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劇情 我同意這門婚事
男女主角是相互吸引的零件,卻偏偏差的是一條銀河。
這條河來源于自身,社會,家庭成員。
最容易想到的是,男女雙方的丈母娘。古代肯定是男方的母上,現(xiàn)在男士處在弱勢的一方,看的更多是丈母娘的臉色。
一般來說,劇情要有波瀾,男女主角一定要攻克丈母娘這關(guān)。愛情是兩個家庭的事。
說不同意這門婚事的,除了丈母娘,還有第三方。這里不展開。
……
然而,如果再這樣寫,難免又會俗套,因此我們反過來,得說我同意這門婚事。
那改為爽文的套路(意料之外的驚喜),丈母娘之前說不喜歡這類型的女孩,但一見到女主就很喜歡,不單答應她們結(jié)婚的事,還給他們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將傳家寶送給女孩。
第三者也到場了,同樣的套路,不單給女孩祝福,給給了他們驚喜,解決了財政問題。
但這樣寫,懸念一定要維系好,直到最后才揭開。
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是為何也要交代清楚。這需要事件的表達,或者是心里的大石放下等等。
這里往往在觀眾的眼里,是嗑cp的最終體現(xiàn)。這個任性的公主終于也找到所愛之人,合理;這個暴發(fā)戶找了個拜金的,絕配;
……
其實這句話往往是觀眾說出來的,這個代表觀眾的人物融入劇場之中,會變得很有意思。就好像福爾摩斯的視覺很大一部分在另一個人身上。
如果主角說這句話,那又是另一種劇情,往往的往往是,男主同意了這門親事,然而新娘對他拋媚眼,不過這能不能過審,又是一回事了。
……
我們下篇再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