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西晉簡史

2023-06-16 20:33 作者:xiaofeng_zcd  | 我要投稿

? ? ? ?266年2月,司馬炎篡魏,時天下尚未一統(tǒng),吳國仍割據(jù)長江以南.

司馬炎即位初,襲承曹魏制度,不同的是改革了分封制.曹魏自立國起,便對宗室成員實行壓制政策.

而司馬炎則大力將司馬氏宗親分封到郡國,尤其是他爺爺輩的安平郡王司馬孚.

司馬孚為司馬懿的三弟,字叔達,歷任魏國重要職位,在司馬氏大部分重大事件中,均是主要參與和決策人物.

司馬懿執(zhí)政掌權(quán)時,孚有意遠離政治,師廢魏帝時,孚未直接參與,但廢帝的奏章里有他的簽名.

曹髦遇弒時,他跑到曹髦尸體上痛哭,魏帝曹奐被廢為陳留王時,孚前往拜辭,執(zhí)曹奐手,流淚不已: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270年,鮮卑人禿發(fā)樹機能反,殺秦州刺史胡烈,朝廷派汝陰王司馬駿前往鎮(zhèn)壓.

禿發(fā)樹機能復(fù)降復(fù)叛,歷數(shù)十年,規(guī)模越來越大,直到勇士馬隆毛遂自薦前往討伐,才將叛亂平息.

279年,禿發(fā)樹機能終于被平定,司馬炎開始著手統(tǒng)一南方.

朝議皆以為伐吳不可,司馬炎力排眾議,委任賈充為大都督,杜預(yù)出荊州,王濬出益州,王渾出揚州,揮師伐吳.

時吳國孫權(quán)孫,孫和子,孫皓在位,昏庸暴虐,國政凋敝.

280年,王濬樓船下益州,破巫峽,率先攻入建業(yè),孫皓出降,封歸命侯,吳國亡,三國一統(tǒng).

司馬炎改年號為太康,平吳后,接手的不光只有吳國的民丁,稅賦,還有孫皓的后宮.以致于有的嬪妃們會往自己的門口撒鹽,又或者放青草葉子,用來吸引司馬炎所乘的羊車.司馬炎晚年,政事漸漸荒怠.

司馬炎終結(jié)了自黃巾起義以來,近百年的戰(zhàn)亂,為民眾帶來了難得的數(shù)十年的短暫和平.

太康年間人口大量增長,百姓生活雖然依舊困苦,但比戰(zhàn)亂時日子完全沒法過強,然而好景不長.

290年,司馬炎病逝,謚號武帝,太子司馬衷繼位.國丈楊駿趁機篡改詔書,獨攬朝政.

繼承人的問題,站在當(dāng)時的時代來講,嫡長子制是有優(yōu)勢的.司馬炎本人,便是以嫡長子的身份戰(zhàn)勝了司馬昭過繼

給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繼承世子大位.因此司馬炎也堅定不移的遵守立長不力賢,哪怕司馬衷性愚鈍他也沒考慮過其他人,如深受司馬炎寵愛的秦王司馬柬,聲望與勢力雄厚,支持者最多的齊王司馬攸.

齊王攸作為對皇權(quán)威脅最大的宗室王,哪怕是寬厚的武帝司馬炎,也感受到了威脅,因此大多數(shù)支持齊王攸的人,都遭到了貶斥,齊王攸在被下詔強制前往封國的路上,郁郁寡歡,活活氣死.

很多大臣都委婉的向武帝表達,太子性至純,不能理政事.一次宴會上,重臣衛(wèi)瓘就曾借著酒,欲言又止.

最后,撫摸著武帝的床曰:此座可惜!武帝知其意,臉沉了下來:公真大醉耶?衛(wèi)瓘也因此事遭太子妃賈南風(fēng)記恨.

本該輔政的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子),不敢與駿爭鋒,干脆溜人,星夜跑回封地許昌.

