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新防長:疑似美國國籍、不懂烏克蘭語、涉嫌貪腐

最近有消息稱,烏軍在扎波羅熱已經(jīng)投入了“最后的精銳”、第82突擊旅,盡管取得了一些進展,接近俄軍第一道防線的龍牙前線,但與付出的代價相比完全不成比例,就連第82旅的“鎮(zhèn)軍之寶”、英國的“挑戰(zhàn)者-2”主戰(zhàn)坦克也被證實出現(xiàn)戰(zhàn)損。
在這樣的背景下,烏克蘭突然宣布更換國防部長。據(jù)媒體報道,烏克蘭原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證實,自己辭職了;總統(tǒng)澤連斯基隨后也宣布,他解除了列茲尼科夫的職務,并且提名烏克蘭國家財產(chǎn)基金會負責人烏梅羅夫出任新的防長。
關于解除列茲尼科夫職務的原因,外界猜測有兩個:一個是涉嫌貪腐。烏軍貪腐問題非常嚴重,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在意識形態(tài)和“反俄大業(yè)”的光環(huán)下,西方媒體不再提及烏軍貪腐問題,但紙終歸包不住火,尤其有傳聞稱,列茲尼科夫的女兒不久前在戛納花費數(shù)百萬歐元買下豪宅,而大批失蹤、陣亡或受傷的烏軍家屬無法得到撫恤,在烏克蘭國內鬧得沸沸揚揚。此外,強拉壯丁、收受賄賂成了公開的秘密,有人需要為這件事負責。
二個就是反攻不力。不管烏軍如何掩飾,人員傷亡慘重、反攻遠沒有達到預期,這成了西方國家的共識;為了給西方金主一個交代,澤連斯基也必須推出一個“替罪羊”扛下所有責任,而列茲尼科夫無疑是最佳人選。
但是澤連斯基的本領不僅限于“甩鍋”,“選人”的目光也很獨到:候任防長烏梅羅夫是一個背景很有意思的人:首先他不是烏克蘭人,而是祖籍克里米亞的韃靼人,早年在美國讀書;有傳言他是“雙重國籍”,此前是美國國籍,是為了出任烏克蘭的官員,火速加入烏克蘭國籍的。
“雙重國籍”的情況,在烏克蘭政府高層中并不罕見,比如澤連斯基的總統(tǒng)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就傳聞也是“美國、烏克蘭雙重國籍”。
他的專業(yè)對口嗎?也不是,烏梅羅夫沒有任何軍事經(jīng)驗,他離開學校后就一直經(jīng)商,后來擔任烏克蘭國家財產(chǎn)基金會的負責人。他的具體工作是負責烏克蘭國有資產(chǎn)的私有化,在烏克蘭國內,他被老百姓稱為“一個具有騙子所需道德和所有能力的賣國賊”。
那他何德何能成為新一任防長?原因恐怕就在于:他是美國的人。結合此前烏克蘭宣布全面私有化和出售國有資產(chǎn)的消息,我們更有理由相信,烏梅羅夫是美國安插在烏克蘭政府內的“白手套”。澤連斯基選擇這么一個人出任國防部長,只能證明,他的政府根本不是烏克蘭人民的政府,而是美國一手扶持的傀儡買辦政權,如今的俄烏沖突,基輔政權不是為了烏克蘭自己的利益,而是為美國和西方而戰(zhàn)。
國防部長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職位,竟然讓一個不是烏克蘭人的人來出任,簡直讓人貽笑大方。這也難怪越來越多的烏克蘭人,要么躲在國外、要么上了前線就投降,根本不愿意為眼下的這個“烏克蘭”而戰(zhàn)。除了烏軍前線傷亡率太高之外,對基輔當局的反感,也有很大的比例。
列茲尼科夫可能不是一個合格的國防部長,但是烏梅羅夫甚至連“烏克蘭人”都不是,歷史上那些買辦傀儡政權最終都是什么下場?那都是給澤連斯基政權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