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山記01】2、大學生學習風格及學習規(guī)劃——『學會學習——大學生學習指導』摘錄
0、山言?
? ? ? ? 這是公開課『學會學習——大學生學習指導』的第二篇摘錄札記,主要包括三講內容:
? ? ? ? 大學生學習風格(上)——陸根書(西安交通大學教授)——41:32
? ? ? ? 大學生學習風格(下)——陸根書(西安交通大學教授)——43:28
? ? ? ??大學學習規(guī)劃——張世英(長沙學院教授)——34:14
? ? ? ? 『大學生學習風格』一講中的主要內容——學習風格是什么;為什么要轉變學習風格;如何轉變學習風格。
? ? ? ? 『大學學習規(guī)劃』一講中的主要內容——為什么要制定大學學習規(guī)劃;何謂大學學習規(guī)劃;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大學學習規(guī)劃。
?1、學習風格是什么
? ? ? ? 怎么理解學習?即什么是學習?學習是生活,是實踐;是獲取知識技能的途徑;是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是自我更新的過程,使人從不知到知。?
? ? ? ? 而對學習風格的認知有不同的流派,可大致分為三大流派(Sternberg 1991;Rading&Chetma1991):(1)以認知為中心的理論;(2)以個性為中心的理論;(3)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理論。
?(1)以認知為中心的理論
? ? ? ? ①認知控制模型
? ? ? ? 場依存—場獨立:分析時對知覺場的依賴程度。
? ? ? ? 沖動—反思:響應快慢及正確程度。
? ? ? ? 束縛—靈活控制:干擾分心或抵制干擾的程度。
? ? ? ? ②信息采集模型
? ? ? ? 視覺—觸覺;言語表達者—形象表達者;平抑—加強。
? ? ? ? ③信息組織模型
? ? ? ? 整體思維—系列思維:中國是整體思維,西方是系列思維(兩者結合最好)。
? ? ? ? 分析—相關。
(2)以個性為中心的理論
? ? ? ? 通過個性可分為四個角度:①與人態(tài)度——外向、內向;②感知功能——直覺型(感性)、理性型;③判斷——思考型、感覺型;④對信息解釋——感知型、判斷型。?
? ? ? ??心智方式能量理論:具體、抽象(感知信息)+順序、隨機(組織信息)。兩兩組合即可分為四種。?
(3)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理論
? ? ? ? ①定性研究
? ? ? ? 現象圖學模型:將學習方式分解為,①如何學?——原子論、整體論;②學什么?——深層加工、表層加工。
? ? ? ? ②定量研究
? ? ? ? 學習取向模型:意義取向、再現取向、成就取向、學習風格與病狀;表層、深層、成就方式;無導向、再現導向、意義導向、應用導向。
? ? ? ? 基于過程的模型: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概念化、積極實踐。
? ? ? ? 基于教學偏好的模型:環(huán)境的、情感的、社會的、生理的、心理的。即,回避—參與、合作—競爭、獨立—依賴。
?(4)學習傾向
? ? ? ? 學習者具有穩(wěn)定的學習傾向,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處理信息。學習傾向取決于四個要素——學習觀(什么是學習)、學習取向(動機)、認知加工策略、管理策略。
? ? ? ? 學習觀——知識吸收、知識建構、知識應用。
? ? ? ? 學習取向——證書取向、興趣取向、意義取向、成就取向。
? ? ? ? 加工策略——表層加工(學習指定內容、機械記憶、事實記憶);深層加工(組織、關聯(lián)、相關、批判性思考)。
? ? ? ? 管理策略——? 自我管理(學習內容管理、學習過程與結果管理);? 外部管理(學習過程管理、學習結果管理)
? ? ? ? 學習者缺乏管理的表現有——矛盾態(tài)度、缺乏時間管理、缺乏加工技能管理、擔心失敗。
? ? ? ? 根據以上四個要素,學習傾向可分為再現導向(被動學習);意義導向(自主學習);情景導向(跟著老師學習)等導向。
2、為什么要轉變學習風格
? ? ? ? 轉變學習風格的四個主要原因——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需要;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知識經濟時代生存發(fā)展的需要;大學生學習的現實要求(轉變學習風格,提高學習素質)。?
(1)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需要
? ? ? ? 2005年7月29日上午,溫家寶看望『人民科學家』錢學森,錢老提出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溫總理對錢老提出的問題高度重視,并在之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實驗以及實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的措施。
? ? ? ? 教育質量影響因素有學生因素、教師因素以及教與學互動過程。教育質量檢驗的指標應該從老師教的角度轉向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角度。?
(2)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
? ? ? ? “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于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尋求獲得知識的方法?!薄?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 ? ? ? 因此,學會學習是高等教育的目標。大學生要學會怎樣學習、怎樣思考,從而具有掌握知識的能力?!秾W習的革命》?