皇后賈南風(fēng)欲奪政,欲聯(lián)合司馬亮與楚王司馬瑋討伐楊駿.

291年,東安公司馬繇(司馬懿孫,瑯琊武王司馬伷第三子,諸葛誕外孫)率領(lǐng)殿中衛(wèi)士四百人討伐楊駿.

楊駿性怯懦,不能抵抗,受誅,夷三族.

當(dāng)初,諸葛誕誅文欽,其子文鴦降魏,繇常恨文鴦背叛,致使諸葛誕失敗遭夷三族,遂誣陷文鴦同楊駿謀反,夷文鴦三族.

未久,瑋受賈南風(fēng)指使,誣告亮與衛(wèi)瓘謀反.瑋兵至,亮部下欲抵抗,亮不許,遂遭誅殺.

賈南風(fēng)誣瑋擅殺宗室大臣,偽造詔書,帶兵將其捉拿,未久將其處死.

瑋起兵時,隴西王司馬泰(司馬懿四弟司馬馗子)欲相助,被勸止.

時武帝的子嗣多年幼,賈南風(fēng)在除掉朝中政敵后,得以執(zhí)掌朝政.

賈后任用親黨,但對于干實事的重臣,卻還算敬重,因此,在中書監(jiān)張華等人的輔佐下,朝政太平.

296年,趙王司馬倫(司馬懿九子)無法很好的治理雍州,涼州一帶的羌,氐.被征召回朝,由梁王司馬肜(司馬懿八子)接任鎮(zhèn)守關(guān)中.

8月,羌氐反,擁立氐人齊萬年為帝.11月,朝廷委任建威將軍周處,以司馬肜部下的身份協(xié)助征討.

297年正月,處戰(zhàn)死.處,吳國名將故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年輕的時候為禍鄉(xiāng)里,留下除三害的故事,后發(fā)奮讀書,仕晉朝.

處性剛直,當(dāng)初梁王肜違法,處彈劾了他.朝臣厭惡處正直的人很多,遂舉薦他受肜節(jié)制出征.有人勸處推辭,去了準被害死,處毅然出征.

298年,受叛亂影響的流民有數(shù)十萬,遷往漢中就食.流民至漢中,上書欲就食巴蜀,不許,賄御史,遂從之.

流民氐人李特至劍閣,看到地形險要,曰:“劉禪有如此地,面縛于人,豈非庸才邪!”聞?wù)弋愔?/p>

299年,梁王肯定是指望不上了,中書監(jiān)張華推薦將軍孟觀平定了齊萬年的叛亂.

太子洗馬江統(tǒng)作徙戎論,認為居住在關(guān)中的羌氐,是禍亂的根源,應(yīng)該把他們遷徙出去.帝不納.

筆者觀點:江統(tǒng)指出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源可以上溯數(shù)百年,不是簡單的把他們趕出去就能解決的.

東漢初建時,南匈奴內(nèi)附,遷徙到了內(nèi)地,近百年的時間里,匈奴已經(jīng)完全融入了漢民族.

鮮卑的起源難以考證,據(jù)說是東胡的后代,秦末漢初之際,匈奴人在北方草原崛起,向西擊敗大月氏,向東擊敗東胡.

東胡被擊敗后,一些部族定居在靠北的鮮卑山,稱之為鮮卑.一些則定居在靠南的烏桓山,稱之為烏桓.

在北匈奴遷走后,漠北草原失去主人,鮮卑人趁機崛起,占據(jù)了北方.

在東漢年間,羌人開始活躍于西北,并開始融入漢民族并與漢民族發(fā)生激烈沖突.漢帝國的滅亡,與數(shù)十年的羌亂有直接關(guān)系.

漢民族地主豪強需要大量的羌胡作為勞動力,而且既然趕不走他們何不妨壓榨他們.而羌人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前往漢民族的地盤.

