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方向盤的概念車 1981年Mazda MX-81 Aria
三十多年前,那時的私家車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流行的很多電子設備還未問世。但是這不妨礙汽車設計師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在概念車上體現(xiàn)出來,比如1981年的Mazda MX-81 Aria概念車(Aria是意大利語,意思是空氣)。這輛車出自當時意大利博通設計中心的新任車身設計總監(jiān)Marc Deschamps(法國人)之手,算是意大利設計+日本技術的結晶吧,看看這位設計大師設想的未來轎車。

在汽車問世后的幾十年里,每一次大的技術飛躍就像一個勵志故事那樣激動人心,馬自達Mazda MX-81 Aria首次亮相時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首先是它的外形,不僅僅是比1981年的轎車更漂亮這么簡單,其采用的光滑平整流線外形在1981年的普通量產(chǎn)轎車上還無法實現(xiàn)。



和同時代的量產(chǎn)轎車相比,它的駕駛方面的設計完全是顛覆性的,普通儀表被一個彩色CRT顯示器代替了,彩色CRT顯示車輛的速度、油量和發(fā)動機轉速等數(shù)據(jù)。而最大的變化是這是一輛沒有常規(guī)方向盤(或控制舵)的車,駕駛員通過圍繞著CRT顯示屏的導軌來操作車輛的轉向,這樣的設計好看是好看,實用嗎?設計師是這樣認為的;未來的汽車應該是無人駕駛,有一個輔助的小轉向裝置就夠了(這樣就不用設計成常規(guī)的方向盤,那個太占地兒了),算是遇到緊急情況下的一個輔助配置而已。?



這輛概念車的另一個神奇之處是在一輛量產(chǎn)版的馬自達323底盤總成上制造出來的,軸距2.36米,動力為一臺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
Mazda MX-81 Aria太過超前,真是展現(xiàn)的純未來概念。直到八年后,量產(chǎn)的1989年款的馬自達323F采用了小部分它的設計元素。而純粹的自動駕駛,還有不小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