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邊,云端處,邂逅那片清涼
“夏至三庚便數(shù)伏”。步入七月,便到了一年中最為潮濕悶熱的時段,俗稱三伏天。家鄉(xiāng)的三伏天尤為猛烈,但,筆者卻在山那邊,云端處——南陽南召縣馬市坪鄉(xiāng)楊盤村一帶發(fā)現(xiàn),村民們正在這酷夏中享受獨有的愜意時光,也讓自己無意中邂逅這個避暑勝地,久違了的世外桃源。

小車駛進山,忽而鉆進云朵,忽而盤山而行。顛簸中欣賞著滿目蔥蘢和壯觀的山路十八彎。青山連綿,山路蜿蜒,偶爾還會看到“枯松倒掛倚絕壁”景觀。那青松盆景般地努力的生長著,雖根部半邊裸露,卻透著歲月崢嶸。
忽聞嘩嘩水聲,轉(zhuǎn)眼間卻是一股山泉一瀉而下,驚喜中一句“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脫口而出。原來,這就是南召有名的百尺潭。
漸行六七里,海拔已達千米,頓覺空氣清新,涼意絲絲??諝庵羞€夾雜著林木的清香,山泉的濕氣,一切都溫柔地拂過身體,沁人心脾。

一個陡坡處,立著一塊牌子,上有楊盤新村四個大字。舉目望去,見炊煙裊裊升起,幾處山村老屋,掩藏于綠林之中。房前小溪邊的籬笆內(nèi),阡陌縱橫,果蔬飄香,演繹著農(nóng)耕文明。
一棵幾人合抱的大樹下,孩童三三兩兩在樹下嬉戲。樹旁是清冽山泉,潺潺下流。見有陶醉于此的游人掬一捧清泉品嘗,直嘆:“真甜,比礦泉水還好喝”。

不覺間到了中午,大家相約來到一家小院。一妙齡少女趕忙招呼大家坐下,隨后飄然而去,到村后菜園采摘莧菜、山韭。不久,四個盤子的農(nóng)家小菜就端了上來,熱氣騰騰,清淡醇香,挑起了大家的食欲。瞬間,桌上佳肴成了光盤,每人又一碗蒜汁撈面條,外加一碗面條湯后,大家都打起了飽嗝。
返回的路上,有人提議去看看前面正在修建的景區(qū)。拐了幾道彎,大家來到了一叫轉(zhuǎn)角石的地方看到了正在修建的大壩。修壩人說,景區(qū)是南召縣城一個叫老李四的人修建的,今年“十一”就可迎客。
附近村民聽說我們是來旅游的,甚是親熱,沏茶,聊天,而我則拿著手機不停的拍照留念。

村民們說,這里不僅有清涼,還有滿山的寶貝,像茯苓、山茱萸中藥材到處都是,只要人勤快,一個人一季弄個幾萬塊不成問題。村民們希望我們邀請更多客人來到這里避暑,也歡迎大家來這里參與開發(fā)。大家都應(yīng)承下來,說一定把你們的心愿寫下來,轉(zhuǎn)發(fā)給更多的人。(楊驕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