所以說遷徙很難,你把人家趕走,他們活不下去,就會反抗.

12月,賈后廢太子司馬遹,后更殺之,眾情憤怒.

300年,趙王倫將討賈后,矯詔遣翊軍校尉齊王司馬冏(司馬攸子,司馬師孫)前往抓捕,賈后問是誰派你來的,對曰:梁趙.

梁王與趙王向來與賈后親近,賈后曰:系狗當(dāng)系頸,反系其尾,何得不然! 未久,賈后受誅.

倫欲篡位,大肆分封親信,殺了一大批不聽號令的重臣.倫無謀,行事全靠心腹孫秀獻計.

中護軍淮南王司馬允(司馬炎九子)性沉毅,知倫有篡意,暗中聚集兵馬,包圍了相府,允所將兵皆精銳,倫數(shù)敗.

倫將敗,皇宮中有騎兵沖出,手舉空板,偽稱受詔助允討賊,允大意了,沒有閃,下車接受詔令,遭刺死.

齊王冏以功遷游擊將軍,冏意不滿,有恨色。孫秀覺之,且憚其在內(nèi),乃出為平東將軍,鎮(zhèn)許昌。

301年,倫篡位,大肆分封,朝會時,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xù)?!?/p>

同年,益州刺史趙廞殺氐人李庠(xiang),李氏兄弟的故事很長,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他們割據(jù)了益州,并建立起一個國家,這里不再敘述.

趙王篡逆,齊王囧欲討之,遣使告成都王穎(司馬炎十六子)、河間王颙(司馬孚孫)、常山王乂(司馬炎六子,楚王瑋同母弟)

及南中郎將新野公歆(司馬懿孫,扶風(fēng)武王司馬駿子).倫大驚,慌忙遣軍應(yīng)戰(zhàn),部將張泓屢破囧,泓乘勝追擊.

倫部將孫輔等,軍營發(fā)生動亂(可能是失火,或者是輔等治軍不嚴),孫輔見狀干脆跑回洛陽,告?zhèn)?齊王兵盛,不可當(dāng),泓等已沒矣!

倫大驚,急忙調(diào)了一些部眾回來,等到泓破囧的消息被確認,孫秀詐稱已擒囧,然此時泓已退兵.(這仗打的,一群臥龍鳳雛)

成都王穎也與倫部眾交戰(zhàn),先敗后勝.朝臣聞囧起兵,皆欲誅倫,未久,趁機誅殺孫秀,倫不久也受誅.朝廷任冏大司馬之職.

囧漸專權(quán),穎遂去職,偷偷溜回了大本營鄴城,囧獨掌朝政.

乂嘗與穎俱拜陵,謂曰:天下是先帝的基業(yè)啊,希望你不要讓他落入外人手里.七月,復(fù)封乂為長沙王.

東萊王司馬蕤,冏兄長,酗酒任性,數(shù)次辱冏,但囧還是寬容他.冏起兵反倫時,受牽連差點受誅,冏得政時,欲求權(quán),不許.欲廢冏,事泄,受誅.

302年,主簿王豹寫信與冏:穎,歆,颙 三王,各自擁兵自重,要想辦法限制他們.恰巧乂見冏,看到了這封信,曰:小子離間骨肉,該殺.冏遂誅豹.

冏起兵時,颙見倫勢大,遂斬冏使者,等到倫勢頹,又改支持冏,冏遂恨之.

颙長史李含,時在京任職,含與冏的心腹皇甫商等有隙,甚懼.干脆跑回關(guān)中,詐稱受密詔,使颙誅冏.

并獻計:如今上表使長沙王乂討冏,冏必誅乂,到時,我們以擅殺宗親的罪名去討伐他.颙納之,遂上表.

表至,冏大驚.乂領(lǐng)侍從百余人,持惠帝,與冏軍大戰(zhàn),當(dāng)夜,城中火光飛天,箭如雨下.

