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瑜伽教練培訓學校
有朋友說在做瑜伽騎馬式的時候膝蓋疼,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先來說一說膝蓋吧。
首先:我們總說膝關節(jié)承擔了人身很大一部分重量,所以減肥對膝關節(jié)有好處,能夠減輕膝蓋所承受的重量。但是這種承受重量,是膝關節(jié)在正位的時候,而且是整個關節(jié)面平均分擔重量,比如我們說的膝關節(jié)超伸對膝蓋的損傷,除了關節(jié)面互相擠壓產生的磨損,還有重量在關節(jié)面分擔不均勻給膝蓋造成的負擔,相當于有的部位更多的承擔了人體的重量。
其次:膝關節(jié)的前方有一塊髕骨,髕骨包在向下延伸的股四頭肌肌腱里,它上面是沒有肌肉附著的。
所以你用手在體表閉著眼睛就能摸到它,當腿伸直彎曲時你能夠感受到它的滑動,他幾乎就在皮膚下面,從這個角度講,膝關節(jié)是脆弱的,從正面碰不得,壓不得的。

我們再來看看瑜伽里的騎馬式
不管是膝蓋、腳背落地;還是膝蓋點地,腳趾踩地。但他們都叫騎馬式。
膝蓋都落地,似乎膝蓋都承擔身體的重量,但是僅僅是看上去,他們并不是騎馬式的根基,并不承擔身體重量。
我們再來看一看瑜伽中什么叫根基?
很多人認為落在地面上和地面接觸的身體部位就叫根基,雖然沒有錯,但是不全面。
瑜伽中的根基是指落在地面上并且承擔身體重量的部位叫根基。所以起碼式中的膝蓋,并不是體式的根基,他們僅僅是接觸地面而已,并不承擔身體的重量。
?
我們再來看一看在騎馬式中如何避免膝蓋疼?
1、膝蓋點地,腳趾踩地的情況。
前腳掌向下踩地,腳后跟向遠處蹬送,啟動整個腿部力量,架空膝蓋。膝蓋只是接觸地面,其實也完全可以不接觸地面。
2、膝蓋腳背落地的情況
腳背、腳踝向下壓地,大腿肌肉向上收緊,啟動腿部力量,架空膝蓋。膝蓋只是輕輕的接觸這面。
?

這種情況還有一個稍微變通一點的方法,介紹方法之前,先申明一點,省得各路大師們噴我:在你不會使用肌肉力量,沒有辦法控制你的肌肉力量時,可以用這種變通的方法,但最終還是要使用肌肉力量架空膝蓋。
這個變通的方法就是:不要讓膝蓋正下方落地,而是錯開髕骨的位置,向上或向下方移一點,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讓硬骨頭去承擔重量,而不是讓髕骨、關節(jié)直接承擔重量。當然這是野路子,最終還是要學會正確的啟動肌肉架空膝蓋。
?
當然在膝蓋下方墊東西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常用辦法,雖然也會咯到他,下面厚一點軟一點總是好的。
總結一下:最好是啟用腿部肌肉,把膝蓋架空,膝關節(jié)只是輕微處置,并不承擔身體重量;你實在不會使用肌肉力量的情況下,就錯開髕骨的位置,向上或者向下移動一點,并且可以把膝蓋下方墊厚一點。
這個方法不止適用于騎馬式,也適用于其其他類似的情況。
膝蓋在基礎瑜伽體式當中,膝蓋落地或者其他跪立的體式,幾乎都不會承擔身體重量,或者說不會是主要承擔身體的重量的部位。
我能想到類似的情況還有眼鏡蛇式、龍式及各種變體、還有弓步、貓伸展式。幾乎都是一樣的情況。
龍式變體:
蛇王式:
眼鏡蛇式:
貓伸展式:
還有平時在豎叉的練習過程中也要注意,
記住一句話:這些雖然膝蓋落地,但是膝蓋都不是根基,只是蜻蜓點水般的接觸地面,不出力。
就像在后彎中腰椎被架空是一模一樣的道理:上面有胸椎的延展,下面有骨盆的后傾,腰椎的任務就是順著胸椎和骨盆鋪好的軌道延展,并不會主動的出現(xiàn)折點。膝蓋也一樣,下面有腳、小腿,上面有大腿肌肉力量撐著,膝蓋在中間只負責擺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