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那條難忘的河(小說)
村頭那條難忘的河(小說)

?????????????????????????????????????吳賢德/文
????????????????????????????????????????(一)
我的故鄉(xiāng)位于豫南大別山下,一個貧窮落后的偏僻的山村,村頭有條三岔河,每次回老家途經(jīng)村頭三岔河時,望著河床里清澈見底靜靜流淌的涓涓細流,都會把我的思緒帶回那個,曾經(jīng)發(fā)生在三岔河一樁樁往事,那個讓我終生難以忘記的歲月。
??70年代,Y形三岔河中間有一大片三角形河灣荒地,荒地里長滿一人多高的灌木叢,河邊長著一排高大的柳樹,每到夏天到來,村里的小伙伴們都會三五成群,光著屁股跳進三岔河里洗澡,不到大人們拿著棍棒找到河邊,要下河揍人,我和小伙伴們才肯上岸回家。
??小河里的水清得連藏在石頭縫里的魚蝦,站在岸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說起捉這些藏在石頭縫里小魚小蝦,我和村里小伙伴們可以說個個是能手,抱起河床里的大石塊,猛擊隱藏有小魚小蝦的石縫,然后翻開石塊,這些被擊得暈頭轉向的小魚小蝦,只得乖乖束手就擒。
?這些被捉的小魚小蝦掐頭去尾洗干凈后,用青樹葉和青草包裹起來,撒上從家里偷出來的鹽和豬油,放進火堆里翻動燒烤,幾分鐘后,一包香噴噴回味無窮的燒烤,大家就可分著吃了,今天回味起來,還有滿嘴香味的感覺,無憂無慮的童年,是那么快樂無窮。
????????????????????????????????????????????(二)
?17歲那年,在我拼命發(fā)奮讀書考縣師范學校,畢業(yè)后當一名教師,命運卻偏偏捉弄了我,給我一個致命打擊,1977年2月28日(農(nóng)歷正月十一日),43歲的父親被病魔奪去了年輕生命,作為家庭老大的我,不得不放下書包,回到生產(chǎn)隊參加勞動掙工分,養(yǎng)活一個13歲的弟弟和兩個年幼無知妹妹(小妹患有先天性心臟?。?/span>
??父親去世后,本來就窮得連飯都吃不飽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為了節(jié)省糧食,一到農(nóng)閑,母親就把一天三頓飯,改成了早上和中午兩頓,一天晚上,弟弟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不能下地走路的小妹餓得直哭,背著小妹偷偷跑到隔壁大娘家,為小妹討了半碗稀飯吃,不知咋被母家知道了,回家被母親狠狠揍了一頓。
??我是家庭老大,讀小學在離家較遠的大隊小學,弟弟讀小學在離家較近的鄰村小學,說起患先天性心臟病不能下地走路的小妹,可以說是弟弟從小背大的,沒上學前在家天天背,上學后,除星期天外,上學背到學校,放學背回家里,直到小妹13歲吐血死亡。
說起這個患先天性心臟病,13歲吐血死亡的小妹,如果當時家里有錢,及時把小妹送到醫(yī)院治療,全家人絕對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小妹大口大口吐血,直到把血吐盡,吐不出血來,奄奄一息死亡。今天回想起來真的讓人很傷心,還只想落淚。
?????????????????????????????????????????(三)
??1984年,我在中國青年報上發(fā)表一篇“山區(qū)青年讀書訂報難”的小文章,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一個祖祖輩輩農(nóng)民的孩子,這篇小文章卻改變了我的命運,被縣郵電局招聘到公社郵電所,當了一名人人羨慕的山村郵遞員。嘗到讀書甜頭的我,從此更加拼命讀書了。