三天后,囧部下執(zhí)冏降,帝欲赦免,不許.誅冏及其同黨三族.時颙已發(fā)兵,未至,聞囧死,引兵還長安.

乂身居中央,凡事皆書信與穎商議,未敢專權(quán),恪守臣子的禮節(jié),不曾僭越.

303年,新野莊王司馬歆,為政嚴苛,境內(nèi)的蠻夷無法忍受,遂聚眾作亂,一呼百應(yīng),歆不能制,上表請求朝廷派兵協(xié)助

歆與冏親善,及冏受誅,歆懼,遂結(jié)交穎.時乂已與穎有隙,疑之,故未派援軍.未久,歆為義陽蠻夷張昌所殺,朝廷任劉喬為鎮(zhèn)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

皇甫商在冏受誅后,又成為乂的參軍,李含遂勸颙趁早除掉商兄秦州刺史重,重知,發(fā)兵討含.朝廷遣使讓雙方罷兵,征召含入朝廷.

颙唆使含暗中刺殺乂,事泄,含等受誅,颙聞之,以張方為將軍,領(lǐng)軍七萬,起兵討乂.穎上表請討張昌,然此時張昌已經(jīng)被劉喬部下陶侃平定.

陶侃出身貧苦,當(dāng)小吏時,別人不愿意干的苦差事,他搶著去干(卷王),因此知名.張昌叛亂時,銳不可當(dāng),勢力范圍達五州之地,與侃戰(zhàn),屢敗,部眾皆降.

穎欲與颙聯(lián)合討乂,其謀士盧志曰不可,不納,以陸機(陸遜孫,陸抗子)為前將軍,領(lǐng)軍二十萬討乂.

張方軍至洛陽,進城大肆搶掠,死者數(shù)萬計.陸機年少知名,但不曾為將,其部下將領(lǐng)多不服.

乂與機于洛陽建春門交戰(zhàn),機大敗,赴七里澗,死者如積,水為之不流.未久,機受誣遭誅.

乂回軍擊張方,方兵看見皇帝的車架,皆不敢戰(zhàn),遂退軍七里,筑營寨圍之.

乂欲與穎和解,穎不從.驃騎主簿祖逖獻計與乂:命雍州刺史劉沈襲颙,則洛陽之圍自解,乂從之.沈奉詔,多響應(yīng).

304年,穎軍數(shù)敗,張方以為洛陽不可克,欲退兵.時洛陽城中糧草漸缺.

東海王司馬越(司馬懿四弟司馬馗孫,泰子),擔(dān)心糧盡后終究不能持久,欲降.遂聯(lián)合一些將軍夜里抓捕乂,囚禁于金庸城.

張方等入城,軍容不盛,諸將見之悔恨不已,欲釋放乂重新抵抗(要贏的局結(jié)果我投了是什么體驗).

越懼,欲殺乂,遣使密告張方.張方將乂活活燒死,謚長沙厲王.

司馬乂的慘叫聲,響徹軍營,宣訴著對這個黑暗時代的無奈.張方軍士也為之流涕.

劉沈攻颙,颙不能敵,急招張方,方縱兵劫掠洛陽,挾持數(shù)萬婦女雜役回長安.軍中缺糧,就殺這些人,把人肉摻到牛羊肉里混著吃.

沈數(shù)敗颙,方回援擊之,沈兵潰,颙將其腰斬.

穎還軍鄴城,遙控朝政,廢皇后羊獻容為庶人(此后,羊皇后還會被廢三次),受封為皇太弟.

越不甘失敗,傳檄四方,聯(lián)合諸將挾帝起兵討穎,有十余萬眾.穎遣部下石超與之戰(zhàn)于蕩陰.越大敗,逃回封地東海.

戰(zhàn)斗中,惠帝臉頰中了三箭,侍衛(wèi)皆離散,唯獨侍中嵇紹用身軀擋在惠帝身前,保護惠帝.

