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人間有味是清歡)
?
喜歡讀經(jīng)典。常常是邊讀邊有畫面感,邊想,這些偉大作者絕不是單純閑情寫景吧?你猜猜他會冒出什么哲理出來,在這樣邊讀邊回味邊想象思考中,讀書的樂趣只能意會。
近段讀蘇東坡的詩詞才讀出他對外在的“此事古難全,不應有恨”的人間的各種情滿懷一一一有兄弟情的“千里共嬋娟”,有夫妻情的“不思量,自難忘”,有清歡的“人間有味”………失意的,坎坷的,抱負的,兒女的,各種各樣的“喜怒哀樂”情在作者那里都是“人間值得”的曠達。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清灘。讀書,只先讀文本。典型的一派婉約之景。寒,冬天。曉,早晨。一個“作”,富于人的情感。冬日的早晨細雨斜風。淡煙,一般山中常有的煙雨朦朧。疏柳,早春時那種剛剛萌芽的柳枝。清灘,河水邊(或河中的沙洲),一個“媚”,人,才有的嫵媚,媚惑,真的是淡煙疏柳使清灘嫵媚?典型工整的對仗句,讀來一幅乍暖還寒,冬盡春萌,洋溢早春的氣息,讓人充滿生命的活力的淡雅又富有動感的水墨畫似的景色呈現(xiàn)在腦中。第一句早晨還是風斜雨細,瑟瑟寒侵,第二句就煙云淡蕩,河灘疏柳,盡沐晴輝,從“作曉寒”的不太在乎到“媚晴灘”隱隱的喜悅之情,情景交融,從外在的景(富有動感移動的景,你感覺作者坐在游船中),讀書你會問自己“這是作者單純寫景嗎?還是他政治生涯的某一個階段的以景抒情?”慢慢接著讀。
入淮清洛漸漫漫。清澈的洛水匯入淮水,仿佛漸流漸見,廣遠無際,茫茫一片,水勢浩大。象不象人生路漫漫,誰又沒有“曉寒,晴灘”時 的一句感慨?
雪沬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中午時分,泡到一杯浮著雪沬乳花似的清茶(比喻夸張,形象鮮明),品嘗一盤春日里(茸,毛茸茸,芽苗,鮮嫩)嫩綠的蓼芽和蒿筍素菜。是獨自一人坐著游船,移動的風景到中午上岸清茶素菜,還是兩人對酌?繪聲繪色,活靈活現(xiàn)的茶葉和新鮮野菜,邊讀邊想象,與作者同行,哦,原來這首游詞是作者在赴汝州任團練使途中,路經(jīng)泗州時與泗州劉倩叔同游南山時所作的。了解了在這樣的背景下看似寫沿途景觀到清茶野餐,雖有細雨,寒冬,卻又有幾個晴朗,明媚。這不正是作者心里己充盈著燦爛的春天嗎?四年多的黃洲謫居生活到被命遷汝州團練副使,這不標志政治氣候的轉機嗎?未尾一句的哲思一一一
?人間有味是清歡。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結尾自然渾成,照徹全篇。讀來咀嚼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