當時,農(nóng)村正在上映《人生》電影,電影男主人公高加林,一個高考落榜農(nóng)村青年,在他轉業(yè)到地區(qū)勞動局長大伯的影響下,在大隊書記高明樓的活動下,成為縣委通訊組新聞干事,同村一個心地善良姑娘劉巧珍,雖然一字不識,卻深深愛著有文化的高加林。
我們家住在三岔河西,阿芳家住在三岔河東,三岔河,是我每天去郵電所上班必經(jīng)之路,當時郵電所住房緊張,我們這些從農(nóng)村招聘上來的臨時工,去郵電所上班只能早出晚歸,那時從村里去郵電所沒有公路,每天只能推著笨重的自行車,從又彎又窄坑坑洼洼的田埂上步行。
每天去郵電所上班,讓我最苦惱的是,就是過往沒有橋,河床里墊幾個石塊,踏上東倒西歪,作為過河跳板的石塊上,過河稍不小心,就連人帶車掉進河里,夏天掉進河水里,大不了弄濕鞋子,冬天掉進冰冷刺骨的河水里,真的讓人受不了。
一年夏天,暴雨過后,我從郵電所下班回來,艱難的推著輪胎上沾滿黃泥漿的自行車來到三岔河邊,累得實在推不動了,就把自行車往河邊一丟,坐在石塊上想歇一會兒,被在河邊洗衣服的阿芳發(fā)現(xiàn)后,她拿著一條毛巾跑過來,一邊幫我擦洗車子,一邊告訴我,天冷的時候,你去郵電所上班,我每天都會想辦法把雨靴送到河邊。
阿芳家住在三岔河東半山坡上,全村只有她們一家人住在河東,離三岔河邊很近,我們家住三岔河西村莊,離三岔河邊,大約一公里多,我從村子里出來去郵電所,阿芳站在她家門前就能看見我,阿芳果然是個守信用的姑娘,冬天來臨的時候,當我推著自行車快到三岔河邊時,阿芳都會提著一只裝著雨靴的布兜,站在我過河的地方等我。
?????????????????????????????????????????????(四)
八十年代,我們老家還是個很封建的地方,春暖花開,天氣變暖了,我勸阿芳不要再送雨靴了,時間長了,如果被村里人知道了,背后肯定會說閑言碎語,甚至更難聽地話,如果傳到她父母耳朵里,丟了她父母面子,不但會遭來她父母極力反對,也很快會拆散我們兩人關系。
固執(zhí)的阿芳,不但仍然堅持送,還經(jīng)常用她的花手絹當作信封,給我寫來一封封信,告訴我,她很喜歡《人生》電影里的劉巧珍,她要像劉巧珍一樣愛高加林,嫁給我,給我生孩子,在那個家鄉(xiāng)還十分封建的年代,像阿芳這樣敢做敢為潑辣大膽的農(nóng)村女孩,全縣只怕也難找?guī)讉€。
一天,去郵電所上班過三岔河時,阿芳遞給我一個手絹信封,信中阿芳告訴我,今天我和娘(媽)一塊上山打豬草去了,無論多么累我都不怕,晚上,河灣地頭大柳樹下,我有最“珍貴”的東西送給你,一定要等我。送報紙去農(nóng)村大隊路上,反復思考阿芳會把她什么最“珍貴”的東西送給我。
煎熬中,終于等到天黑下來,當我忐忑不安踏著皎潔的月光來到河灣地頭大柳下,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等在那里的阿芳,不但比平時打扮得格外漂亮,還特意在身上灑些香水,我和阿芳緊緊擁抱在一起,翻滾在大柳樹下青草坪里,那一刻,只怕天上響起雷聲,下起狂風暴雨,我和阿芳恐怕也難有知覺。
當阿芳喃喃細語附在耳邊告訴我,我要把女人一生最“珍貴”的東西獻給你,一邊說,一邊用手解開我的皮帶,當我們兩人將要越進“雷池”那一刻,我的大腦突然清醒起來,告訴阿芳,沒有結婚前,我們絕不能做這種偷雞摸狗,讓父母丟人的愚蠢丑事。阿芳狠狠在我背上捶了兩拳,笑話我是個送到嘴邊的甜桃都不吃的傻瓜。
