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愛情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二)

與帕共舞
作者:湖南作家彭浪花
輟學后,張偉靠打工掙錢治病。他跟著母親在長沙開過熟食館,在親戚家的工廠守過電解槽,在冰箱廠做過門衛(wèi)、當過保安,也做過流水線工人。但每次都因為帕金森病無法控制身體的平衡,常常做著做著就被老板辭退了。而此刻,生病、失業(yè)造成的心理自卑感,也在悄然侵蝕著他的心靈。在長達14年的光陰里,他生活在一個只有自己沒有世界的自我世界里,用自閉向命運不公提出強烈的抗議。
2011年,27歲的張偉因生活不順、病痛折磨、情感孤獨而心如死灰。他想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的苦難?;蛟S,上天憐惜他的悲苦;或許,苦難離不開他的陪伴。他被家人及時發(fā)現(xiàn)并救活。劫后的重生,讓張偉看到的是父母不離不棄的愛,而奶奶失聲痛苦的場景,弟妹牽掛的眼神,更在絲絲縷縷地牽扯著他的心。從這一刻起,他突然對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死是最怯弱也是最不負責的逃避方式。為了家人,我一定要振作和堅強。
走出陰霾,張偉仿佛變了一個人,渾身上下透出的是對生命的敬仰和生活的熱愛之情。2011年10月,他開通了博客,取名為“與帕共舞”。把生命中經(jīng)歷的苦難,當作上天賞賜給他人生的另一種精彩來享受! 在與病魔斗爭的過程中,他承受著來自身體的異常痛苦,每天堅持寫作5個小時,用文字記錄與帕金森病做斗爭的點點滴滴。到2014年底,他發(fā)表日志294篇,博客點擊率18萬余次,字數(shù)超過10萬,并被網(wǎng)友反復轉載。博客中那個堅強的張偉,深深地感動著包括危丹在內(nèi)的無數(shù)個網(wǎng)友。

從湘鄉(xiāng)到湘潭、長沙,再到武漢、廣州、北京,張偉一次次走出去和帕友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抗帕經(jīng)驗。在長沙,他參加了湖南省帕金森防治關愛協(xié)會的籌備工作,在北京,參加了中國首屆健康文化展。每到一處,他的故事都感動、震撼和激勵著無數(shù)的病友。
2012年,張偉得知一個消息,目前,國內(nèi)已經(jīng)研發(fā)出了一種腦起搏器,但還在實驗階段。如果愿意試用這種起搏器,可以免去手術費和材料費,但有風險。張偉思前想后,決定冒一回險:“如果手術成功,帕金森病人就又有了一條新的治療方法,我寫《與帕共舞》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病友擺脫困境。我不想讓它成為自己博取同情的工具?!?/p>
2012年3月28日,張偉在北京天壇醫(yī)院成功接受了腦起搏器植入。18萬元起搏器以及手術及后續(xù)治療費5萬元均來自社會愛心捐贈。這股由愛心匯聚的暖流,給了張偉新生的力量。為此,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他踏上了一條“為帕呼喊”的公益之路。為了讓更多帕金森病人得到關注,他牽頭成立了中國首個帕金森病友群,在湘潭注冊了全國首個“關愛帕金森病志愿者協(xié)會”。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專門講述帕金森病人的勵志微電影; 與湖南省腦科醫(yī)院一起組織了由政府及有關部門、社會愛心企業(yè)、志愿者等共同參與的對帕金森病友群體共同關注的年會; 2014年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朝聞天下以“張偉和與帕共舞13年”為題對他與病魔作斗爭的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

【圍觀】愛情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二)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