紹終究寡不敵眾,為敵所擒,惠帝慌忙喊道:忠臣也,勿殺! 對曰:奉皇太弟令,惟不犯陛下一人耳!

遂殺紹,血濺帝衣,惠帝跌落于草坑.未久,盧志迎惠帝回鄴城,左右想要清洗惠帝衣服,惠帝不肯:此嵇侍中血,勿去!? (希望讀者不要再說惠帝是傻子了)

當(dāng)初,皇后賈南風(fēng)掌權(quán)時,散騎常侍賈謐曾與太子遹下棋,言辭倨傲,穎時年幼,怒斥賈謐,怎敢無禮.如今,屠龍者,終成惡龍.

三王討伐趙王倫時,青州刺史王浚令部下吏民不可前往,穎欲討伐而未能,遣幽州刺史刺殺之,未果,事泄,浚自領(lǐng)幽州兵.

未久,浚聯(lián)合越,東贏公并州刺史司馬騰(司馬越親弟),段部鮮卑,烏桓人起兵討穎,穎遣石超擊之.

段部鮮卑是東部鮮卑的一支,在東北地區(qū)共有三個鮮卑部落,段部鮮卑,慕容鮮卑,宇文鮮卑.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最為弱小的慕容鮮卑將崛起并吞并其余兩個鮮卑部落,最后將染指華夏大地,書寫慕容氏族的凱歌.

八月,穎誅東安王繇,當(dāng)初越挾帝討穎時,繇勸其降,穎怨之.繇兄長瑯琊王司馬覲子司馬睿聞之,恐連坐,逃歸封國.

穎前方戰(zhàn)事吃緊,穎部下冠軍將軍匈奴左賢王劉淵趁機請求回歸匈奴部落,召匈奴人助戰(zhàn),穎從之.

晉武帝時,朝廷將匈奴分為五部,安置在晉陽一帶,首領(lǐng)則質(zhì)于朝廷.淵回歸族人,當(dāng)即自立為大單于,象征性派遣五千騎兵前往支援司馬穎.

可匈奴騎兵還沒支援到,穎將王粹已為司馬騰所敗,只好折返了回來.王浚,司馬騰等乘勝追擊,大破穎軍.敗報傳至鄴城,城中大驚,穎挾帝奔洛陽.

王浚入鄴,士眾暴掠,死者甚眾,還薊.鮮卑多掠人婦女,浚下令有敢私藏者斬! 于是這些被虜來的都被扔進河里淹死,達八千余眾.

筆者曰:這道命令是不是該在進鄴城前下,如果擔(dān)心得罪鮮卑士兵,可以不下這個命令,都已經(jīng)回薊城了,軍紀沒軍紀,名聲沒名聲,最終還得得罪鮮卑士兵.

關(guān)于三國兩晉行政區(qū)域.薊城,今北京一帶;

司州,即原司隸,洛陽一帶京畿地區(qū); 兗州,山東一帶西部;青州,山東一帶東部半島;豫州,河南一帶;冀州,河北一帶;

幽州,北京一帶;平州,漢魏時天下共十三州,武帝時,從幽州分出遼寧一帶設(shè)平州;

并州,山西一帶;雍州,陜西一帶;涼州,甘肅一帶,漢武帝時,打通河西走廊,設(shè)涼州,轄武威,金城,酒泉,敦煌,張掖等郡(甘肅省名,來源于唐朝時的甘州和肅州)

秦州,西晉時設(shè),從梁,雍,涼三州中分出,甘肅東部一帶;梁州,西晉始設(shè),從益州分出漢中一帶設(shè)梁州,今陜西漢中一帶;

益州,四川一帶;寧州,西晉始設(shè),從益州分出,云南昆明東南一帶;徐州,江蘇徐州一帶;揚州,江蘇南京以南一帶;

江州,西晉始設(shè),從揚州,荊州分出,江西一帶;荊州,湖北一帶;交州,廣西,越南一帶;廣州,廣東一帶;

305年,秦州刺史皇甫重堅守孤城,時城中不知長沙厲王及皇甫商已死,故堅守,死訊至,部下殺重降颙.

