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補看完《輕音少女》后內(nèi)心的空虛感?(轉(zhuǎn))
在一個平平無奇的weekend,我終于下了下決心買了大會員,看了輕音少女。
看完之后,我后悔自己看了這部動漫,那是因為在考試周我看了一部深刻影響我的性格的動漫。
畢業(yè)典禮五位少女演奏完畢,在夕陽余暉下沉沉睡去,緊接著灰暗的ed終于讓我意識到,漫長的27話,結(jié)束了,承載著五位少女的樂隊夢,也告一段落了。
自此,我陷入了巨大的空虛感,看番的時候,我憧憬一樣知心的朋友,憧憬這樣從零開始,一起追夢的勇氣和能力,羨慕大小姐的財力,和大人手眼通天,小佐和的權傾朝野。但是畢業(yè)的那一刻,我也認識到最美好的東西也會幻滅,瞬間現(xiàn)實的挫敗感和一切皆無意義的思想在我的腦海里翻涌。我已經(jīng)毫無心思去為考試復習,一心只有去翻找輕音少女的后續(xù),十年之約的演唱會等等一切她們還存在的證明。
可是,輕音少女永不再見。
晚自習時間,我沒帶筆,也沒有心思學習,所以我去搜索了輕音少女,想去尋找那一份溫存的美好與單純。但是,我看到了與“輕音少女永不畢業(yè)”截然不同的觀點:輕音少女永不再見。
這位作者在文中精準地點出來看完輕音少女,我那種難以言表,悵然若失的感覺,但是他的文章讓我深有感觸。輕音少女的美是虛幻的美,是定格在高中這一時期的放課后茶會在一起的美,這份美太美好以至于讓人難以釋懷,畢業(yè)之后,這份青春的美好不應隨著年齡而順延,進而凋零,應該定格在這一時期,輕音少女最終走出了花園,但她們永遠不會忘卻這一份美好。我們也一樣,不能總是沉浸在回憶中的美好無法自拔,而是走出青春的花園,在偶爾的記憶中尋找感動。
這部作品真的讓我難以釋懷,追其他番的時候,我想的是還有三話,xdm加油沖劇情啊,而看輕音少女的時候,我想的是還有三話,看了,這份美好就沒了,即使再次回顧,也只有回憶美好的感覺,而不是體驗青春與單純的感覺了。所以我一直不愿甚至不敢去看番外。看完輕音,你讓我回憶劇情,我又說不清劇情線,似乎只有萌萌的五位少女在灑滿金色的床邊下悠閑喝茶,在三次校園祭上精彩的演出,然后就結(jié)束了。想到這,我又察覺到了青春的珍貴,想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了。
于是我就去搜“大學應該怎么度過”,看完之后我的結(jié)論只有一個,不管怎么過,都是一種浪費,我甚至起了一種度過大學就自殺的念頭,因為在我的想法中,之后的生活沒有了玫瑰色的暢想與單純,有的只是一心想上的攀登和對生老病死的憂慮,太世俗了,太庸俗了,這種已經(jīng)固定下來,就等你去茍且得過的生活太讓人失去興趣了。
而且,從體感時間來看,相對感知的時間會隨著年齡而變快,也就是說,我們對一天的感知將會從“寫完作業(yè)媽媽給我十分鐘看電視,太棒了,我看了一集熊出沒”變成“馬上開始工作,然后整理了一個小時書桌”,最后到“還沒感到冷,夏天就已經(jīng)來了,還沒看到下一個秋天,生命就結(jié)束了。”
怎么才能好好的活下去,活的像青春的自己憧憬的樣子呢?
我從體感時間入手搜集資料
首先是逃脫舒適圈,就像我不擅長寫文,但是我依然選擇抒發(fā)對輕音少女的感慨,就是逃離自己的舒適區(qū),在這段時間里布滿了自己在新區(qū)域探索的標記點,在感到阻塞的同時,也會感到時間過得很慢,很充實。
其次是接受長大,就算沒有玫瑰色的青春,也能有平凡中的小幸福,小感悟。我接受的觀點是,人生是追求意義的過程,所以無論我們是虛度光陰,或是勤奮耕耘,都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都可能在不經(jīng)意間獲得對生命的感悟,但是聯(lián)系上一條,虛度光陰會讓體感時間變慢,所以獲得感悟的幾率很小。
可能是應試高考的影響,我的想法深受建設祖國,奉獻社會的影響。但我仍然認為:當你感到空虛,沒有事可做,感到生命黯淡無光的時候,為社會做出哪怕一點點的貢獻吧,在利己主義盛行的社會,為他人帶來快樂和幫助,本身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這是本人第一次在論壇發(fā)文,如有觀點交流,歡迎評論,感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