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顏悅色光道歉還不夠,好企業(yè)都會找茬
網紅奶茶品牌茶顏悅色的創(chuàng)意翻車了,不得不連發(fā)2條致歉微博。
據(jù)了解,由于茶顏悅色的一款主題馬克杯上,印上了長沙俚語“撿簍子”一詞。
“來茶顏買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認識了一個,你可以小聲告訴我們的小伙伴:‘我撿了一個簍子’”。

撿簍子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得便宜,意外收獲”,在長沙話語境中有撞大運、被運氣之神眷顧到的意思。
在微博上,很多長沙當?shù)氐牟桀亹偵劢z,也積極站出來幫茶顏悅色做解釋。
但這個詞脫離了長沙話語境,確實很容易帶來誤解。
人們認為這個營銷創(chuàng)意是“拿女性玩?!?,“物化女性”“不尊重女性”。
于是茶顏悅色緊急發(fā)出致歉聲明,表示:
“這次事件的發(fā)生,的確是我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尺度,沒有做到不會產生歧義的創(chuàng)意,沒有考慮到方言俚語在不同地域的理解差異造成的”,并將會召回這一批長沙話主題馬克杯。
茶顏悅色的這個創(chuàng)意肯定是有問題的,即使它自己沒意識到。
如果茶顏悅色意識到這個創(chuàng)意有問題,可能引發(fā)這么大的爭議,它也一定不會用這個創(chuàng)意。
那么問題就來了。
為什么茶顏悅色沒有意識到這個創(chuàng)意有問題?
有沒有什么辦法讓茶顏悅色避免此類問題的再次發(fā)生?
我覺得如果只是道歉,沒有進一步反思和行動,很難在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怎么做呢?最好在公司內部建立一種找茬制度。
很多好公司都非常擅長找茬。
每做出一個重要決定,一定要像開辯論會一樣,設立一個反方。
反方會絞盡腦汁對這個決定提出反對意見。
兼聽則明,經過正反方的博弈后得出的決定。
不是說不會出問題,但出問題的可能性一定更小。

我們看看華為怎么做的?
華為的戰(zhàn)略管理部門下面,有兩個非常奇怪的組織。
一個叫藍軍部,一個叫紅軍部。
“紅軍”代表著華為現(xiàn)行的戰(zhàn)略發(fā)展模式。
而“藍軍”代表主要競爭對手或創(chuàng)新型的戰(zhàn)略發(fā)展模式。
藍軍的職責,就是要去推倒紅軍,考慮清楚未來三年怎么打倒華為。
藍軍的主要任務是唱反調,想盡辦法否定紅軍,給紅軍挑毛病。
經過這個反復博弈的過程,華為的戰(zhàn)略也就經過千錘百煉和反復論證,變得更加縝密。
前幾年,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時,芯片被卡了脖子。
幸虧華為早就開始做了自己的芯片備胎海思。
原來華為的藍軍很多年前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對這種情況做了準備。

為什么茶顏悅色的這個廣告創(chuàng)意,在推出之前,公司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我們當然可以說,因為公司在長沙,員工以長沙人為主,在當?shù)剡@個詞沒什么問題。
但這畢竟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信息如此便捷,每個人都能看微博看微信。
真的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這個創(chuàng)意可能會引發(fā)爭議嗎?
我覺得肯定有人覺得不妥,但礙于情面,又不是自己的工作職責,犯不著冒著得罪人的風險唱反調。
結果就變成現(xiàn)在這樣了。
茶顏悅色連夜兩次道歉,當然反應很快,但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避免這類事件再次發(fā)生。
我覺得方法之一就是,像華為一樣專門建立一個找茬挑刺兒的部門。
只有通過制度化,才能避免礙于情面,即使發(fā)現(xiàn)問題也不好意思指出的情況。
問題和缺陷總會存在。
不管公司還是個人,如果不對自己狠一點,不給自己找茬,就一定會被市場找茬。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chuàng),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