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神之眼”的解析:扼住“神之眼”與“原神”之要義(初稿)

本文綜合本人之於“神之眼”“原神”的初步想法,力圖以簡明扼要、鞭辟入裡的形象說明關於這兩個名詞的關鍵,而且統(tǒng)一於嚴謹?shù)脑捳Z體系。文章將特別關注七色寶石文案的七神之言,並與《足跡》的詞句關聯(lián)。今以記錄並傳達思想綱要爲主,言辭從簡,修繕留待未來——如有需要。
以下每一句話都有在一篇長文中加粗和作爲中心句的可能。

神之眼是“神”之目光,是神對瞬間願望投下的回應,凝視。
稱之爲凝視很重要,神之眼的獲得屬於瞬間,神之眼的持有屬於恆久,成爲“原神”之人不可廢退。神之眼是瞬間心境、願望的凝固。
——神之眼是瞬間與凝視的結合。矛盾的張力即發(fā)生於此。
它是那位“神”一念之間永遠加諸的目光,故是不變不移的永恆。
它是“原神”一念之目光的從一而終,故亦是不變不移的永恆。
(“唯有永恆,才最接近‘天理’?!保?/p>
“神”由神之眼向塵世投下目光,原神得以向高天發(fā)出目光。
神之眼是“諸神”內(nèi)外統(tǒng)一的集合。
塵世七執(zhí)政擔負成爲七之秩序所規(guī)定的“七重慾望光輝”之註解的責任;
同時擁有“釋經(jīng)”的權力。



為了願望而步上巡禮,為了最強之名而雲(yún)聚爭鬥……
最後為了夢在劫火中燃盡。
灰燼中如果留下了最初的心,那他就達成了██的真實。
——燃願瑪瑙
火系原神的命運是“燃願”,詮釋著“戰(zhàn)爭”。
燃願的內(nèi)在是原神為一團願望的火焰不斷付出熱忱的薪柴。
燃願的外在是一份新的願望將為了一團永恆的火焰而燃燒,直至殆盡。
當為了一個願望步上巡禮(為它而鬥爭),神投下他的目光。
貫徹讓火焰熊熊燃燒的意志,就是為了最強之名的戰(zhàn)爭。
一生的願望化作傳火的薪柴,就是在一場在夢的劫火中燃盡的戰(zhàn)爭。
生物本能地受“法則”驅(qū)使成爲戰(zhàn)爭的助興者,就像逐火之蛾(笑)。
最初的心是火焰起燃的理由。那是什麼的真實呢?名爲願望之火點燃的真相嗎?

我的理想內(nèi)沒有一絲污濁。
我要糾正你,在這裡,人並不對神背負罪孽,能下達判決的只有法律與裁判庭。
他們甚至連我也可以裁判。讚美我的崇高與純潔吧。
——滌淨青金
水系原神的命運是“滌淨”,詮釋著“正義”。
滌淨的內(nèi)在是原神以願望之水浸潤著外界,而將之洗滌。
滌淨的外在是世間百態(tài)所謂污濁將無以相融那純淨之水。
當散去污濁,心中所流唯有理想,神投下他的目光。
到我的理想而非“我”中,世間萬物並不會與“我”相罪,只是願望與它的裁判者——我判決著萬物(之於我理想)的正義。
最終裁判者也是這正義之水洗滌著的一員。
我的願望是詮釋著那正義的崇高理想,我的內(nèi)心裁決著污濁而常保純潔理想,讚美我的“崇高”與“純潔”吧。這是正義的。
倘這種正義正是正義之神(雙關)——乃至正義本身時?唯有天理,不可與之爲敵。

但風向是會轉(zhuǎn)變的。
終有一天,會吹向更有光亮的方向。
從今往後,帶著我的祝福,活得更加從容一些吧。
——自在松石
風系原神的命運是“自在”,詮釋著“自由”。
自在的內(nèi)在是原神如風安然吹起自己的過往、任意前行。
自在的外在是亙古的流風常伴無歸的浪子,而浪子自知。
當風兒悄然感受到風向的轉(zhuǎn)變——或許開始於風領悟自己是一縷風時——神投下他的目光。
風終於認識到自己任意起舞的輕盈,於是獲得追尋光亮的自由。
從今往後,故事成爲無言的祝?!瓗瞎适?,帶上祝福去自由尋找吧。
不盡吹拂的風究竟是從容的還是從未從容的?
當自由的風不在命令之中,便只在故事之中。