???????????????????????????????????????????(五)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沒有不透風的墻,阿芳我們兩人晚上約會的“丑聞”,背后不僅在村里傳得沸沸揚揚,阿芳的父母也有所耳聞知道了,阿芳父母從村里人背后傳言得知,她夜晚偷著跑出來和我談戀愛不光彩的事后,可怕她父母嚇壞了,生怕女兒阿芳未婚就讓他們做了外公外婆,一邊四處找媒人給阿芳介紹婆家,一邊讓她兩個妹妹和阿芳睡一張床,盯著她,不讓她晚上外出。
晚上,阿芳有兩個妹妹盯梢不能出來,膽大的阿芳告訴我,我們干脆就明目張膽的在白天約會,那時河灣地里種的全是一人多高的紅麻,我們鉆進紅麻地青紗帳里,照樣親親熱熱,摟摟抱抱,熾熱的戀愛著。在那個還沒有開放的年代,我和阿芳火熱大膽的愛情,自古以來絕對是全村男女青年創(chuàng)始人。
1984年10月,一天,我從郵電所送完報紙下班回到家里,當生產(chǎn)隊長的堂哥來家婉惜地告訴我,阿芳這么好的姑娘可不好找,人家讓你帶她私奔,你瞻前顧后的害怕這害怕那,阿芳父母已為她選擇好出嫁的日子,現(xiàn)在后悔還來得及,帶著阿芳私奔到外地打工去,不然會后悔一輩子的。
聽說阿芳要出嫁,晚上,躺在床上,回想阿芳為我過河送雨靴,回想和阿芳在一塊的開心時光,心里像打開五味瓶,朦朦朧朧中,窗外好像有人在輕聲輕語叫我,阿芳來了,開門,把阿芳緊緊抱在懷里,淚流滿面的阿芳,一邊哭泣,一邊央求我,帶我走吧,再不走,我就成為別的男人的女人了。
抱著哭成淚人的阿芳,一邊為阿芳擦眼淚,一邊安慰阿芳,我何嘗不想帶你私奔,我多次請問過母親,母親都以我們家的條件,不允許我?guī)闼奖?,我們兩人一走了之,你的父母肯定會找上門來,不但拼命和我母親要人,還要向你們家賠償彩禮等損失,就是把我們家三間土坯茅草房賣了,也不夠賠。不僅母親不同意我們兩人私奔,弟弟和妹妹也不同意。
????????????????????????????????????????(六)
阿芳雖然是個普通農(nóng)家姑娘,但她是個十分通情達理之人,送阿芳回家的路上,我們兩人坐在小河灣地里談了很久很久,當我把母親的顧慮告訴阿芳,阿芳表示理解我,她也知道我們兩人私奔了后果有多嚴重,她的父母肯定會大鬧我們家,向我們家索賠彩禮錢,甚至砸爛我們家庭。
因為父親去世早家里窮拿不出彩禮,就這樣眼睜睜地把本屬于自己心愛的女人,送給了別的男人,我和阿芳雖然沒能成為夫妻,村頭的小河邊,我們兩人創(chuàng)造了前無古人浪漫的愛情故事。阿芳結婚后,我也辭去家鄉(xiāng)郵電所郵遞員工作,加入漂無定所的打工大軍,從此與阿芳失去了聯(lián)系。
??????????????????????????????????????(七) ??
91年春節(jié),回老家時,村里一些鄰居們背后問我,阿芳回娘家,我們越看越覺得阿芳的兒子長相很像你,鄰居們的話,讓我想起阿芳在她第二天就要出嫁,那晚我們兩人在小河邊大柳樹下,我大膽接受了阿芳最“珍貴”的東西。小河邊大柳樹下,我和阿芳種下的愛的種子,奇跡般開花結果了。
轉眼40年過去,我從當年的棒小伙成為一位60歲老人,每每想起,我還很感謝阿芳當年的懂事和理解,心中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見到阿芳和她的兒子,見證一下村里鄰居們的傳聞,問一問阿芳這些年日子過得怎樣……
如今的村頭三岔河,變成了一條又寬又直的河,河灣地變成了漂亮的村莊,過去,去郵電所坑坑洼洼又彎又窄的田埂,變成了柏油水泥馬路,土坯茅草房變成了小洋樓,三岔河上架起了能通汽車水泥橋,清澈涓涓細流的河床,變成了兩岸村民洗菜洗衣的好地方。(原載中國作家網(wǎng),本故事純屬虛構,圖片為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