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六度論

元宗教的那篇再鴿幾天(個月),先摸一篇短篇。(題圖是唬人的不要被嚇到了)
六度也叫六波羅蜜是佛教提出的6種道德/行為方式,是修習菩薩道的人需要遵守的,下面我將論證天狗具有這6種美德(或者稍加訓練就能學會這6種)
六度的內(nèi)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但是我不打算按照這個順序來講,而是從容易論證的點開始講。
首先是布施,布施有很多種分類方式,一種分類方式是分為2種:內(nèi)施和外施,外施就是打錢,內(nèi)施就是做字幕組等工作,然后內(nèi)施是比外施“更好的”布施方式(所以火記者火)。天狗修行布施波羅蜜這點是毫無疑問了。
然后是忍辱,要注意一點就是,忍不是強忍,具體內(nèi)容會在最后的般若里面講。
那么先看一個故事,就是歌利王把佛前世切塊的故事。
爾時國中,有一大仙士,名羼提波梨,與五百弟子,處于山林,修行忍辱。于時,國王與諸群臣、夫人婇女,入山游觀。王時疲懈,因臥休息,諸婇女輩,舍王游行,觀諸花林。見羼提波梨端坐思惟,敬心內(nèi)生,即以眾花而散其上,因坐其前,聽所說法。王覺顧望,不見諸女,與四大臣,行共求之。見諸女輩坐仙人前,尋即問曰:汝于四空定,為悉得未?答言未得。又復問曰:四無量心,汝復得未?答言未得。王又問曰:于四禪事,汝為得未?猶答未得。王即怒曰:于爾所功德,皆言未有,汝是凡夫,獨與諸女,在此屏處,云何可信?又復問曰:汝常在此,為是何人?修設何事?仙人答曰:修行忍辱。王即拔劍,而語之言:若當忍辱,我欲試汝,知能忍不?即割其兩手,而問仙人。猶言忍辱。復斷其兩腳,復問之言。故言忍辱。次截其耳鼻,顏色不變,猶稱忍辱。爾時天地,六種震動,時仙人五百弟子,飛于虛空,而問師言:被如是苦,忍辱之心,不忘失耶?其師答言:心未變易。王乃驚愕,復更問言:汝云忍辱,以何為證?仙人答曰:我若實忍,至誠不虛,血當為乳,身當還復。其言已訖,血尋成乳,平完如故。
簡單的說就是歌利王把忍辱仙人切成一塊一塊以后,仙人說自己是真的能忍,然后說“我要是真的忍下來了,那么這些就不能傷害到我,我就能夠馬上復原?!比缓缶蛷驮说墓适?。
同樣的,天狗在被鴿以后修行忍辱,就是并不覺得被鴿是一種傷害。如果天狗認為被鴿確實 傷害到自己了,那就不能叫忍辱,即使忍了也會不開心,是強忍。
接下來是持戒,持戒的一個核心就是自持而不看他人,比如說自己不要KY,也不要和KY的人爭吵(可以默默舉報或者拉黑或者等待管理禁言,但是也不要去催促管理)。而持戒如果要圓滿,還需要忍辱來輔助,一方面是自己忍著不去做不好的事情,另一方面看到別人犯錯也不生氣。
然后是精進,精進說白了就是不要摸魚(即不要停下來(指普度眾生)),在六度里面精進是第一位的,因為如果不精進的話做另外5個行為的時候就會退轉(zhuǎn),有時做有時不做,不能堅持下來。
而天狗們貫徹【打錢一時爽,一直打錢一直爽】(打錢可以換成嘴臭\出生\DD等詞)思想,就是在修習精進波羅蜜。當然這里有個難點就是,一直摸魚到底算堅持還是算摸魚,這個話題留給大家思考和討論。
禪定看起來是比較難以解說的一點,先說結論,【XXX已經(jīng)在我床上了】【我從出生起就XXXX】這類發(fā)言(口區(qū)),就是禪定的行為。
禪定的本質(zhì)是什么呢?如果不默認佛教的那一套理論,那無非是一套復雜的“想象”規(guī)則,作為密宗瑜伽來說講的是【手結密印、口誦真言、意專觀想,身與口協(xié)、口與意符、意與身會】三業(yè)相應,說白了就是做出對應的發(fā)言(口),上床抱住抱枕乃至別的東西(身),然后進行讓自己高興的想象(意),雖然禪定要求的是【靜】,但是通過把壓力(和別的東西)發(fā)泄出去也能得到一定的平靜。禪定本身有不同的境界,《楞嚴經(jīng)》中的五十陰魔其實就是禪定的50個等級,當然這么復雜的等級一點都不方便,所以這里也不找對應物了(最多給轉(zhuǎn)世的DD們計一下數(shù))。
舔紙片人最終也是為了身心健康,因此將舔紙片人的過程做的更加儀式化一點,就是禪定了,或者叫神秘學實踐。(以后被問到在干什么的時候就能回答【我在進行神秘學實踐】(說實話在外人(指欣賞不來這種文化的人)看來,這些行為本來就和邪教沒多大區(qū)別吧2333))
