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英醫(yī)案——寒熱錯雜


沈某,男,3天
【初診日期】 1975年11月12日。
【主訴】 下肢硬腫1天。
【現(xiàn)病史】 患兒足月順產(chǎn),羊水早破,臍帶繞頸3周,臍帶打結(jié)。出生體重1. 75kg,出生后第2天開始體溫不升,第3天開始雙下肢硬腫,拒食。
【現(xiàn)癥】 顏面及四肢均硬,皮膚黃染明顯。
【查體】 體溫36. 2℃,體重1.6kg,心肺腹部查體未見明顯異常,下肢硬腫。
【診斷】 新生兒硬腫?。ㄖ嗅t(yī):硬腫?。?。
【辨證】 陽氣不振,濕熱內(nèi)侵,寒熱錯雜。
【治法】 益氣健脾利水,清熱退黃。
【方藥】 硬腫湯(黃芪9g,茯苓9g,豬苓9g,白術(shù)6g,澤瀉6g,麥冬6g,人參2g,五味子O.6g,甘草3g),消黃湯(茵陳15. 6g,黃柏6g,梔子6g,黃芩6g,黃連3g,生大黃lg,水煎至濃縮20ml頻服)。4劑。
二診:硬腫明顯減輕。方效,不更,守方2劑。
三診:服藥第2天黃疸消退,第3天硬腫均消。
【按語】 新生兒硬腫病多與先天稟賦不足,陽氣虛衰,后天感邪等因素有關(guān)。本案為先天羊水早破,臍帶繞頸,稟賦不足,時值蘭季,寒邪侵襲,復(fù)感受濕熱之邪,致陽氣不足,無以蒸騰水化,水濕停聚,寒熱錯雜。萬全認(rèn)為本病“宜服溫補(bǔ)之劑”,何老以黃芪、茯苓、白術(shù)、人參健脾溫陽益氣,加之豬苓、澤瀉利水消腫,麥冬、五味子益氣養(yǎng)陰,防止利水傷陰。同時以消黃湯之三黃及大黃、梔子清熱利濕,達(dá)到寒溫并用,標(biāo)本兼顧,寒熱分治的目的。
標(biāo)簽: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