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8分以上,給5星
電影結(jié)束,第一反應是吹爆。但細想,不管前三十分鐘,后面問題也不少。本想給4星,但鑒于很多差評,所以,五星好評,拉到8分以上。 首先,走進電影院的時候,我抱有期待,但不高。 看B站豆瓣影評,只有吹特效,引戰(zhàn)《阿凡達2》、《星際穿越的》,而貶的則是千篇一律主旋律云云。無人講劇情。以往電影一出來,不說復述劇情,至少是有梳理劇情的。這讓我產(chǎn)生嚴重懷疑。將顧慮在同學群說出,一同學看過,說,“我覺得很好看”。雖然依舊懷疑,但還是趕了個初二最后場次,23點開始,次日1:53時結(jié)束。
進入影院,一開始半小時,比較出戲。 90年代的打戲與尷尬愛情故事,13年《萬萬沒想到》的笑點;特效挺新,還不錯但沒有給我多大驚喜,勉強夠得上20年對科幻的要求標準。 三者一結(jié)合,再加上包括但不限以下 ①一些十分粗糙的鋪墊,如: 剛說完除非有人破壞,不然半年一定能夠完成云云,然后果然遭到破壞了, ②無理由突出主角,出現(xiàn)一些不符合邏輯情節(jié): 在艙室里明明可以一起去制服反叛軍,但吳京竟然將女主一行人鎖了起來???最后還不是得靠女主救他?這行為多少有點想不通,男主可是優(yōu)秀的領(lǐng)航員,而不是藝畫開天里辦派對的小丑。 ③數(shù)字生命計劃提了一嘴,然后無了,背景鋪墊的這個背景太過單一,有為主題服務而專為主題服務的感覺。 只覺得可能和部分網(wǎng)評那樣,是和第一部差不多的又一部科幻題材的英雄電影。 眾所周知,反轉(zhuǎn)不會缺席。 以下,講述這部三小時電影的大概情節(jié): ①雖然大家都說故事是三條線,但我認為故事是兩條線,一條是吳京的領(lǐng)航員線,一條是牛德華的工程師線。這兩條線就在臺面上,并行,貫穿整部電影。 當然,還有李雪健的統(tǒng)戰(zhàn)線,以及MOSS的線。李雪健的線是一個情緒中轉(zhuǎn)站,時而去激化、點燃,時而去冷靜、澆頭,影響劇情但更多的是調(diào)動情緒。而MOSS的線隱藏在背后,雖然關(guān)鍵,也讓這部電影更凸顯科幻韻味,但是可能是因為隱藏的太深了,去掉其實也行。 ②領(lǐng)航員的線能承接小破球1。 吳京成為領(lǐng)航員,與趙今麥相知相愛。在驗證行星發(fā)動機能夠?qū)崿F(xiàn)推動月球、地球過程中,基地系統(tǒng)遭受到攻擊,無人機紛紛叛變,屠殺基地成員,無人機的叛亂最終由550C系統(tǒng)解決 另一邊,幾個反叛分子企圖炸毀地月空間站,而后在艙內(nèi)出現(xiàn)激烈搏斗,但我京哥此時機緣巧合也在艙內(nèi),后面劇情懂的都懂。但。。。還是被炸毀了。 ③牛德華的線,開啟新篇章。這部電影,吳京不小心成了引子,牛德華哥哥才是主角,正戲開始。 牛德華原本也是有個完滿家庭,可惜行車不規(guī)范+人工智能這個老6的算計,妻子直接死亡,女兒被讀取成為數(shù)據(jù)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了下來,通過量子計算機550A,成為兩分鐘的女兒。 德華在見到550C之后意識到與550A不是一個量級的最新版550C可以讓女兒不再只能是兩分鐘女兒,在550c被摧毀,只有通過550A才有機會繼續(xù)完成任務的千鈞一發(fā)之際,以550A的操作權(quán)同上司寧理做交換。寧里最終答應讓德華加入550后續(xù)版本中,并使用550使得女兒永生。 而后,德華也是這么做的,放棄了進入地下做一個地下人的機會,讓女兒接入550W。而這也導致了系統(tǒng)過載引起的空間站毀滅,德華也進去了。 但最后還是因為老上司寧理,得以出去。在任務中,寧理死了,死前說了幾句話,使得德華的愛,不在局限于女兒。話說就一點也不想已經(jīng)涼透了的妻子了? 但不得不說,這里面的一些個鋪墊,做的都挺好的。 牛德華自私的愛,稍微擴大,也是有層層鋪墊。其中一個鋪墊和吳京扯上關(guān)系,兩條線并軌了屬于是。 最后的最后,在主角和一些同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中外醬油的努力下,小破球又一次獲救了。 我的幾個看法: 電影內(nèi)容其實挺簡單?不深究,是這樣。 電影很長需要憋尿?腎還行,給憋住了。
