,突崩于葉縣。閻皇后、閻顯兄弟及江京、樊豐等合謀,惟恐在洛陽的濟陰王被公卿擁立為帝,便偽說安帝病入膏肓,遷徙御駕臥車。行了四日,驅(qū)馳回宮。翌日,詐遣司徒劉熹詣郊廟社稷,告天請命。到了當晚才發(fā)喪。尊閻皇后為皇太后?;侍笈R朝,以閻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閻太后意欲長久專事國政,希望立年幼的君主,與閻顯等定策禁中,迎章帝子濟北惠王劉壽子北鄉(xiāng)侯劉懿立為皇帝。
閻顯忌大將軍耿寶位尊權(quán)重,威行前朝,乃風有司奏耿寶及其黨羽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惲、謝惲弟侍中謝篤、謝篤弟大將軍長史宓、侍中周廣、乳母野王君王圣、王圣女永、永丈夫黃門侍郎樊嚴等,更相結(jié)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逆不道。樊豐、謝惲、周廣皆下獄處死,家屬遷徙比景;史宓、樊嚴減刑免死卻拔光頭發(fā);貶耿寶為則亭侯,遣就國,耿寶自殺;王圣母子遷徙雁門。于是閻景便為衛(wèi)尉,閻耀為城門校尉,閻晏為執(zhí)金吾,兄弟皆為權(quán)要,威福自由。
少帝劉懿立二百余日而疾篤,閻顯兄弟及江京等皆在左右。江京引顯屏語曰:“北鄉(xiāng)侯病不解,國嗣宜時有定。前不用濟陰王,今若立之,后必當怨,又何不早征諸王子,簡所置乎?”閻顯認同。
到了少帝駕崩,江京與太后商量征召迎立濟北王、河間王之子。征召的王子未至時,中黃門孫程合謀殺江京等,立濟陰王,是為順帝。閻顯聽聞漢順帝被擁立,憂懼不知所為。小黃門樊登說:“為何不發(fā)兵擊之。”閻顯以閻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將兵屯平朔門。樊登引馮詩等入省,閻顯對馮詩說:“濟陰王被擁立為帝,非皇太后本意,璽綬在此,如果你盡力效功,封侯可得?!遍愄笫故隈T詩等印說:“能得濟陰王者封萬戶侯,李閏者五千戶?!瘪T詩等皆許諾:“只是突然被召見,帶領(lǐng)的吏士少?!遍愶@使馮詩與樊登迎吏士于左掖門外。馮詩歸營后,知事將敗,于是格殺樊登。閻景歸衛(wèi)府,收兵將進攻漢順帝,這時尚書郭鎮(zhèn)勒兵詣闕,遇閻景于公車門。郭鎮(zhèn)下車召閻景,閻景用刀砍郭鎮(zhèn),郭鎮(zhèn)抽劍斬殺閻景。之后閻顯、閻晏及黨羽皆伏誅,閻太后被遷于離宮幽禁,家屬徙比景。議郎陳禪提出閻太后與漢順帝無母子恩情,建議順帝遷閻太后于別館且不再朝見,朝臣們也都認可,司徒掾周舉對李郃說:“閻氏剛被誅滅,太后被幽禁在離宮,如果因悲愁生病有所不測,皇帝如何號令天下!如果聽從陳禪,后世要歸咎明公你了。”建議李郃秘密上表勸順帝尊奉太后及依舊率群臣朝覲。
順帝最終沒有答應(yīng)大臣們廢太后的建議,并于永建元年正月(126年2月10日以后)親自朝見閻太后。
126年2月28日,閻太后駕崩。在位十二年,3月13日,與安帝合葬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