(3)知識經濟時代生存發(fā)展的需要
? ? ? ? 信息化時代之前,通過正常手段成為一個富人往往需要好幾代的積累,但在知識經濟時代卻有很多人能在極短的時間通過正常手段成為巨富甚至是首富,例如馬云等信息化時代的代表。過去對于一個工程看重的是人的數量,但現在對于工程更重視的是人的質量(軍隊也是如此)。?國家地區(qū)的差異將直接區(qū)別于知識的儲量。
? ? ? ? 知識總量的遞增速度越來越快。詹姆斯·馬丁推測,人類知識:19世紀,大約50年翻一番;20世紀初,每30年翻一番;20世紀50年代,每10年翻一番;20世紀70年代,每5年翻一番;20世紀末,大約每3年翻一番。
? ? ? ? 經濟可分為——農業(yè)經濟、工業(yè)經濟、知識經濟。
? ? ? ? 工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差距體現在物質;而知識經濟的發(fā)展差距體現在知識。知識經濟時代的支柱產業(yè)已經從傳統(tǒng)產業(yè)轉移到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新能源、航空航天、環(huán)保、文化產業(yè)和科技服務業(yè)。
? ? ? ? 知識經濟的主要資源和生產要素是知識和智力,它是一種主要依靠知識的生產和創(chuàng)新、知識創(chuàng)造性應用和知識廣泛傳播的經濟。而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一種高速度、高增長的經濟。而知識經濟的另一個重要特性則是聯(lián)系緊密性,例如美國的經濟危機對中國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 ? ? ?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的。因此知識經濟的核心要素『知識』,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而是知識、能力與素質的一個綜合體。這個『知識』將包括——事實性知識(是什么what)、原理性知識(為什么why)、如何做的知識(how)、誰能做到知識(who領導者不需要掌握所有知識,但遇到問題時,至少知道誰能解決,這也是重要的知識)。另外,知識經濟人才還需要——更強的責任感、靈活性、能持續(xù)最大限度開發(fā)潛能的能力。
(4)大學生學習的現實要求(轉變學習風格,提高學習素質)
? ? ? ? 學習傾向可分為:意義導向、再現導向、情景導向。其中意義導向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高于再現導向與情景導向的學生。知識建構的學生學習最好,知識應用的次之,知識吸收的最差。成就導向的學生學習最好,其次是興趣、意義導向,最次是證書導向。
? ? ? ? 表層策略(效果差)——學習指定內容,機械記憶,事實記憶。
? ? ? ? 深層策略(效果好)——組織、關聯(lián)、相關、批判性關系(相關與評判性關系很重要,不過由于考試難以反應這兩種能力,因此通過考試難以發(fā)現其正作用,也反映了大學教育還是有些問題)。
? ? ? ? 采用表層策略的學生學習時沒有享受。因此應該從表層策略向深層策略轉變。 從傳授信息到傳授結構化知識,促進理解、變革觀念。?
3、如何轉變學習風格
? ? ? ? 文化、年齡、性別、學習環(huán)境的因素均影響學習風格。因此應加強師生互動,激發(fā)興趣,控制學習難度與競爭,從而轉變優(yōu)秀的學習風格。
4、為什么要制定大學學習規(guī)劃
? ? ? ? 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可行規(guī)劃,之后才能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其中計劃制定要有適應性,即根據實際情況可進行調整。認真制定計劃后再努力踐行適合自己的大學學習規(guī)劃。
5、何謂大學學習規(guī)劃
? ? ? ? 大學學習規(guī)劃簡而言之,大學生根據自身與外界情況,制定的對自己的學習及相關方面的規(guī)定和計劃。制定規(guī)劃時,先自問——要做什么;完成計劃后要成什么樣的人。而學習規(guī)劃的基本要求是——清晰、可行、挑戰(zhàn)、適應、長期、持續(xù)。
? ? ? ?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定義的學習包括——learn to learn(求知)、learn to do(做事)、learn to together(合作)、learn to be(生存)。
? ? ? ? “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緊要處卻常常只有幾步,尤其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薄唷秳?chuàng)業(yè)史》
? ? ? ? 一個選擇,決定自己的道路;一條道路,到達自己的目的;一個目的,開始自己的追求;一種追求,創(chuàng)造自己的命運。
6、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大學學習規(guī)劃
(1)知自己
? ? ? ? 人貴有自知之明,因此制定計劃前,需要自我反思測試,以及詢問身邊的人。從而確定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愛好興趣、性格類型、學習情況、經歷和經驗、未來人生期望和取向、自己的潛能等。
(2)知外界
? ? ? ? 制定計劃還要知道外界的情況??梢匀フ埥汤蠋煂W長;聽講座;上網絡;查看報刊新聞以及招聘信息等。需要關注:時代背景、專業(yè)情況(專業(yè)發(fā)展現狀和趨勢、畢業(yè)要求、專業(yè)學習重點、相關從業(yè)資格證書、人才培養(yǎng)方案、培養(yǎng)目標與規(guī)格、學分要求、課程結構、重點課程、實踐要求、專業(yè)方向)、職業(yè)行業(yè)、知識能力素養(yǎng)要求、可獲得的學習資源等內容。?
(3)確定自己大學畢業(yè)時的總目標
? ? ? ? 想象畢業(yè)時的自己,展望十年后的自己,從而確定畢業(yè)后的目標——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出國、考研……經過調查,3%的大學生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10%的有清晰但短期的目標;60%的有較模糊的目標;剩下27%的無目標。而四者的成功概率則是逐次遞減。這是因為有清晰目標的大學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4)確定大學每學年、學期、月、周的分目標
? ? ? ? 分目標是一個縱橫交錯的體系。橫向對總目標進行分解和具體化,最后分解成具體的學習任務;縱向使每個分目標應該與一定的時間跨度相聯(lián)系。
(5)制定學習計劃
? ? ? ? 將分目標具體安排到相應的時間中,對重要分目標及學習任務制定專門的學習計劃。(修課程、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專業(yè)實踐活動、業(yè)余培訓活動、等級考試、職業(yè)資格證書考試)。
(6)制定大學學習規(guī)劃的注意事項?
? ? ? ? 揚長避短(對人發(fā)展起作用的不是短板效應而是長板效應,就是至少要有一技之長。優(yōu)勢和特長。)、與興趣相聯(lián)系、適度、明確
? ? ? ? 擇己所長、擇己所愛、擇世所需、發(fā)展前景空間、適合自己、系統(tǒng)規(guī)劃(目標、措施、實現路徑)、不斷修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別無所倚,唯有對理想與夢想的認真執(zhí)著與積極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