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地鐵保安拖拽女乘客案見解2
這件事起因經(jīng)過結果都明明白白,結果弄成這個樣子。
我就知道這是有人故意大規(guī)模進行輿論戰(zhàn)了。
不信?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在這件事中,任何說出“扒衣服”這三個字的,不是蠢就是壞。
蠢是真的蠢,就像是魯迅筆下那些麻木的看客,自己的腦子完全不帶動的,就跟著別人的指揮棒走。
壞是真的壞,故意帶節(jié)奏擾亂我國。
你試著把“扒衣服”這個詞作為過濾,整個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這個“扒”字用的太好了,太妙了,不得不說,第一個想出把這個字用在這件事上的人,真是個天才。
這個字一出來,人們腦中已經(jīng)差不多有畫面了:
一個孤身弱女子坐在角落里淚眼婆娑瑟瑟發(fā)抖,身上衣不蔽體,一個壯漢一邊撕扯她的衣服一邊說你叫吧,你叫破喉嚨也沒人理你。
這樣整件事的性質(zhì)就完全變了,而且成了那種能夠挑起輿論狂潮的事件了。
所以這個字用的實在是絕。
還不信?
你同桌把你的書碰到地上了。
你同桌把你的書扔到地上了。
你同桌把你的書砸到地上了。
這樣看明白了嗎?
碰到地上,那只是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說聲不好意思撿起來就行了。
扔到地上,那就是故意跟你找事,想要挑起矛盾了。
而砸到地上,那就是暴力現(xiàn)場且正在進行,下一步可能就是一腳踹翻凳子然后拳頭懟在臉上了。
所以,本來保安把該女子拖離車廂過程中意外導致的衣服剝落,被替換成“扒衣服”,這從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成了保安意圖猥褻女子故意脫人家衣服。
有了“扒衣服”的存在,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不再重要,只剩下猥褻女子了。
這才是他們用這個“扒”字混淆視聽的原因。
所以,一個地鐵公司,面對這種大規(guī)模的精心策劃的輿論狂潮,有什么辦法嗎?
如果有,那有這個能力的人就不應該在地鐵公司里。
所以應該由上級出面,徹底查清這些人到底哪些是蠢哪些是壞,該怎么處理怎么處理。
至于事件中的老人,女子,保安,以及涉事的其他人,其實很好處理啊。
這種事在生活中很難見到嗎?
不是處處都能見到?
說到底這件事是什么很大的事,是很嚴重的事嗎?
并不是。
只不過是地鐵里有人發(fā)生沖突,然后保安將當事人帶離車廂,能解決當場解決,解決不了就帶去警務室,由民警來處理,有錯就道歉,有損失就賠償,有刑事責任就交給檢察院發(fā)起訴訟。
這才是正常的流程不是嗎?
問題出在哪里?
出在當事人情緒不正常,已經(jīng)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tài)里了。
而保安也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一個人把她給拖下去了。
在這個過程中,該女子掙扎,導致衣服破解剝落。
這也是為何該保安會因為粗暴而被停職的原因。
但凡多兩三個保安,也不至于該女子還能強硬掙扎。
直接叉出去。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這種事其實很好處理。
女子無法溝通,情緒激動,那就激動唄。
你激動你的,我該干嘛干嘛,等你冷靜下來能溝通以后再談。
就像你遇到一個喝醉的人,你會跟他討論什么嗎?你會等他酒醒了再說。
但是偏偏這件事發(fā)生在地鐵上。
地鐵上發(fā)生這樣的糾紛,會導致地鐵停運,后車有追尾撞車的危險。
如果撞上了,那兩列地鐵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可能就沒了。
即使后車停下了沒有撞過來,那一列地鐵的停運會導致整條線的停運,進而導致整個城市的交通癱瘓。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切切實實會發(fā)生的事,不信你就把你所在的城市一列地鐵弄停一兩個小時,你看看會發(fā)生什么。
所以讓該女子離開車廂再去解決糾紛是唯一的辦法。
可能有人會問,就不能讓她繼續(xù)待在車廂,等能交流了再去處理嗎?
她不是已經(jīng)坐了幾站了嗎?
然而這是不可行的,因為發(fā)生糾紛的地點是青龍寺站,經(jīng)過北池頭,在大雁塔站將其拖下,下一站是小寨,再下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吉祥村。
如果是經(jīng)常去西安的朋友,應該知道原因了吧?
這起糾紛必須在大雁塔站就帶離車廂去解決。
因為下一站就是小寨。
大雁塔站,僅僅是三四號線的換乘站。而小寨站卻是二三號線的換乘站,且人流量極其極其龐大,小寨是西安最繁華的地點之一。如果在小寨站發(fā)生什么,后果不堪設想。
而且大雁塔站有警務室。
所以在這個站把當事人帶離車廂去解決是最好也是最后的機會。
綜合來看,這件事本身就是比較平常的小事,只不過保安比較粗暴,這也沒啥,把保安停職了也就罷了,只不過過程中出了一點意外。
但是沒想到經(jīng)過有心事推波助瀾,加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帶節(jié)奏,最后變成了一場海嘯。
在這個過程中,地鐵公司的相關責任人沒有起到他們的作用,甚至還火上澆油,導致輿論爆炸。
這也是為何會有7個人會被處理。
回到正題,這件事的輿論,僅僅讓地鐵公司來做危機公關,這是難為地鐵公司。
這要交給上級領導去處理。
——紫川v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