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arina hirasei







學名:Mandarina hirasei
中文名:暫無
假名:アナカタマイマイ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柄眼目。瀕危物種I類(CR+EN)
品種特征:殼長13.0毫米,殼高21.0毫米,扁平,略薄,螺層稍微有點膨脹。體層邊緣呈圓形。 殼色為淡黃褐色至深褐色,沒有色帶。殼面幾乎光滑。殼表面的光澤較弱。臍孔張開較大。殼口很厚并伴有反轉。一種半樹棲物種,在露兜樹和小笠原檳榔樹生長的森林中的樹上到地面上生活。
棲息地:父島南部、巽島
棲息狀況:在父島幾乎滅絕
減少因素:受外來物種的影響【被食貝類陸生渦蟲新幾內亞扁蟲(?Platydemus?manokwari)以及黑鼠(Rattus rattus)捕食】

以上7張圖片為水族館實地拍攝。


文中提到的新幾內亞扁蟲(?Platydemus?manokwari)圖片如下:

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起源于新幾內亞3000米海拔高山區(qū),蝸牛的天敵。
侵入途徑:日本境內種群入侵路徑不明,但被認為是在植物貿易過程中導致混入。在國外,它作為非洲大蝸牛(Lissachatina fulica)的天敵被引入太平洋諸島。另外,也有可能是在農作物、植物的移動過程中混入并被帶入。
侵入時間:日本境內最早記錄時間在1990年10月。
文中提到的黑鼠(Rattus rattus)圖片如下:




黑鼠也稱黑家鼠、屋頂鼠或亞洲黑鼠等,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侵入途徑:由于交易等無意圖的移入
侵入時間:不明確,但據推測早在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三國時期)就已經入侵日本,被認為于1920年左右被認為帶入小笠原群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