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見了駐足,女人見了心動!AMG G 63是多么讓人欲罷不能?

大G可以說是很大一部分男生的終極夢想,不是超跑,也不是豪宅,但確是一個不需要去改裝任何配件,都能讓人欲罷不能的SUV。之前我的同事就曾試駕過G 500,而今天我為大家?guī)淼膭t是比G 500更加勁爆的——AMG G 63!
變,也沒變!
經(jīng)歷了40年的變遷,奔馳G的外觀依舊沒什么太多的變化,方方正正的盒子造型跑在路上還是會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從第一代就延續(xù)至今的造型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代經(jīng)典,經(jīng)典到讓我感嘆作為奔馳G的設計師,這個工作著實有些輕松。
越是經(jīng)典就越難改變,第五代發(fā)現(xiàn)就是個很好的“栗子”!既然造型不能變只能在細節(jié)方面下功夫。兩只“萌萌噠”的大燈和圓潤的后視鏡就遭到了無數(shù)人的吐槽,好在它的整體造型依舊帥氣,畢竟鐵漢也有柔情的時候,一個造型看膩了也會覺得無聊。
既然有改變,同樣就有延續(xù)。發(fā)動機蓋上方的防空燈、機械鎖的關門聲、后屁股的“小書包”,這些搶眼的細節(jié)正是人們熱愛它的原因。
變,與時俱進!
?
外觀不能隨便動,內(nèi)飾設計就可以大顯身手。盡管上代G 63在末期的型號上添加了中控屏、娛樂系統(tǒng),但看上去依舊顯得老舊。而現(xiàn)在呢,直接用上了iPhone22代的雙10.25英寸大連屏,不僅與時俱進了,而且科技感滿滿。雖然不是最新的MBUX系統(tǒng),但是配合著AMG運動方向盤上的雙拇指觸控和COMMAND觸控板,操作起來依舊很順暢、很好用。
強悍的三把鎖還是在熟悉的位置,有用但也沒有用,因為我覺得買了這臺車的人,只有極少數(shù)人會用上它。IWC的表盤看上去就豪氣十足,位置能在往上移那么一丟丟,面子就更大了。16個喇叭的柏林之聲音響可以讓我在駕駛的過程中,忽略大部分的噪音。只不過頂部中置音箱的設計,導致車內(nèi)缺失了一個眼鏡盒的位置,裝X范十足的墨鏡只能掛在自己的衣服上了。
和老款車型的“小板凳”式的座椅相比,現(xiàn)在G的座椅簡直是太舒服了,而且造型也變的好看了。座椅通風/加熱、記憶、按摩這些都是必備的,側翼還配有動態(tài)側向包裹調(diào)節(jié)。煮個栗子,比如我要向右轉彎,左側的護翼就會充氣頂住我來抵消外側的離心力。
?
后排的座椅還是影劇院的效果,坐墊要比前排高,外加上后排方、大、垂直的隱私玻璃,坐在后面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至于腿部空間嘛,額…有些略顯局促。如果你是車主的話,又能有多少次體驗到后排的乘坐感受呢?
內(nèi)飾跟上了時代,對于大G的粉絲們這樣的吸引力是致命的,配合著近乎完美的四驅系統(tǒng)和差速鎖,終于理解了為什么土豪們愿意為它瘋狂加價。
變,還有驚喜!
代號M177的全新的4.0T V8發(fā)動機的出現(xiàn),不僅在動力參數(shù)上成功干掉了老款G 65,而且4.5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也是把老款車型拍在了沙灘上。當然啦,有這樣的成績,也歸功于這代G 63減重了170公斤的新車身。
?
從駕駛感受上來說,上一代G在城市里開起來其實并不友好,硬,并不舒服。所以導致上一代車型十分的尷尬。非常越野,但是沒有太多人去越野;非常不適合城市通勤,但基本都是在城市里通勤。而到了這一代車型,這種尷尬就不復存在了。
首先,轉向變成了電動助力,因此可以配上自動泊車功能。手感變的很輕柔,好開。其次,用上了全新的9AT變速箱,換擋變的很溫柔,沒什么頓挫、拉扯的感受。不愧是奔馳的老盆友,調(diào)校的很不像AT變速箱。最后就是懸架,最大的變化就是前懸的非獨立懸架變成了雙叉臂式結構,沒有了以前那種“硬,就對了”的感覺,反而是感覺很多路面的情況被過濾掉了。
除了G 500上的三種駕駛模式之外,G 63還提供了Sport+和濕滑模式。在Sport?模式下,油門踏板變的極為靈敏,可以做到隨時將擋。一腳下去,伴隨著低沉的AMG標志性聲浪,路上的其他車基本就只能吃土看尾燈了。
所以,對于這臺G 63,我的建議是:在公路上享受它帶給你的快感,就足夠了。受限于它的前后包圍和大、帥到不行的22英寸大輪轂,越野能力可能會比G 500差了那么一乃乃。如果真打算去挑戰(zhàn)一下越野能力,三把鎖的神話也不是浪得虛名,別忘了換上四條AT胎。
收尾咯~
?
作為市場上獨一無二的車型,光靠顏值就能俘獲無數(shù)人的心。有一小部分的人就非常的幸運,他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夢想。而大部分人呢基本和我一樣,還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上。什么時候北京奔馳可以出一臺G 50 L,1.5T、兩驅,起步價25萬,你們會下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