般若放在最后講,這是顯而易見的,般若的含義是智慧,按照佛教的基本法來說是不能單獨學習的,不學習和奉行前5種波羅蜜只學習般若就叫“斷學般若”,其實就是鍵盤俠。
般若的核心便是佛教的緣起性空,什么叫緣起呢?其實就是一個問題的迭代。
比如說我們可以這樣問【X的定義是什么?】然后我們繼續(xù)問【定義的定義是什么?】(其實這是不符合邏輯學的基本法的,符合基本法的形式應該是【“定義”的定義是什么?】)這樣總能無限的問下去,對于一個現(xiàn)象,我們總能詢問導致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這么無限的問下去的過程就是緣起,而對其做超窮歸納就是性空(大霧)。當然佛教那個時候沒有現(xiàn)代的遞歸論,所以佛教本身肯定不是這樣說的。空的另一點其實就是與本質(zhì)主義相對的結構主義:水不具有【水的本質(zhì)】這樣的東西,而是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結構導致的,對于氫原子和氧原子,我們重復之前的操作(什么你不知道怎么重復?就是說氫原子不具有【氫的本質(zhì)】這種東西……)無限次(甚至不需要無限次,到波函數(shù)層面上就足夠了,總不會有人認為有【一大堆正弦波的本質(zhì)】這種東西吧)這樣所有的本質(zhì)都在有限步內(nèi)被架空了,剩下的就是一堆結構。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對【我】的取消。當然佛教里面的例子現(xiàn)在看起來都太土了,還是去最新的認知科學\心靈哲學里面找。
有哪些神經(jīng)科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神經(jīng)科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作為前者的例子,而【傳送門思想實驗】(把你所有的粒子的信息在瞬間保存下來并且以光速發(fā)送出去,然后在另一個地點接收并把你合成出來,以此為基礎進行銷毀與否以及制造多個副本等操作后“哪個是你?”這個問題的答案)作為后者的例子。
同時呢,在取消【我的本質(zhì)】以后,并沒有取消【我】作為名字的用法,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用語全部都不需要改變,只需要認識到這種新的思想就行了。
接下來說具體在前5度里面怎么體現(xiàn)般若。
布施
如行施時,不執(zhí)我為施者,不執(zhí)彼為受者,不著施物與夫果報。名三輪體空。
這是對于布施而言的智慧,不在意是自己在打錢,不在意打給了誰的想法,也不在意打錢這個過程
對應到天狗語法就是
【念不念到名字無所謂】
【給誰打錢無所謂(還能避免中間商賺差價)】
【天狗追求的并不是day到】
忍辱
了知一切法及所生如虛空,一相不生,是為無生法忍。又稱第三法忍。
在沒有【我】的情況下,自然也沒有人在忍,這是把人看成虛無。
另一種觀點是【我被鴿的同時我也在鴿別人,二者抵消了就誰也沒被鴿】,這是把需要忍的事物看成了虛無。
禪定
禪定作為一種“實踐”的準則,和般若的理念其實挺難結合的,但是了解到禪定只是一種形式,從而隨心所欲采取禪定方式的天狗們,顯然是掌握了這方面的(大霧)
持戒\精進
這2個講起來和禪定類似,因為這些其實是屬于菩薩和羅漢的區(qū)分之處,如果大家都去追求空,那么就陷在小乘自閉(灰身滅智)里面了,而“回小向大”的菩薩\佛不光為了自己得救,還要普度眾生,所以不能馬上涅槃,因此要進行一系列操作。
就好像天狗要努力工作才能那什么一樣(
————————————————————————————————————
以上就是天狗六度齊修的論述,能夠常行菩薩道的天狗顯然都是人間之鑒。
(另外我開這個坑的時候mea還沒通過收益化(但是是在泰坦尼克之后),開花梗也還沒有泛濫(否則六度齊修,說到六……),可見我摸的透徹)
(另外單看這篇文章可能比較難懂,這個系列我會逐漸完善的(咕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