此身即是塵世最爲殊勝尊貴之身。
應持天下之大權。
此身曾許諾予臣民一夢,既是千世萬代不變不移的“永恆”。
——最勝紫晶
雷系原神的命運是“最勝”,詮釋著“永恆”。
最勝的內(nèi)在是原神有能以炫耀於與衆(zhòng)生之目光,是原神對這過人、無二的我的驕傲。
最勝的外在是孤高的炫光將經(jīng)受衆(zhòng)生的矚目,而不受衆(zhòng)生的觸及。
當關照到此身的尊貴,所以能獨行於殊途,神投下他的目光。
我必應有天下傲人之權能,方以且唯我以行此路。
以此尊貴與權能,相應對“臣民”與夢想擔負永恆不變的許諾。
神在世人的眼中見到了怎樣的永恆?是無念無想,亦或夢想一心?
——天理許諾了何種永恆之夢?
永恆的道路是神不變不移的凝視,還是人不變不移的夢?
在無始無終的永恆裡,人類將度過安然無夢的一生……
(:最勝紫晶文本最後一句中“既是”應是“即是”之誤,若非查了英文文本就認作別有深意了,真是費勁)

我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人們手握著手轉(zhuǎn)圈。賢人與愚者,舞女與勇士,人偶與神像……
大家的歡舞裡蘊藏著宇宙的一切?!吧币恢倍际悄康?,“智慧”才是手段。
——生長碧翡
草系原神的命運是“生長”,詮釋著“智慧”。
生長的內(nèi)在是原神對自己的認知注入期待,呈世界以悅目的花、蔭蔽的葉。
生長的外在是新生的草木演替著枯榮的森林,夢想的代謝中每一棵定理之樹都不會長青。
當長長的記憶化作萌動著的夢想,神投下他的目光。
智慧是“種子都可以發(fā)芽”,世界這塊頑石中,夢想的芽拉起了人們爲世界之格式所束縛的手。
泥土進入草木,草木回歸泥土,生命的手拉出名爲宇宙的回環(huán),智慧於此奔流。然而並不是說,草木枯榮的輪迴是為了建立這奔流的通道。
生命組成的世界伸出了知識之手,愚者目的於此並緊握這誘餌。
無數(shù)生命養(yǎng)育的樹伸出了枝杈,葉依之代代層疊。智慧的葉最終會放開手,生長爲自己的樹;夢最終要自由,生長爲三千世界。
(註,這裡參考了生長碧翡舊的還未實裝時流傳的文本,在此給出:
“生命最終放開了手,施予衆(zhòng)生自由。
“人與動物們都能表達自己,草木卻只有沉默。
“所以他們需要一位代言。”)

抱歉讓你們一起和我背負了整個世界的哀思。
你們既然能忍受我的苦寒,那心中一定都有熾烈的慾望吧?
那麼,替我燃燒舊世界吧。
——哀敘冰玉
冰系原神的命運是“哀敘”,詮釋著……抱歉……
哀敘的內(nèi)在是原神冥冥中的命運終於如雪花發(fā)育一般伸展出它的尖角,終於釋放開來,而在凝結中命運於是又呈現(xiàn)出新的圖景。
哀敘的外在是悲哀在苦寒的滋生中發(fā)育至極,冰雪開出的花同時亦永遠凝結和透露著悲哀。
當流露著整個世界中名爲哀思之物的冰凝結爲一個命運,又綻於世界面前,神投下他的目光。
以這苦寒的命運凝結出願望的神之目光,那一定就是……
抱歉……讓你以對如此之命運與過程的背負,受到了冰的凝視。
什麼理念反而會是不再愛人的?什麼理念需要以如此愚弄般的悲劇來詮釋?(沒有冰神理念真的好難解析啊)
是何種冰雪的發(fā)育,最終能凝結爲一個理念、一個心呢?
燃燒舊世界的是願望嗎?凝結著的燃燒……

大陸所流通的一切銀錢皆是我的血肉。
我在以這樣的方式,爲人類一切的汗水、智慧和未來做擔保。
這是我對衆(zhòng)生的信任,辜負了它就是玷污了我的血。
——堅牢黃玉
巖系原神的命運是“堅牢”,詮釋著“契約”。
堅牢的內(nèi)在是原神發(fā)自真心所遵循的法則絕不撼動,此道之於世界乃天經(jīng)地義,所以能衡量世界之價值。
堅牢的外在是“堅牢”在與“磨損”的對立統(tǒng)一中方得自身之堅牢,磐石弗轉(zhuǎn)須印證於永恆的時空。真金不怕火煉。
當傾一身別無例外踐行一個規(guī)則,神投下他的目光。規(guī)則認可價值。
堅定此心之於萬事皆一,所行之法亦放之四海皆準。價值實現(xiàn)於規(guī)則。
契約既成,這是世界給予的信任。這是我對世界的認可。
食言者當受食巖之罰,違背法則者自將於法則中收受懲罰。
對世界法則的觸犯即對磐石的錘煉;若是法則絕無觸犯的可能,就是絕不磨損的黃金,終結一切契約的契約。

《原神》有一套自己的隱喻象徵體系,牽涉著提瓦特獨特的法則,七元素是最核心的符號之一(之七?)。本文雖著眼於對七中神之眼原神的解讀,事實上也是對核心敘事架構(也許可以說“設定”)抽絲剝繭的嘗試。
如果說七之秩序是世界的根本秩序,那就觀望這些意象和隱喻體系是如何構成對世界的解釋,又規(guī)定了哪些事物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