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基礎-三大調和五大面
我的微信訂閱號:格言表現藝術
要系統(tǒng)正確的學習打光,必須從素描基礎開始,也就是從石膏立方體開始。先要明白物體受到光照后所產生的明暗變化與關系,這個關系把握到了,無論多復雜的場景,將來你的光就能打出場景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很多新人總會覺得為什么別人老說自己的光沒層次,究竟是怎么回事,問題的根就在素描基礎上。

這個場景的打光過程視頻在我的b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4y1G7AM
下面我們來分析這個立方體面上的三大面:

1.亮面,也就是受光面,是三大面中最亮的一個面,其中的0,是一條正對光源的棱,這條亮線同時勾勒出造型的轉折,讓表面的明暗更加豐富,想要做出這個效果,模型上要有圓滑才行。
2.灰面,它側面受光,比亮面稍暗,可以看作是亮面與暗面的過度面。
3.暗面,它背對光的方向,顏色最深。
當然,每個面上還有細節(jié)漸變,比如環(huán)境反光,這個下次講五大調時分析。
我們下面就試著在三維里還原出一個立方體的三大面:
做好一個立方體場景,這個立方體帶有圓角,為了模擬出剛才提到的那條高光強烈的棱。然后給場景一個穹頂環(huán)境光

不難發(fā)現,如果我們按照先前分析的三大面來分析這個燈光的話,那么我們根本沒法分出它的素描關系,最多能勉強分出2個面,少了第三面的立方體,它的立體感就大大減弱了。
關閉這個穹頂燈,然后我們按照之前分析的那個圖中光的方向來打一個圓盤燈

這時我們發(fā)現,剛才分析的三大面很清晰的展示在了我們眼前,而且還能看到那條高光棱,美中不足的是:暗面過暗。那么這時就需要補光,將暗面提亮。

補光的辦法也很簡單,將剛才那個穹頂環(huán)境光再次打開。

通過兩個燈的互補,我們這才得到了一個有著正確的素描關系的立方體


五大調其實是對三大面的一個補充,兩者在物體的明暗關系中同時存在。五大調分為:高光,中間調,明暗交界線,反光和投影。
我們在給一個場景打光時,要分析場景里每一個元素的明暗表達,是否能清晰的分辨出這些調性是一個打光是否能有層次的基礎,一個看不清調性的打光場景是沒有層次感和立體感可言的,也就是常說的,會很灰很平。
現在我們以一個球體和一個12面體來分析一下:
1.高光
它是物體表面正對光源的,最亮的面


不論物體多么復雜,高光永遠是正對光源的最亮部分
2.中間調
它是亮面到暗面的一個過程,就是三大面里的灰面,它雖然不是正對光源 ,但也受到很多光的影響,而且還會隨著表面的變化而慢慢衰減。中間調的亮度比高光深,比暗面亮。


3.明暗交界線
它是物體灰面和暗面交接的地方,從這開始,物體進入背光面,它是一個表面最深的地方。但明暗交界線不只是線而已,根據物體表面的不同,它也會是一個窄窄的過度面。


4.反光
當光照射在一地面后,被地面反彈回物體表面,于是在暗部形成了一個偏亮的區(qū)域,這就是反光。


注意!反光的亮度再亮,也不會超過灰面里的最暗處。
當然,我們做場景時,因為還受到環(huán)境光的影響,所以反光面會更加復雜,比如下圖:

這里還受到了環(huán)境對球體背側面的反光,這個反光讓球體和背景拉開了層次。也就是物體的輪廓被勾勒出來了,物體和背景之間的距離被表現出來了,畫面從而有了深度。
5.投影
這是被物體遮擋而形成的一個暗區(qū),光與被照射物體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長。這個在表現里是自動計算。


對比兩者的影子,可以發(fā)現,從12面體所投射出來的影子比小球更加柔和,至于影子的虛實和深淺的控制,我們以后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