在并州,并州刺史司馬騰暗地里干著攔路搶劫和人販子的勾當(dāng),專門攔截路過的胡人,販賣至山東為奴.

羯人石勒也被販賣為奴,后得免,時穎故將公師籓起兵于趙,魏之地,石勒也去投奔了他.后進攻鄴城,不克.

7月,越起兵討颙,聲勢浩大,鎮(zhèn)守徐州的東平王司馬楙(司馬孚孫)懼,讓出徐州,后又聯(lián)合豫州刺史劉喬.

劉喬拒絕司空司馬越的詔令,颙遣兵救援,未久,劉喬兵敗,颙甚懼.

306年,颙參軍畢垣,嘗為張方所辱,趁機向颙進言:如今,唯有殺張方,才能向司馬越求和.颙從之,送張方首級于越請和,不許.

10月,大勢已去的穎遭越部下矯詔賜死,11月,惠帝遭越鴆殺,立豫章王司馬熾(司馬炎二十五子)為帝.12月,詔颙入朝廷,颙從,受誅.

307年,賊寇王彌聚眾在青,徐二州肆虐,朝廷不能制.時公師藩已死,其部下汲桑自號大將軍,以石勒為前驅(qū),進攻鄴城.

時鄴城為司馬騰鎮(zhèn)守,騰性吝嗇,大敵臨頭,仍不愿拿出財寶賞賜軍士,因此軍士不肯用命,未久,城破,騰死.越遣將軍茍晞抵抗石勒.

9月,茍晞多次打敗汲桑,桑等遂投奔了漢國劉淵.12月,茍晞,司馬越各任要職,生隙.晞至青州,遣其弟純討王彌,彌不能敵,遣使降漢.

308年,彌入漢后,重新召集失散的部眾,侵略青、徐、兗、豫四州,擁眾數(shù)萬,晞不能抵擋.10月,漢王劉淵自立為皇帝.此后兩年,漢晉多征戰(zhàn).

310年,劉淵病逝,太子和繼位.和性猜忌,時漢宗室諸王皆手握重兵,尤其是楚王劉聰最為讓劉和忌憚.

遂發(fā)兵襲擊諸王,聰有備,大敗和軍,入平陽,殺和,即位為帝.

311年,晉懷帝司馬熾無法忍受越專權(quán),暗中聯(lián)合茍晞欲討越,為越所察,時越領(lǐng)兵在外,看到懷帝的詔書,憂憤成疾,沒過幾日就病死了.

越死后,軍中無敢主事者,群龍無首,欲還東海.石勒聞之,遣騎兵追擊,在苦縣追上晉軍,晉軍大亂,十余萬人互相踐踏,皆沒.

未久,漢主聰遣石勒,王彌,始安王劉曜攻洛陽,俘懷帝,晉宗室王公大臣,及故蜀漢,吳國宗親后代皆沒于此,這一年,為晉懷帝永嘉五年.


西晉簡史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松原市| 洪洞县| 宣汉县| 昌乐县| 岑巩县| 晋州市| 乌兰察布市| 岱山县| 三门峡市| 江华| 蒙山县| 台东市| 白山市| 庆城县| 海伦市| 高邮市| 曲靖市| 莆田市| 武宁县| 和静县| 乳源| 达孜县| 湄潭县| 新河县| 太原市| 三门峡市| 泸水县| 饶平县| 纳雍县| 梨树县| 阿鲁科尔沁旗| 甘孜县| 炉霍县| 麻城市| 巴林右旗| 新蔡县| 新疆| 南昌县| 洪洞县| 桐柏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