最后針對一些低分評價的一些回答 1.關(guān)于特效, 我是偽科幻迷??催^劉慈欣小說全集以及一些補充,看過王晉康,也看過阿西莫夫,雖然不多但國內(nèi)外科幻看完幾本;也聽完了幻海航行和科幻視界,早期的文曰小強;但不去探討飛機噴射引擎朝那邊開,不懂也不會去探討信號能否穿越蟲洞。 這樣的我,作為一名花錢買票的觀眾認為,小破球2特效很不錯或許說不上,但不差,連續(xù)的不低品質(zhì)特效組合成眼前的一幕幕,那還是挺不錯的。 2.關(guān)于主旋律 這是我一開始被嚇退的點。只能說這三個字,在影視作品上,被許多人貼上了負面的標簽,在我心里也有如此擔心。 但看完,主旋律?這是主旋律嗎?這和我想象的主旋律完全不一樣啊!雖然多來點會更拖(指的時間,而非劇情),但多來也無妨!大不了膀胱爆裂。 鑒于主旋律這三個字在許多人心中有消極的象征,而在我這里,因為大學專業(yè)還有一些理想情懷的緣故,文化自信、理論自信依舊是滿是積極詞匯,所以在此用文化自信,中國自信,更為合適。 這部科幻片不再是小破球1那種披著科幻外衣的英雄主義特效片。而是中國式的科幻大片,真正具有中國的民族情懷。 不可否認,爽片成分多了點,難以比肩《2001太空漫游》《星際穿越》這些經(jīng)典科幻電影。因為劇中科幻劇情確實無亮點:流浪小破球點子第一部就有且沒拍好,已無震撼;上傳意識,人工智能形成智慧、噬主也屢見不鮮。但劇情也不是《獨立日》這種爽片可比的。 沒帶高要求的我,被這部電影滿足了。 (不是瑟瑟的滿足)
3.關(guān)于李雪健迷之自信對聯(lián)合政府發(fā)號指令 只能說,確實有賭的成分,有種英雄主義、主旋律的調(diào)調(diào)。 人死了還要繼續(xù)工作不是假的,是牛德華的寫實,看到這里的時候?qū)@部電影的期待已經(jīng)上去了,以為牛德華會通過什么手段提醒李雪健,結(jié)果沒有。 李雪健看了監(jiān)控攝像頭,是否是MOSS告訴他的?我不知道,但電影里這點不提即便是給人留線索,或者是推理、猜想空間,那也是只能導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結(jié)果。 但也只是一點,但將其定義為英雄主義引起的反智,只能說我們看的不是同一部電影。這個指令,不去管,得到的是地球三天毀滅;哪個按鈕按了,可能就是梭哈之后的贏麻了。 如果是我,雖然我沒有為全球這么多人的是用三天團聚走完最后一程,還是冒有匆匆死亡風險但也有成功自救的可能做決定,但在這個位置,身為賭徒的我大概率也會發(fā)布這樣的指令。 另外,遵守的是聯(lián)合國小兵,可能是被李雪健強大氣場嚇到了,也可能是小兵也有這種期盼,究竟是怎樣原因?電影里表現(xiàn)的不是很明顯。這點細節(jié)處理,超加分的好吧。 4.中國又一次拯救地球? 是也不是。 不是是因為,電影中雖然有用諸如三人“升天”過程中,最自以為是的外國人吐的很離譜,而旁邊兩位主角則很正常之類的進行對比,但哥哥們,出現(xiàn)意外準備自我犧牲給隊友生的只有吳京只有中國人?選擇保護年輕后生自我犧牲的就只有中國? 是是因為,中國為小破球做的確實多,而且這也是中國視角。 但問題來了,中國政府,中國人民,中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們,就為什么就不能拯救地球呢? 只能說,拯救地球,不是以美利堅為首的西方人專利。 5.情節(jié)塞的太滿了 正如前面說的,這部電影情節(jié)其實很簡單,但是拍了快三個小時,敘事手法其實也嫻熟,但不夠游刃有余。 但就我個人觀影體驗來說,吳京的愛情戲可以減少尤其是前三十分鐘尷尬的相知相熟過程,但情節(jié)絕對是可以再加的,比如MOSS,比如數(shù)字生命計劃,比如反叛軍。 不夠游刃有余,雖有遺憾,但這屬于上升空間,沒有也不影響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的事實。 6.其他問題,諸如 ①為什么選擇流浪地球計劃而不是其他的? 答:大概是因為時長已經(jīng)夠長 ②為什么不用機器人代替三百人類手動引爆核彈氫彈? 答:又一個大聰明。 ③反智主義,利己主義,英雄主義,主旋律太過明顯? 答:你的主義太多了,你的主子是誰。 ④節(jié)奏有問題,氛圍有問題? 答:確實不夠好,有待提高。 ⑤演員老齡化? 答:我甚至覺得把29歲的朱顏曼滋換成36歲的楊冪會更好? ⑥炸個太空電梯這么麻煩? 答:我也覺得麻煩,先把底部炸了,然后再炸其他的不好嗎? 最后,整體評價: 國產(chǎn)科幻商業(yè)大片,認真不得,但好看。照此發(fā)展,國產(chǎn)科幻,未來可期。 同時祈禱,希望這不是歸海一刀的那一刀,藝畫開天太過答辯,而三體電視劇編劇一自由發(fā)揮就災難。。。唉,三體啊,抄個作業(yè)都這么難嗎? 而小破球2的原創(chuàng)點處處是,也創(chuàng)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