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門拜師儀式開創(chuàng)大連烹飪界先河 大師云集連菜傳承譜新篇
薪火相傳,才能讓連菜之花常開不敗。7月29日,一場足以載入大連烹飪界史冊的行業(yè)盛會,一次開創(chuàng)大連烹飪界先河的最高級別拜師儀式——林門拜師儀式,在富麗華國際大酒店盛大舉行。中國十大名廚、連菜第四代傳承人林波大師,以收徒儀式為傳承載體,讓連菜新秀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國寶級元老、國家級大師、行業(yè)翹楚,推動連菜蓬勃發(fā)展再攀新高。
這次拜師儀式能有如此高度,因為中國烹飪界舉足輕重的大師們撥冗蒞臨,齊聚一堂。其中包括中國國寶頂級元老大師、遼菜泰斗、中華十大名廚戴書經(jīng),中國國寶頂級元老大師、世界中餐名廚聯(lián)誼會會長、中國頂級大師委員會主席李耀云,中國國寶頂級元老大師、中華十大名廚、中國頂級大師委員會秘書長盧永良,中國國寶頂級元老大師、遼菜泰斗、中國首屆烹飪大賽冠軍劉敬賢……
幾十位中國烹飪界泰山北斗、中國元老級大師、中國國寶級大師、中國頂級大師,三大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中國餐飲行業(yè)翹楚、各省級餐飲協(xié)會會長等,共同見證這一場行業(yè)盛會,這不僅是對林波大師德藝雙馨的肯定,也是對連菜經(jīng)過歷代傳承人,結合地域時令特點,形成特色菜系的認可。大師云集,讓這場收徒儀式不僅是激勵行業(yè)新秀的平臺,更是通過和各種菜系大師們的近距離接觸,使連菜能夠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融合更豐富的味道。
儀式現(xiàn)場,傳承二字在大屏幕上熠熠生輝。這里蘊含著遼菜泰斗戴書經(jīng)大師,多年來對林波大師的傳承教導,也寄托了他們對連菜新一代傳承人的期望。
“大道清清,藝德明明。師徒相見,多世緣情。常記師父的教誨與叮嚀。教學相長,三人而行;一種緣分,又是一種修行!有請恩師收貼!”在充滿古風古韻的拜師儀式中,師徒之間,多了一份責任,一份情感。
正如林波大師在收徒儀式上感言:“作為一個師父和第四代連菜傳承人來說,有責任和義務,辦這次儀式。要讓可能沒有我當年那么好的機會,去接觸國寶級元老,國家級大師,行業(yè)翹楚的徒弟們,有這么一個機會,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各位,讓他們知道我并不是他們未來的盡頭,而只是開始,要讓我得以踩在巨人肩膀上之后,他們可以踩在我的肩膀上,這樣,連菜才會真正的蓬勃發(fā)展,開枝散葉。
現(xiàn)在年輕人都說,生活需要儀式感,我們廚師界收徒更要有儀式感,要讓年輕人知道,叫一聲師父沒那么簡單,這里面有很沉的責任,不要有讓別人替你負重前行的想法,因為你們都應該背著連菜前行,連菜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林門收徒儀式,也受到全國餐飲界的廣泛關注,中國烹飪協(xié)會專程發(fā)來賀信,中國烹飪協(xié)會理事長、國家著名餐飲烹飪管理專家馮恩援,中國飯店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國家著名行業(yè)培訓專家張景富等嘉賓現(xiàn)場致辭,現(xiàn)場嘉賓們還準備了書畫、湘秀等賀禮,為拜師儀式增加了喜慶和文化的氛圍。
▲林波大師
林波大師簡介
中國十大名廚
致力連菜守護
林波大師,中國首批注冊資深級烹飪大師,首屆世界中國烹飪大賽金獎獲得者,首屆中國烹飪大師、名師專家委員會委員,首批入選國家名廚編委會官方發(fā)布的《國家名廚專輯》。
林波大師曾獲得中國名廚大會首屆“十大名廚”稱號、首屆“中國烹飪金匠”、中國烹飪“巨匠”、首批中國烹飪“名人堂導師”稱號,被授予“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獎,并經(jīng)遼寧省政府批準成立首批“大師工作室”、獲得省政府首批“工匠大師”稱號,被授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遼菜百名傳承人”。
師從戴書經(jīng)藝起海味館
22歲奪得首個市級冠軍
林波大師的父親林香圃隨闖關東的大潮漂洋過海,定居大連,為了謀生選擇廚師行業(yè)。日后林波大師子承父業(yè),也成為廚師,進入海味館工作,并在父親的引薦下,拜戴書經(jīng)戴大師為師,這又開啟了林波大師廚師生涯不斷提升的全新篇章。
在戴大師這位伯樂的指引下,林大師一步一步,刻苦鉆研,夯實前行。逐漸在各種廚藝賽事中展露頭角憑借著刻苦專研,從市級到省級到國家級,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戴大師的言傳身教,也離不開胡勤發(fā)、于國禎等老一輩名師的親傳指導,也得益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摯友的鼎力相助。
在海味館這個全市最高級的廚藝平臺之上,林波大師在增長眼界的同時,廚藝進步極為神速,前行的每一步都鏗鏘有力,在廚藝日臻完善的同時,林波大師更是把“做菜先做人”的師訓銘記于心,德藝雙馨,這樣林大師在22歲就技壓群芳,奪得了他的第一個市級冠軍。
創(chuàng)意宴席享譽全國
致力連菜挖掘傳承
在進入管理崗位后,林波大師不但沒有荒廢廚藝,反倒是新的崗位給了他更多與國內同行佼佼者、各地名師交流的機會,林大師尤其擅長大連海鮮的制作,他不但精通魯菜遼菜,而且川菜、粵菜、湘菜等其他菜系也研究頗深,這種博采眾長、兼容并蓄,形成了他創(chuàng)新不忘本,傳承不守舊的特點,林大師厚積薄發(fā),慢慢進入到他廚師技藝的爆發(fā)期。
五香熏魚、花蝶彩拼、風味鮑翅、蘭花蝦球......一道道獨創(chuàng)菜品在全市叫響,海參宴、燕翅宴、海鮮全宴......一席席創(chuàng)意宴席享譽全國。中國烹飪名師、中國烹飪大師......等等榮譽水到渠成,接踵而來。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林大師已經(jīng)把人生目標設定得更高,逐漸把機會和舞臺讓給年輕人,潛心培養(yǎng)新人,給年輕的廚師們輔導助力,選好了方向,林大師又全心全意投入到評委工作的踐學之中去,又把國家級評委資質拿到了頂級,所謂天道酬勤,大抵如此。
林大師在連菜的發(fā)展中是承前啟后的那代人中的扛鼎之人,是連菜風格逐漸鮮明而形成特點的階段,這段時期的資深從業(yè)者心得、經(jīng)驗、特點、風格如果缺失,就像連菜的二十四史,缺失了一個朝代一樣,對后來者學習和成長極為不力,林大師著書立說,就是想傳道受業(yè)解惑,讓后繼之人,少走彎路,讓年輕人有跡可循,有例可鑒。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林大師從不私藏技藝,雖然不善言表,但如有徒弟甚至同行求教,每每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致力中華廚藝優(yōu)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