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細述黃帝內經中各等級長壽者的養(yǎng)生之道

按視頻中
歡樂、愉快、高興、喜悅等都是積極良好的情緒體驗。這些情緒的出現能提高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tǒng)的活力,使人體內各器官的活動協調一致,有助于充分發(fā)揮整個機體的潛能,有益于人們心身健康和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
良好的情緒能增強機體活力,從而提高免疫力,并減少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疾病。許多臨床實踐表明,積極開朗的情緒對治愈疾病大有好處。
本體心理學的觀點則認為,讓人們以某種方式行動,他們同樣也會感受到相應的情緒。比如,讓一個人微笑,他就會感覺到快樂。這一說法已經得到相關研究的證實。
如果想獲得快樂,可以嘗試著多微笑。雖然我們常常是在感到快樂時才微笑,但是微笑同樣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快樂,即使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但是這種效果的確是很明顯的。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要求參與者觀看大屏幕上閃現的并且不斷移動的不同的產品,這些產品有的是垂直移動的,有的是水平移動的,參與者在觀看的時候要說出他們是否喜歡這些產品。研究結果表明,與水平移動的產品相比,參與者更喜歡垂直移動的產品。研究者們認為,參與者在無意識中把垂直移動的產品與點頭的動的動作聯系起來,將水平移動的商品與搖頭的動作聯系起來。這說明點頭和贊許、認同等正面的情緒相聯系,而搖頭和否定、不樂意等負面的情緒相聯系。因此,在觀看垂直移動的產品時,觀看者就會無意識地點頭,從而體會到的是一種比較快樂的情緒;而觀看水平移動的產品時,他們會無意識地和搖頭的動作相聯系,內心自然也體會不到那種快樂的情緒。
研究發(fā)現,僅僅用牙齒咬住一支鉛筆就能讓人們體驗到快樂的情緒。研究中同樣有兩組被試者,研究者要求其中的一組被試者用牙齒咬住一支鉛筆,但是必須保證鉛筆碰不到嘴唇;而另外一組參與者則被要求僅僅用嘴唇含住鉛筆,但是要保證鉛筆不會碰到牙齒。同時,兩組的參與者都要對一部喜劇卡通片進行評價,并進行相應的打分以表示他們從這部卡通片中所感受到的快樂程度。有趣的是,用牙齒咬住鉛筆的參與者,其面部肌肉處于微笑的狀態(tài);而用嘴唇含住鉛筆的參與者,其面部表情是緊皺著眉頭。研究結果也證實,參與者的面部表情和他們內心體驗到的情緒是一致的,即那些用牙齒咬住鉛筆而被迫使面部表情進入微笑狀態(tài)的參與者比那些僅僅用嘴唇含住鉛筆而不自覺皺眉的參與者體驗到更多的快樂,而且對戲劇卡通片的評價也更高,認為它能誘發(fā)更多的快樂。
其他的研究也表明,快樂的行為能引發(fā)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它不僅讓人們能夠體驗到快樂的心境,同時也能讓人們以更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回想生活中那些能讓你快樂的事件。即使這種快樂的行為停止,快樂的心境并不會立即消失,就像微笑雖然停止了,但是快樂仍會通過我們行為的很多方面繼續(xù)對我們產生影響一樣。